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2)

  周文棟說道:“現今年景不好,田地產出不多,再說,農夫一年所獲之糧,不若工一月所做貨物之值。工一月所做貨物之值,又不若商一日所獲之資。厚利在前,小民自會抉擇,也怪不得大家都想要從商。”

  黃來福搖了搖頭:“小民愚昧短視,只顧眼前小利,卻看不到將來的情形,古有云,金銀珠玉,饑不能食,渴不能飲,不如谷物絲麻。逐末之風大興,稼穡不足,加上大災大旱,如有小人挑動,必生大患。”

  對周文棟的話,黃來福很不以為然,雖說無工不富,無商不活。但農業不穩時,如果人人都想經商的話,那只是本末倒置罷了。

  后世很多人津津樂道美國是什么世界第一商業大國,因商而富國。事實上,很多人不知道美國同時還是世界第一農業大國,世界第一工業大國。就是近代的英國,如果沒有農業的富足發展,也絕不可能會有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

  而大明此時的情況就是本末倒置,當時大明追求金錢的味道極為濃厚,民間棄農從商的事情非常普遍。蘇州地志,四友齋叢說摘抄卷四有云:“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農而改業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無游手之人,今去農而游手趁食又十之二三矣。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農矣。”

  揚州儀真縣:嘉靖儀真志卷七:“宿喜商賈不事農業……田畯較賈十之一,土著較流寓二十之一。”徽州:金聲金忠節公文集卷四:“能以生業著于地者,十不獲一。”萬歷常山縣志卷山:“丁壯者屏而事負載,以取日入之傭值……務本力農,已去十五。”陜西三原:成化三原志卷一:“民逐末于外者八九。”

  這股畸形的棄農興商風氣,以前只多發生在商業發達的江南一帶,沒想到這股風氣現在也彌漫到北方來了。

  周文棟沉吟了良久,道:“不是還可以從江南調糧嗎?”

  黃來福搖了搖頭,“遠水解不了近渴,北地廣大,總不能都靠江南吧?”

  事實上,因為當時江南商業的發達,江南地帶的經濟作物每年播種面積都在提高,而糧食稻米的播種面積則是每年都在減少,糧食在江南自己都供不應求,并沒有多大余力供應北方。

  周文棟臉上有些不以為然的情形,二人又聊了幾句,雖說兩人觀點有些不同,但還算挺聊得來。黃來福問起了這位老兄,原來他也是古交縣人氏,還是個秀才,因見今年年景不好,便打算去太原城內投奔開綢緞莊的叔叔,去那做個帳房。

  黃來福和他聊了幾句,發現這位老兄對算帳,記帳很有心得,還知道一些西洋紅夷的復式簿記法,這已經和后世的借貸記帳法頗為接近了。黃來福不由心下可惜,他五寨堡各個農場的事情越來越多,正準備招聘一個得力的帳房為楊管家分憂,沒想到卻失之交臂。

  兩人又聊了幾句,便分了手,各自進了太原府。

  ※※※

  太原府西有懸甕山,西北有蒙山。東有汾水。東南有洞渦水,源自樂平,下流入汾。明萬歷年間,太原府轄25縣,有121043戶,990450人。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明太祖朱元璋封他的三兒子為晉王,駐守太原,晉王讓他的岳父謝成對太原城進行了擴建。向東、南、北面擴展,建成了周圍14公里,高約18米的城墻,外用磚砌,開有八個門,城外城壕深10米,城頭四角建角樓4座,小樓92座,敵臺32座,使之成為堅逾鐵甕的城堡。

  黃來福一行人從振武門而進,走進太原城內,只見里面真是繁華無比,店鋪連城。這里是九邊重鎮之一,又是晉商的大本營,自然是商賈駢集,貨財輻輳。街旁各種糧行、油面行、綢緞行、茶館、錢莊林立,處處充滿了市井和繁盛熱鬧之氣。

  城內的許多街道以行業命名,如東米市、西米市、東、西羊市、估衣市、棉花巷等。各處商人在進行著綢緞、棉花、布疋、瓷器、紙張、糧食、糖、茶、染料、藥材等經營,走在街上,舉目滿是吆喝之聲。

  明時的市民文化已經非常成熟,太原作為明朝一個重要的商業城市,就更是如此。街上走著各種各樣的人,驢馱子馱載著的各樣的貨物,茶館里每天都是滿客。綠柳成蔭,枝條煙娜的柳巷上,人流熙攘,絡繹不絕,各式各樣的口音都能聽得見。

  眼前的這一切,只把顧云娘和江大忠等人看得目瞪口呆,他們哪看過這么熱鬧的地方?不過黃來福卻只是以獵奇的目光看著眼前的一切,欣賞一下此時大明朝商業重鎮的人文風情。要論繁華,后世的北京,上海,他已經看夠了。

  幾個正在街上走著,忽聽旁邊一個驚喜的聲音道:“原來真是黃大少爺,小的總算等到大少了。”

  黃來福看去,卻是一個下人打扮的人正對著自己點頭哈腰地道。

  黃來福疑惑道:“你是……”

  那人道:“小的是渠老東家手下的伙計,那日在五寨堡,小的還給大人送給禮呢。”

  黃來福想起來了,原來這人是那天渠廷柱和渠良萬身邊的一個下人,一個負責擔綢緞禮盒的角色。

  那人滿面笑容地道:“東家一直吩咐,千萬要小的在這里等到黃大少爺,小的一連等了多天,總算等到了。”言下是不勝之喜。

  黃來福點了點頭,想起了自己在五寨堡答應渠廷柱的事,當時只是隨便說說,沒想到渠廷柱還真派人在這里等了,也好,省了自己花客棧的錢。

  黃來福低聲對顧云娘等人說了幾句,對那人道:“辛苦你了。”賞了他一塊碎銀子。

  那人更是歡喜,連聲道:“謝謝大少,謝謝大少。”又殷勤地道:“大少請隨小的來。”

  看了黃來福一眼,在前面領路,他見黃來福身旁的顧云娘,江大忠,楊小驢等人都是不住地東張西望,就象個土包子一樣,不過這個黃大少卻是一臉的平常,似乎以前他住的不是一個小小窮困軍堡,而是京師一樣,不由暗暗稱奇,這個黃大少到了省城花花世界,怎么一點反應都沒有。

  在那人的帶領下,眾人穿街過巷,黃來福一路看去,真是滿眼的風情,這種穿街過巷,更能領略小市民的生活。

  走到了南關城一條街巷邊,這一帶全是四合院,個個都是高墻朱門,門臉闊大。

  到了一個四合院前,正是渠家在太原的宅院。那人對黃來福道:“請大少在這里稍稍等候,小的趕快進去報告老東家。”

  黃來福點了點頭,那人進去了。很快,渠廷柱便帶著渠良萬等人迎了出來。

  渠廷柱移動自己肥胖的身子,拱手呵呵笑道:“五寨堡別后,老夫便一直在宅中恭候,今日總算是等到大少前來太原了。”他身旁的渠良萬也是皮笑肉不笑地對黃來福抱拳施禮。

  黃來福也不客氣,只是一抱拳,道:“此次前來,打擾渠老掌柜了。”

  渠廷柱呵呵笑道:“大少太客氣了,里面請。”

  當下黃來福等人進入了四合院內,而黃來福等人的馬匹,自然有渠家的下人們牽走服侍。

  ※※※

  “呵呵,大少,請嘗嘗這道魷魚卷燒魚肚,這可是京師來的大廚親手做的。”

  渠廷柱笑盈盈地對黃來福道,黃來福微微點頭,伸筷嘗了一口。

  晚宴時,渠廷柱專門為黃來福等人接風洗塵,結結實實做了個四套大席。這四套大席乃是清湯魚骨、雞絲卷、鮮蝦燒海參、稍麥、燒蹄筋、魷魚卷燒魚肚、紅燒干貝、紅燒魚翅、蒸魚皮、溜雞片、燴鳥蛋、炸佛手、燴三絲、珍珠丸、溜魚片、肉火燒、米粉肉。

  整整請了四大桌席,都是太原城內一些和渠家交好的商賈,名豪,還有渠家的一些重要的人物。又請了一臺山西梆子唱堂戲。除了這些,華貴的大廳四周還站著十幾個叉手伺立的丫頭,細心地為眾人服侍著。

  看著眼前這一切,黃來福不由心下暗嘆,人說當時明人商賈競相奢靡,夸富斗艷,果然不錯。看看眼前奢豪的情形,再看四處流民云集,真是讓人感慨啊。

  “大少,這些菜肴可合您的口胃?”

  渠廷柱瞥了一眼黃來福身邊吃得非常開心的顧云娘,對黃來福呵呵笑道。眼前的這些菜肴,就是太原城的普通人都吃不到,從五寨堡來的這些人,不論是席中的顧云娘,還是旁席的江大忠,楊小驢等人,都是吃得不亦樂乎,只有黃來福神情淡淡的。

  似乎這些菜肴對他來說,只是很普通的東西,讓渠廷柱有些驚異,這黃大少不是個窮苦軍堡出身的人嗎?就算是千戶宅內,也吃不到這種好貨吧,怎么他一點感覺也沒有?他卻不知道,此類菜肴,對后世的黃來福來說,并不算什么特別的東西。

  黃來福點了點頭,微笑道:“還不錯,渠老掌柜盛情了。”這渠廷柱如此看重自己一個小小千戶,還請了這么多人來相陪,倒是讓黃來福感到驚訝。

  “呵呵,那就好,那就好,只要大少不怨老夫招待不周便好。”渠廷柱笑道。他這邊熱情,只有他旁邊的渠良萬勉強保持著笑容,偶爾對黃來福舉起了杯。

  黃來福又喝了一杯酒,一個穿著淺藍色衣衫,頭上流著雙丫髻,約十五六歲的少女來給黃來福滿上了酒,一股淡淡的幽香傳來,黃來福無意識地看了她一眼,不由微微有些驚訝。

  倒不是這個少女長得很漂亮,而是這少女眼神清澈,整個人顯得非常清純,讓黃來福很是奇怪,渠家這個商賈之地,會出這么一個清純的人兒。

  只聽旁邊的渠良萬良低聲呵斥道:“五妹,你怎么能隨隨便便地跑過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