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百五十章 未來紙幣要共存

  盧懷慎看姚崇,今天姚崇為了戰事,還因南曲昨晚的話劇那么多錢而忿忿。

  當時姚崇沒說李易,卻暗示李易有錢,一下子給出四千緡。

  此次調動的兵力有五萬人,四百萬錢用來買糧食,夠五萬人頓頓吃飽,吃上五天,還能見到肉呢。

  蜀地的糧食便宜,那里繁榮,只是不能往長安運,都是支援打吐蕃、突厥、西南了。

  結果就那么扔出去了,為佳人一笑么?

  夜還未過去,錢來了,十萬緡,給邊關將士。

  寫的是兌換券,實際上是錢,一文不會差。

  姚崇走過去,彎腰用手摸摸兌換券:“好,李易好,只是這錢怎么算?”

  李隆基對此有準備:“尋常百姓勞軍,簞食壺漿,這錢,要平均分到每一個將士手中,不可貪墨。”

  “尋常的百姓?”張說咽了下口水。

  “陛下,兌換券要換成錢送去,不然蜀地人不認。”盧懷慎想到關鍵之處。

  “認,上面還有一封寫給蜀地鹽商們的信,他們與李易有往來,李易一直在收那邊的東西。

  同時還送去十面鏡子,這十面鏡子就是底蘊,告訴蜀地鹽商,李家莊子隨時有值錢的好東西。”

  李隆基清楚李易為什么拿出鏡子,鏡子可給兌換券作保。

  張說打開個盒子,果然是個鏡子。

  比起銅鏡來說,這個鏡子好擦。

  銅鏡擦好了,也能很清晰,不比玻璃鏡子差。

  然,玻璃鏡子依舊一面難求。

  李家莊子明明能輕易做出很多,偏偏不往外賣。

  說明還沒有把李易逼到缺錢的程度,天知道他還能隨時拿出多少值錢的東西。

  “十萬緡,對于尋常的百姓李易還行,可李易是官。”張說認為李易給錢少了。

  你那么有錢,再來點唄,什么時候你大量賣鏡子了,什么時候我信你家中錢…...暫時不多了。

  “不錯,諸卿都是官。”李隆基看著張說。

  “那這十萬緡的兌換券就趕緊送去吧。”張說不說了,他可拿不出來十萬緡。

  此時歸姚崇管,姚崇還在那里摸著兌換券。

  又摸幾下,他出聲:“大面值的好,好啊,若換成十緡的,裝起來更方便。

  比把銅錢和布帛運到蜀地可是輕松多了,雖說十萬張也很重。

  今后商賈往來,無須帶那么多沉重之物,人手所需亦少。

  百姓用小面值的錢,他們用大面值,沒錯。”

  姚崇轉眼大力支持印更大面值的紙幣,不擔憂了。

  否則換成十錢的兌換券,要多出來一百倍。

  最好是一張,上面寫十萬緡,再有李家莊子擔保。

  姚崇如是想著,他并不知道,以后的大唐飛錢就能做到。

  不過飛錢用起來麻煩,有段時間還要額外收錢,發現不行,又不收錢。

  那僅僅是票據,不是錢,無法自由流通。

  “此物只要蜀地鹽商互相間用來結算,其他的蜀地商家必然會接受,朝廷貨幣可出。”

  盧懷慎想到了另一層,以后李家莊子的錢到處都能花。

  等朝廷穩住了,就可以直接用大唐的紙幣把李家莊子的收回來。

  李易屬于幫忙鋪場子,鋪好了轉手。

  張說放下盒子:“到時估計李家莊子的兌換券還要發行。”

  “為何?”盧懷慎扭頭看過去。

  “那朝廷的錢換李家莊子的錢,百姓和商人愿意換嗎?

  禁止李家莊子的兌換券流通?逼著百姓和商人換。

  換到手,朝廷拿著李家的兌換券去找李易換銅錢和絹帛?

  李易不會答應,他會賣東西,收朝廷的貨幣,用朝廷的貨幣換回自己的兌換券。

  朝廷發行貨幣需要有東西抵著,數量有限,李易賣的東西價錢高,有大量利潤。

  他把朝廷發行的錢給收到手里,給朝廷,市面上沒了李家莊子的兌換券,朝廷的不夠用。”

  張說變聰明了,說兌換的結果是貨幣少。

  百姓手中的銅錢和絹帛又不是一年積攢下來的,年年生產絹帛和挖銅造錢。

  朝廷手上哪有那么多?

  敢多印錢,直接貶值,轉一圈,圖個什么?

  “此事不急,待朕問問易弟,有法子。”李隆基皺下眉頭,又舒展開。

  他想不出來怎么辦,找知道的人咨詢。

  事情結束,大晚上的他又從后面出去,到李家莊。

  跟李易說一聲把東西找人送上去了,等結果。

  宮里的姚崇三個人不困了,安排人手,分開攜帶東西,快馬送到蜀地。

  這不僅僅是錢,更是士氣,一個兵能收到兩緡錢,他們便不用記掛家中的收成。

  當然,到那邊要宣傳是朝廷給弄到的錢,不能直接說李易。

  即便大家全知道怎么回事兒,明面上依舊要彰朝廷之名。

  等三個人全處理好,看看時間,快到子時了,不回家了,準備在班上瞇一會兒,等天亮。

  “商人那么多,只有李易愿意出錢,是因為李易賺錢容易?”盧懷慎吃著點心、喝茶水。

  “是因為比的商人膽子小,跑捐了一次,朝廷又繼續管他們要。”張說從另一個角度說。

  姚崇沒吱聲,他坐在那里盯著茶水發呆。

  他又一次琢磨起李易究竟是什么人,與歷史上的所有人進行對比,發現都不同。

  感覺像是為了某個事情而拼命幫助百姓,不求回報的那種,又不需要名聲。

  想當官,考科舉直接就成了,他根本不急著考。

  自從四十二個學子被安排到各縣之后,他忙著讓學子找地種大棚。

  他自己整天在家呆著寫醫書、教學子和那個什么護士。

  說他要謀國的話,他就不應該獻出來火藥和熱氣球,賺錢多好啊。

  錢多了,到別的地方收買人心,招兵買馬,拿出來火藥和熱氣球,獨居一方。

  等勢力雄厚了,再打。

  他不,他錢一多,保證花出來,一副誰要錢我就給誰的模樣。

  他似乎就想憑借他自己的力量,叫大唐繁榮昌盛。

  奇怪不奇怪?要說缺點,也有,喜歡吃,總是能琢磨出來新的吃食。

  “元之,元之,元之你困了就去睡吧。”姚崇琢磨的時候,耳邊傳來盧懷慎的聲音。

  他搖搖頭:“不困,我總覺得還有什么大事要發生。”

  “別說了,我都怕了。”張說連忙擺手,不行了,最近事情多,可不要再折騰了。

  “等等看,保證有,就李易。”姚崇篤定。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