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映日荷花幾所求

  “種植蓮花的發財了,小易你那蓮花賺了多少錢?”

  在倭國人請長孫萬云吃飯的時候,畢構又一次跑到李家莊子。

  他想問問在水網里面能不能種荷花,然后收獲蓮子、荷葉、蓮藕。

  “藍田縣醉仙居后面大池塘中的蓮花?沒賺錢,蓮子沒到時候,還得半個月才能逐漸成熟。”

  李易知道畢構提的蓮花是哪個,莊子里有池塘,也有蓮花,不過不多,主要是觀賞用。

  種植最密集的地區是醉仙居,許家也跟著種了。

  蓮子半個月后陸續采摘,蓮藕要等到三個月后。

  “蓮葉賺錢,有人找了洼地種上蓮花,把一些個葉子摘下來賣錢。

  又大又完整的一錢十個,差一點的十五個,再差的二十個,葉子那么多。

  以前都是不要錢,現在什么都向錢看了,人心啊!”

  畢構覺得荷花的大葉子不應該賣,別人摘就摘了唄。

  就像種西瓜和香瓜的地一樣,路過的口渴了,直接坐到賣瓜人面前的小桌子旁,賣瓜的人會請吃。

  但要是想拿走,得算錢。

  這么做的目的,一個是宣傳,讓對方嘗嘗瓜好不好。

  一個是占據道義制高點,都給你免費吃了,你還偷我瓜,或者使壞,就是你的不對。

  “老畢呀,承包洼地花錢,官府為什么不說免費?朝廷啊!”李易用同樣的語氣說。

  人家包的地,專門種蓮花,指望著生活好起來,觀看又不花錢,享受到了美景。

  現在就是應該說,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

  李易想到這首詩的時候,愣神了。

  他想起來這首詩不是描寫景色的,人家是說得是送別詩。

  當時是南宋時期,國都在杭州。

  楊萬里寫了兩首送別的詩,送林子方,林子方在杭州當官。

  一首是這個畢竟西湖六月中,另一首是出得西湖月尚殘,荷花蕩里柳行間。紅香世界清涼國,行了南山卻北山。

  都是勸林子方別出去,就在杭州呆著。

  畢竟西湖說的是,杭州是六月中天,好處跟周圍不一樣,上面能接觸到皇帝,在皇帝旁邊才有出路。

  另一首說的是,出了杭州月亮都不圓了,荷花的地方不比柳林熱鬧?這邊是紅香,那邊是清涼,你怎么能在有南山捷徑的時候去北山?

  楊萬里寫的兩首送別詩,全是勸林子方留下來。

  李易那時的許多人認為畢竟西湖六月中才是勸的詩,而出得西湖月尚殘是真正的送別詩。

  李易卻認為,兩首一樣,那一個都不是真心送別。

  “小易,小易。”畢構呼喚,他發現李易總走神。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李易聽到有人招呼自己,順口把詩給念出來了。

  “好,好一個接天蓮葉成無窮,映日荷花有別樣。”李隆基在旁邊突然開口。

  永穆公主眼睛亮亮地看著李易,好驕傲的說。

  “小易是在想詩啊,這才幾個呼吸,就想出來了。”豆盧貴妃跟著夸。

  “西湖在哪?”李旦想知道地方。

  “杭州,武林水。”李易郁悶了,自己咋不小心給說出來,杭州西湖,現在叫武林水。

  到了老白的時候,才叫西湖,之后蘇軾跑過去又修了修,再次說那里叫西湖,他修的蘇堤。

  “確實應該是叫西湖,就這么定了。”王皇后把手放在坐在旁邊的兒子頭上說。

  “定了。”小家伙表示認可。

  “定了。”畢構郁悶啊,他過來要說水網能不能種荷花,結果聽到一首詩。

  “小易,你說在水網里種……”

  “不行。”李易不等畢構說完,就直接打斷,他知道畢構什么意思。

  “為何?”畢構想著多賺錢。

  “行船,老畢,水網是用來灌溉與行船,你種什么東西?長安不是有兩個池子種了么,而且摘葉子不花錢。”

  “不花錢大家也不能使勁摘,摘完了不長蓮子了,蓮子現在屬于藥,歸朝廷管。”

  畢構說話的時候看看其他人,他壓抑,一群人,哪個地位都比自己高。

  “吃。”比畢構地位高的小家伙一聽蓮子,口水流下來了,他自己趕緊用胸前的大手帕擦擦。

  永穆公主看著弟弟那嬰兒肥的小臉,忍不住伸手給抱過去,用自己的臉貼貼。

  “聞恬啊,你貼貼我,我的臉現在也比較嫩,你試試。”李易要湊過去。

  “嗯哼!”李隆基和畢構同時出聲。

  “真的比較嫩。”李易停下動作,用手摸自己的臉,感覺很遺憾。

  “吃飯吃飯。”豆盧貴妃笑著說。

  飯菜端來了,春餅,才是一堆絲,各種炒絲,好卷著餅吃。

  三年前李家莊子就開始出現,現在許多地方都流行。

  本來是打春的那天吃,結果現在隨時都吃。

  干豆腐炒豆芽、豇豆絲炒肉絲、雞蛋炸好了切絲炒蒜苗或韭菜、榨菜絲炒肉絲、白菜絲炒粉條……

  大家都卷,小家伙著急了,他不會,這個難度太高了吧?

  他看李易,意思是怎么辦?你幫我卷一下?

  李易伸出手,拿起一張餅,然后用筷子夾一口菜塞嘴里,再咬一口餅。

  小家伙點下頭,懂了,他也伸小手去抓餅。

  李易其實在他那個時候就這么吃,不愿意卷,卷起來的話,每次需要咬一大口。

  他都不吃漢堡、三文治,就因為需要張很大的嘴。

  現在的春餅和他那時最開始的春餅一樣,大,直徑最少一尺。

  烙的時候是一層層的面搟在一起,邊烙邊往下揭。

  后來就變成很小的了,春餅店自己不烙,買。

  賣的人烙,是一個無邊的鐵圓柱子,烙的人手上抓一團面,在那個平面上抹一下,一秒就熟了,揭下去,再抹一下。

  后來出機器了,更快,小餅很小,飯店用。

  餅大了,吃幾口飽了,菜賣給誰去?

  李易不賣,餅就比較大,小家伙抓著,順邊緣啃。

  他夠不到菜,伸筷子指:“這個、那個、它、什么?”

  永穆公主幫他夾到面前的盤子里,小家伙就開心地吃,不挑食。

  最開始的小孩子都不挑食,給什么都吃,只要能吃動。

  比如芹菜,小家伙就不愛吃,咬起來費勁,芹菜也是他吃。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