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 民族崛起新報出

  “……”包括李隆基在內,眾人一時不知該說什么。

  沒錯,這個站在旁邊總是膽小的家伙會飛,他還有重機槍。

  他想殺誰,飛過去突突突,解決。

  尺帶珠丹左右看看:“李大夫,既然你能殺掉敵人頭領,你怎不去殺?”

  “不想,我善良。”李易給出這么個理由。

  “對,小易見不得血。”畢構證明。

  “易弟屬于掃地不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的人。”李隆基同樣說謊。

  “小易哪點都好,就是心軟,當初余懷德打上門來,小易還跪著給其搶救。”李旦配合。

  這回輪到尺帶珠丹:“……”

  你們說出來這些話的時候,有沒有問過死在他手上的亡魂?他們答應嗎?

  “往東邊走,那里有一口井,打得比較深,水質我檢測過,屬于比較好的礦泉水,還不是重水。”

  李易指著前面說,距離現在的位置還有十五六里呢。

  那里地勢高出來周圍一塊,巖石多,不方便從其他地方引水。

  直接在上面鉆井,鉆好之后,發現水比別處清涼,在那里放個壓力井,地勢高,水引到村子里。

  村民們平時喝這個水,隔一段時間換一次竹筒,水不走水渠。

  尺帶珠丹還想說點什么,見隊伍移動,只得閉嘴跟上。

  周圍大唐的人知道情況,一個人不能成為屠夫,總跑去殺別人頭領,殺完了,還是要軍隊過去接手、接收。

  軍隊不作戰,后勤也不怎么用了,整個大唐就靠一個人殺來殺去?

  那武器全要拿壽命換,換不了呢?

  軍隊失去了士氣,怕死,百姓習慣了有一個人可以把對方的頭領干掉,不再認為哪里有威脅。

  豈不成了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大唐是大唐百姓的大唐,民強國才強。

  李易可以去殺,對國卻無大用,他就應該運籌帷幄。

  他說過大唐的男兒沒死絕,就不會再用女人去和親。

  那么大唐的將士未死光,便輪不到他親自出戰。

  他已經冒著風險出海,從遙遠的海外帶回來種子,幫助后續的隊伍打通海路了。

  他所做的夠多了,不能總折騰他。

  一群人開始聊風景和詩賦,跟隨隊伍的小機器人偶爾接一句。

  尺帶珠丹又羨慕又無奈,他年歲小,又不是從小開始學詩。

  一幫宰輔功底深厚,別看平時不寫。

  一般情況下,由畢構寫打油詩向李易提問,李易以同樣的回答。

  李易除了那次據說抄了無數人的詩之后,很少作詩。

  尺帶珠丹覺得換成自己有相同的本事,保證天天寫,讓自己的子民知道自己的學問有多厲害。

  有時他聽不懂,好在他有媳婦兒,金城公主告訴他哪句詩的出處,什么意思。

  “奴奴,在吐蕃,你往日怎么不總說?”尺帶珠丹發現自己連媳婦兒都比不上,郁悶!

  “詩賦多為中原唱,每憶名句有思鄉。孤雁難飛千山澗,天高云淡歲月長。”金城公主給出回答。

  尺帶珠丹:“……”

  “奴奴,我以后會努力學,隔上一年半載,咱們來一次,我要跟李大夫斗詩。”

  尺帶珠丹決定,不能再繼續被侮辱下去了。

  他覺得李易比較年輕,寫詩差,相對老頭們來說更好欺負。

  他哪曉得李易也是幾十年的功底,關鍵還能抄。

  “郎君加油!”金城公主鼓勵,總得給別人一點希望對不對?

  回頭與妹夫說說,斗詩的時候每回讓一點,叫尺帶珠丹總覺得能夠有超越的可能。

  “嗯!”尺帶珠丹握了握拳頭。

  深井的礦物質水確實涼,張家村子負責壓井的人讓在一旁,李易等人用杯子接水喝。

  “靴子脫下來我看看。”李易解了渴,看四個村民腳上穿的靴子。

  壓水保證有水濺出來,光腳不行,皮膚總接觸水,會泡爛,井水又透骨。

  四個人脫靴子,李易不嫌臟,手伸進去感受,又看靴子周圍。

  然后洗手,用肥皂洗。

  “皮靴子的工藝不錯,連續三次壓包,四排密集行針,用的還是回針方式。

  我讓工坊做一種下面木頭鏤空底的靴子,外面額外封樹膠。

  多做幾雙,一天一刷洗。由于你們不走動,寫做成大兩號的,里面加棉墊。

  輪換著休息的時候,腳出汗,順便把墊子換了,別捂出來小毛病。

  腳上真菌這玩意兒吧,治療起來不是很難,關鍵耽誤時間。”

  李易觀察完,說著拿起對講機,告訴工坊制作新的靴子,下面加木頭或竹子的底。

  四個村民嘿嘿笑了,他們穿靴子捂腳,出汗,靴子里面還是濕。

  別人繼續壓井、喝水,像沒聽見一樣。

  尺帶珠丹羨慕,羨慕李易的這種處理問題的速度和隨意性。

  他想著如果自己有同樣的本事,吐蕃其他人看自己的時候保證要驚訝和震撼。

  他選擇性地忽視了其他大唐人的態度,人家根本沒有絲毫情緒波動。

  習慣了,李易處理小事情本就應該如此。

  沒這兩下子,他憑什么說叫誰進團兒,誰就必須進團兒?

  權力與能力的關系是正比,不然別人咋那么愛你?你以為你是兌換券?

  出一陣汗,消食成功,眾人往北走,從另一條路返回。

  翌日,報童早早過來取報紙,叫賣到上課的時間,剩下的報紙往周圍提供賣報服務的商鋪一扔,上學去啦!

  商鋪拿到報紙,一份漲價五角,愛買不買。

  誰讓你們不訂報紙的,而且人家孩子賣的時候你們不買,之后再買,漲價!

  “哎?咱們把后突厥給趕跑了?俱倫泊屬于咱們的了?”

  有人看到報紙上的內容,發現重要消息。

  “不全是咱們的,還有烏素固部族,他們屬于室韋族,跟契丹一個祖宗。

  南契丹、被室韋,在俱倫泊的是室韋的烏素固群,要和他們一起。

  不過他們人少,不像后突厥,他們跑出來了吧?不然后突厥被收拾,應該拿他們開刀。”

  又有人看著下面的介紹,開始自己的判斷。

  “俱倫泊冬天要冬捕,報紙上寫魚又大又多,周圍還有小動物,皮毛好,不過應該盡量抓起來,養殖。”

  “往旁邊看,后突厥先有一千人被俘,后再俘虜四百,一人未死。后突厥要跑去小海,那里冬天寒冷。”

  “咱們大唐的兵冬天打不打,好冷,要不休息一下,明年開春再去,可別凍壞了。”

  百姓們看著報紙上的內容,展開討論。

  天才一秒:m.zhhbiqu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