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 未到山巔已封禪

  “呃……”李易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了。

  “無妨,有風也不怕。”李隆基確定了,有風。

  李易:“……”

  他沒看出來能刮大風,現在太陽圓圓的,周圍的草都不動一下。

  路邊倒是有一些散落的蒿子,今天農歷五月初七。

  前天端午節,百姓們上山采蒿子,農歷剛入五月就有百姓采蒿子,打成捆,賣給李家莊子的船隊。

  船隊會裝上船,順流進渤海灣,向下到海州,拿火車運,可以節省一天半的時間。

  不然只能逆流上去,風向不好的話,耽誤的時間更久。

  不管什么蒿子都收,能制作截瘧丸的在船上挑揀出來,這藥一直很好賣。

  凡是能夠發生瘧疾的地方都給送去,百姓家中也儲備幾丸。

  大唐內部截瘧丸的價錢便宜,往外賣則貴。

  百姓們不賣,他們懂,好東西便宜給自己,自己拿出去賣,會損害李家莊子的利益。

  中午大家隨便吃點東西,不到一個小時,又重新上路。

  這個停留的時間還是為牲口停留,有馬、驢、騾,牛就不要了,走的速度慢。

  除非刺激到牛了,牛跑起來一樣風馳電掣。

  傍晚的時候隊伍一部分剛到山腳下,突然間狂風大作。

  呼呼的、忽忽的、唬唬的……

  隊伍瞬間變陣,一切有條不紊。

  李隆基對李易說:“易弟,多虧你提前告知,才安排人手應對,明日上泰山有什么情況?”

  李易再一次:“……”

  我真不知道啊!我是說你歷史上到泰山封禪刮風,今天怎么也刮上了?

  你那時乃秋天,眼下為夏季,差一個季節,你上去的時候下雨,現在能下嗎?

  這么想著,李易順口說:“下雨也無妨。”

  “嗯!”李隆基點頭,明白,要下雨。

  外面隊伍頂著風完成安營扎寨的操作,沒有絲毫問題。

  休息的營帳、吃飯的棚子全部搭好,提前預判了。

  眾人全知道因為什么,他們以為李易算出來的,實際上……

  “李東主整天就知道裝凡人,神仙就神仙唄!咱還能說什么?”

  “估計是怕其他神仙知道,下凡修行,西游記沒看么?容易被人算計。”

  “風真大,要不是提前告訴,咱們有所準備,一下子就亂了。”

  “關鍵時刻李東主辦事穩妥,他能看著陛下遭罪?”

  “李東主怎么不直接叫風停下?”

  “傻呀?那么干,別人會察覺,過來一看,呀!你下凡了?哈哈!當初你總欺負我,現在換我了。”

  “是這個理兒,快,再繃根繩子,別吹斷了。”

  隊伍里的人非常自然地把李易當成神仙,無非他目前在凡間修煉。

  高力士匆匆跑過來,在車門外喊:“陛……那個什么縣公、李東主,很多周圍的百姓過來幫忙擺沙袋壓繩子。”

  他一著急,忘了李隆基是方渠縣公的事情了,只知道是縣公。

  “出去看看。”李隆基看李易。

  李易無可無不可,看唄!就是風吹得難受,晚上吃飯再調理。

  山腳下住著不少百姓,山上有水,就會出現沖擊的小平原,大家在這里生活。

  修路的時候他們參與,現在一看刮大風,連忙跑來幫忙。

  路邊堆放著沙子,準備隨時應對下大雨,很多沙子裝在麻袋中,不然會被雨水沖跑。

  現在百姓把沙袋搬起來,壓到打樁的釬子上,避免風大釬子釘得不牢靠被拔出去。

  李隆基和李易出去,百姓頂風幫忙。

  牲畜卸下套子,百姓牽到旁邊,用水給沖眼睛,避免牲畜眼睛難受突然暴躁。

  十多個小孩子,一起努力地抬大沙袋,低頭走路,突然一個孩子摔倒,他趕緊爬起來繼續抓著麻袋邊緣。

  李隆基沖過去,一抓麻袋就扛在肩膀上,噌噌噌到地方,摞在一個釬子旁邊。

  李易無奈地扛起另一個袋子,哎呦!這得有二百多斤,他也跑過去放下。

  等著忙完,百姓露出笑臉。

  李隆基呸呸兩口土嘴里的沙子:“山,上不上并不重要,封禪其實已經結束,大唐百姓封的。”

  他動容了,在他之前有過四代帝王泰山封禪。

  武則天沒在泰山,跑去嵩山了。

  別的帝王不管多少次到泰山封禪,一律自己的隊伍負責。

  今天不是隊伍,百姓沖過來幫忙。

  封禪說白了就是借天之名,叫人認可。

  現在他已經被百姓認可了,百姓封了就是封了。

  “易弟你說對不對?”李隆基扭頭問李易。

  “有的男人或者女人有個追求幸福的理想,他們在努力,然后他們的妻子和丈夫就默默地支持著他們。

  他們往上拼搏,認為眼看就觸碰到了幸福,其實他們早已擁有了幸福。

  不過這山呢,咱們還得上,回頭把這份喜悅分享給支持自己的人。

  只要沒有拋棄支持你向上的人,你就沒有做錯。”

  李易知道李隆基在想什么,他先說什么是幸福,再說山要不要上。

  李隆基又吐沙子:“對,上去,易弟你努力,讓大唐的百姓以后都不用付出租庸調。為兄這廂有禮了。”

  李隆基向李易鞠躬,然后發現易弟沒了。

  李易躲到旁邊:“三哥你如此禮遇百姓,百姓付出值得。”

  他說你鞠躬給百姓了,我后面有百姓,你別給我行禮。

  “至少先讓泰山周圍的百姓生活水平提高。”

  李隆基見易弟不受,繼續提要求,這個簡單,他這么認為的。

  易弟你都到地方了,很自然地要會看當地的條件,幫百姓賺錢。

  李易點頭:“沒問題。”

  其他大臣跟著點頭,對,小易已經來了,他若是不能幫一個地方百姓過上好日子,一定是出問題了。

  至于怎么操作,別問我,問小易,我哪知道?

  “先做飯,給大家檢查下身體。當地的麥飯石也不錯,不比嵩山差,還有石膏。”

  李易多一分鐘的停頓都沒有,直接說怎么讓百姓賺錢。

  采麥飯石和石膏,麥飯石一直都是好東西,尤其是放在水缸中凈水。

  育苗的時候用麥飯石的水,小苗長得就好。

  石膏的用途就多了,可以點豆腐,也能制作工藝品,當成工業原料。

  別的煤礦、鐵礦什么的不能說,那樣會破壞泰山的環境。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