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員你不說,我也要跟你說這件事!”
詹云華臉上滿是笑容,原以為調來地方發展主力部隊,遇到的會是一支裝備奇缺、給養不足的游擊隊發展而來的主力軍。
但過來做了幾天后勤、政治工作之后,才發現雁北支隊不是一般的富有。
先不說那幾門大炮,那可能是軍區主力才有的東西,就說這堆積成山的物資,很難相信這是一個從嫡系主力部隊里面分一部分發展起來的地方八路軍主力。
像沐陽這種部隊,現在一般都是等著軍區“給養”,自身并沒有多大的生產能力,能在38年就解決經濟問題的一個沒有。
現在渾源縣的糧食就夠戰士們吃一個多月了,省著點吃完全可以撐到秋收,這還是在接濟老百姓的情況下呢。
不過司令員似乎很不滿意,一定要戰士們吃多一些魚肉。
道理他也知道,只是這肉哪有那么好找呢,現在支隊戰士們吃的大部分還是繳獲日本人的食物。
他一問才明白,支隊老戰士以前就是吃白面饅頭白面餅訓練的,還經常能吃上日本人的肉罐頭,這才把收獲的粗糧都節省了出來種到田地里面。
渾源大豆是優勢作物,蕎麥也能種。
“雖然現在部隊戰士人數猛增,但我預計,保持現有種植面積,留下種子之外,兩個月后這收獲的懵番薯起碼夠戰士們吃上一月有余了。”
“一個月……”
沐陽低頭沉思著。
番薯要種好幾個月呢,渾源晝夜溫差大,早上進行光合作用積累淀粉,晚上太冷減少呼吸作用消耗……倒是有利于番薯積累淀粉。但溫差大也不能大到破壞秧苗這個地步,番薯要是冬天種下去,那多半會凍死。
冬天渾源還在飄雪呢,春天這才種了下來。
今年氣溫不低,看來番薯會早一些成熟,估計也在秋天收獲。
“這些薯,多余的還是交給百姓們吧,組織他們大規模、有序地種植,好好利用山地坡地,只有百姓都吃飽了,我們八路軍才沒有壓力。”
“……對。”
詹云華有些高興過頭了,聽到司令員說的話之后便思考了很久。
“那這缺口如何補上?司令員你這每日高強度訓練,可必須有足夠的飯食補充啊,不然我軍七月就會斷糧。”
“七月啊……”
詹云華作為新來的副支隊長,自然不可能讓他上來就帶兵,所以沐陽把后勤工作先交給他熟悉熟悉,過一兩個月再帶帶戰士,這樣就不會生疏。
“七月便斷糧,具體一些,七月何時?”
“Emm……七月中旬吧?按目前的消耗量。”
沐陽把視線轉向趙四。
“嗯?司令員?”
“老趙,你說東邊廣靈縣日本人的糧站多,還是西邊應縣日軍的糧站多呢?渾源只有一條路從西邊出去,東邊其實都是大山……各有利弊。”
趙四去年就跟他了,帶的一直都是十多人,沐陽一直沒機會給他升官,八路軍也不搞軍銜這套。
主要是尖兵部隊,再怎么給他升,現階段也不可能搞個特種大隊。突擊隊倒是有20多人了,不過其能起到的作用對于上千人的支隊而言,或許有些小?
“糧站的話,我認為是應縣多一些。”
“那廣靈縣呢?”
“廣靈縣槍子兒多一些。”
“噗……”
沐陽搖了搖頭,日軍26師團一部確實在廣靈駐扎著。
日軍26師團,關東軍序列,現為“駐蒙軍”序列。擔任著大同一直到張家口這一段以南以西的防御。是日本人極為罕見的“三三制”師團。
日軍一個師團一般轄兩個旅團,是“二二制”,每個旅團又有2個聯隊,每個聯隊3個大隊。但這種編制在華夏戰場有時候會面臨指揮困難的情況,所以一些師團會實行“三三制”。
26師團下轄三個主力步兵聯隊,由“步兵團”統一指揮,團長是黑田重德(將軍),配兩個獨立炮兵聯隊,還有工兵聯隊、輜重聯隊和搜索隊(騎兵、戰車聯隊)。
去年進攻雁北區的是日本人的混成旅團,只不過它兩條手臂都分別被晉西北根據地和晉察冀根據地砍斷了。
日軍26師團還要防守大同和張家口,那來進攻晉察冀的頂多一個步兵聯隊加上其他兵種的聯隊。
“確實,我們若是兵出亂嶺關,進入廣靈蔚縣平原,的確會吃槍子。”
“那就應縣吧!”
“從渾源城出發,南下北岳恒山,往西開拔,跨越崇山峻嶺,游走于應縣與繁峙縣之間,伺機出擊。”
恒山山脈,南北最長不過80里,最短40里,但東西縱橫有400里,非常適合雁北支隊東征西討。
“二營留在渾源,可得把斐村給我守好了,隨時準備策應我們。云華同志,渾源縣就交給你了,指揮部有參謀長同志我放心,而我將親自帶一營磨合。”
“好……”
“萬麟不是天天說渾源應縣土匪遍地走嗎?我倒要看看這土匪……日本人不管,他還能躲過我八路軍不成?”
“你們在干嘛呢?”
看著一群戰士們在一營長何躍生的帶領下來到一處草木茂盛的地方,還在遠處豎起了幾個靶子。
“報告司令員,我們在進行偵察兵訓練!”
“偵察兵?好。”
這何躍生本來就是偵察兵出身,也是老紅軍了,偵察兵的技能他可是最拿手的。
在一旁旁觀了一會,戰士們鉚足了勁兒配合營長訓練,可惜身體平衡性差、底子不夠,訓練效果并不是特別好。
“何躍生?你這一上來就給他們搞猴蕩,會不會太早了點。”
沐陽想著改編才兩個星期,現在才五月中旬,新兵偵察兵這么快就要猴蕩訓練了?這科目據說很難的,只有陸軍尖兵才需要練至“優秀”。
“司令員,不晚了,每年秋天都是用兵之時,再不練練,他們之后可咋辦?”
這也是缺子彈情況下的無奈之舉,要是戰士們像小日本鬼子一樣天天都能打6發子彈訓練槍法,這猴蕩什么時候練不行?
這還是支隊子彈暫時不缺,這要是放到軍區,這么奢侈的訓練機會可不少。普通戰士只能端著木棍掛著水桶先練練肌肉,至于槍?
槍還是算了吧,真槍槍管上掛個重物,久了會導致槍管緩慢變形的。
訓練槍法雖然重要,但八路軍“三三制”的核心要素,還是在于戰士之間的熟悉程度、配合程度以及單兵素質。
經歷過衛國戰爭的蘇軍,單兵素質遠遠強于39年諾門坎戰役之時。而經歷過抗戰的八路軍,單兵素質也遠遠不是現在能比的,那時候才能展現戰術層面上“三三制”真正的精髓。
“哼,好好努力吧,打仗也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