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29章 結案三

  撲倒木玨芝等人的烏石蘭,見劉景山被俘,立刻蜷起身體,像是一個巨大的穿山甲獸,撞向瑞草。

  瑞草立刻閃身躲避,烏石蘭急忙攙扶起趴在地上的劉景山:“老爺,你快走。”

  說完,一口透著黑色的鮮血,噴到劉景山的臉上和身上,然后一頭栽倒在地。

  不停往外吐血的烏石蘭,伸出一只手,推坐在地上的劉景山:“老......老爺,你快走,快......”

  最后一個“走”字兒未能說出口,烏石蘭推著劉景山的那只手,墜落在了地面上,像是她此生所有未能實現的愿望一般,還未起飛,就跌落進了塵土之中。

  豆大的雨滴,一滴又一滴砸在烏石蘭的臉上,將她嘴邊的黑色血液沖刷到地面上,與泥土混在一起。

  她思念了母親的家鄉十數年,今晚,落葉歸根了!

  坐在雨中的劉景山,好似失去了魂兒一般,愣愣的看著倒在地上的烏石蘭,聲音透著冰冷。

  “你是傻子嗎,看不出我只是在利用你嗎?”

  這一刻,有些回憶,像是一根根被雨水澆灌的竹筍,從劉景山心頭鉆出,令他的心臟鮮血淋漓。

  他原本,不姓劉!

  那一年,他七八歲,老家鬧饑荒,他隨著家人,逃荒前往上京城。

  半路上,結伴同行的鄉親們,一個接著一個餓死、凍死在荒蕪的路邊。

  他看到,隔壁一向十分善良,哪怕自己手中只有一個窩窩頭,也會分人一半兒的牛二哥,忽然就紅了雙眼,搶了與馮寡婦相依為命的女兒,賣去了妓館。

  而牛二哥明明知道,馮寡婦的女兒梅子,心悅于他。

  貧窮令人饑餓,令人喪失人性,當時還叫張小子的劉景山,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弟弟妹妹,一個接著一個骨瘦如柴的餓死在黃土路上,然后輪到了他的父母。

  而他,就連一點兒用來埋葬父母的多余力氣,都沒有了。

  他的身子,原本像一頭牛那般健壯,當他和剩下為數不多的幾個同鄉,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來到距離上京城只有一步之遙的臨潼縣時,他瘦得像一只被剝了皮烘干的兔子,再也堅持不住,倒在了路邊,雙眼含著淚水,帶著無盡的恨意與不甘,望著上京城的方向。

  但他,終究是比自己死去的弟弟妹妹和父母雙親更幸運!

  張小子被沒有兒子的劉老爺撿了回去,成為了劉老爺的養子,如今縣令夫人的弟弟。

  劉景山變成現在這個名字后,他躺在劉府實木的床榻上,蓋著塞滿棉花的厚重棉被子,足足養了整整三個月的時間,身體才完全恢復。

  劉景山對劉老爺夫婦感恩戴德,發誓一定會好好孝敬二人,將來為二人養老送終,這輩子和下輩子就會銘記二人的恩德。

  劉老爺很疼愛劉景山,讓劉景山過上了衣食充足的無憂生活,還叫他讀書認字兒。

  劉景山本是一個鄉下放牛娃,一場饑荒,他以為自己必死無疑,但卻萬萬沒有想到,迎來了命運的轉折點兒。

  他認識的字兒不多,也不喜讀書,但為了討劉老爺歡心,他裝作十分用功努力讀書的樣子,裝模作樣的打發時間。

  直到有一天,他在書上看到了前唐詩圣杜甫做的一首詩,其中一句,深深觸動了他的心,勾起了他塞進心底不愿想起的那段兒回憶。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便是劉景山一路向著上京城行來時,真真切切看到的情景。

  劉景山極力想要忘卻那段苦不堪言的經歷,但是每每他從惡夢中驚醒時才發現,心底那道深深的傷口,已經成了漆黑的深淵。

  劉府的生活,只給劉景山帶來了物質上的滿足,卻無法照亮他心底的深淵,也無法將深淵填平。

  于是,劉景山放棄了填補心底深淵的想法,而是要在深淵之上,架一座橋。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劉景山認為這句話的真正解讀,乃是因為讀書可以考取功名,可以做官,便可以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只有做官,就不用再擔心會回到從前那般饑寒交迫,三餐不濟的日子。

  于是,他開始認真發憤圖強,用功讀書。

  尤其,當劉老爺的生意日漸衰敗時,劉景山渴望考取功名做官的想法,變得越加強烈,已經深入骨髓。

  只是,劉景山啟蒙太晚,又天生愚鈍。比不上那些啟蒙早,寒窗苦讀十余年的學子;也比不上那些天資聰穎,生來就會讀書的天才。

  劉景山有些自卑,生出了心灰意冷的念頭,但是這樣的想法,轉瞬即逝。

  他天生有一股不服輸的韌勁兒,憑借這股韌勁兒,他成為了當年大逃荒中,存活下來的勝利者。

  貧窮饑餓的恐怖回憶,令劉景山咬著牙堅持,只是命運不會那么輕易的就向他妥協。

  不斷名落孫山的劉景山,眼看著已過了而立之年,沒有娶妻生子,一無所長。

  劉老爺夫婦最終是等不下去了,勸劉景山認清現實,他不是讀書的那塊兒料兒。

  劉景山央求養父母,再試最后一次,若是再不行,他就去幫忙劉老爺打理已經沒落的生意。

  劉老爺拉著劉景山的手,語重心長的勸劉景山不要再繼續堅持,他們并不圖劉景山當官發財,報答他們的恩情。

  只要他娶妻生子,安安穩穩的生活,讓他們二老能夠含飴弄孫,承歡膝下,就心滿意足了。

  劉景山看著劉老爺遍布細紋的臉,想起他在劉府養病三個月后,第一次去給劉老爺夫婦請安時,站在門外聽到的二人對話。

  屋內的劉夫人問劉老爺,為什么不過繼親戚家的孩子,非要去大道兒邊上撿一個逃荒的孩子回來當養子?

  劉老爺笑著表示,無父無母的孤兒,沒有地方可去,才會把他們當成親生父母。

  還有,逃荒差點兒餓死的孩子,吃過苦,心里知道感恩。

  劉景山的心里沒有充滿感恩之情,而是充滿了對貧窮的恐怖,他在劉老爺懇求的眼神中,再一次參加了科考。

  然而,最終還是名落孫山。

  只是這一次,劉景山終于死了心,他按照劉老爺的安排,娶了因為接連為親人守孝,而錯過妙齡嫁期的徐家長女。

  只是劉景山萬萬沒有想到,這位被人嫌棄克親人,年近三十才當上新嫁娘的徐家長女,對于他來說,卻是個旺夫的福星。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