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900章:阿曼丹群島

  一住非凡,精彩。

  納土納群島位于馬來半島和婆羅洲島南海中央,共有272個島嶼組成,總面積2110平方公里,人口大約10萬,目前屬于印度尼西亞廖內群島省管轄。

  根據歷史記載,當年清兵入關消滅了南明政權后,在南方沿海一帶數百南明殘兵而數百戶漁民,不愿更改衣冠而逃到了納土納群島上。

  其中的潮汕人張杰緒耿世仔荷蘭入侵南海群島之前曾建立過個小國家,不過在19世紀張杰緒逝世后內部發生紛爭,導致被荷蘭殖民勢力趁機消滅。

  不過有關這一條記載并沒有明確下來,也有記載聲稱張氏王國的故地在龍目島西岸。現在屬于西努沙登加拉省的省會馬塔蘭三個區之一,今天也還是印尼華裔的聚居地。

  無論如何,納土納群島在80年代末期的時候人口總數也不過1萬5千人左右,華裔占到總人口的八成左右。

  據新加坡媒體當時報道聲稱,島上的華裔居民一直希望獨立建國,擺脫印尼的掌控。但是遭到印尼的強烈彈壓,始終沒有成功。

  甚至當時納土納群島的華裔居民還分別向寶島國民政府請愿,希望獲得國家的支持。

  可惜李登鬼上臺后對此絲毫不感興趣,于是島上華裔代表轉而寄希望于共和國。甚至在97之前還受到過總設計師的接見,表示在97之后會考慮納土納群島的問題。

  但隨著納土納群島海域相繼發現了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后,印尼政府立即向島上大量移民,以圖降低華裔居民的主體比例。幾年間,納土納群島的人口就超過了8萬。

  當華裔居民的比例大幅下降后,印尼的國家石油公司很快開始與美國美孚石油公司合作,對納土納群島海域內的天然氣和石油進行開采。

  關于納土納群島的主權,曾經在90年代因為國內地圖將之記錄到了共和國專屬經濟區,引起了印度尼西亞的強烈反彈抗議。

  印尼外長多次要求國內澄清海疆線,連續的外交通告,希望獲得國內書面或口頭上的正式解釋。直到90年代中期,共和國表示愿意和印尼就海疆邊界線的劃分舉行會談。

  不過在印尼外長請示蘇哈托之后,蘇哈托表示印度尼西亞與共和國沒有任何海上邊界問題,納土納群島的主權屬于印尼,無需再討論。于是最終,兩國沒有舉行相應會談。

  納土納群島的海拔不高,全年高溫,雨量較多,島上遍布熱帶森林,產木材和椰子。主要城鎮在主島南北岸的帕納里克和直落武圖。

  而唐少哲所要去的阿曼丹群島則正是位于納土納群島的272個島嶼之中,但是無論島嶼本身的自然資源還是周邊海域,都無法與主島相比。

  阿曼丹群島共有7塊島嶼組成,島嶼分布呈北斗七星狀,共計面積62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島小島有19平方公里,其余6個小島按照面積排序下來分別是14平方公里、10平方公里、8平方公里、6平方公里、3平方公里和2平方公里。

  雖然印尼方面有著屬于自己的命名,不過在段娜的口中已經按照島嶼面積大小重新命名分別為: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直接就把北斗七星拿過來用了。

  阿曼丹群島最早是由海底火山爆發而形成,島嶼本身都是火山巖和火山灰。

  除了嶙峋怪石外,就剩下海鳥路過棲息后留下的鳥糞了。沒有動物、沒有植物、沒有淡水,幾乎連泥土都算是沒有全部是火山灰。

  而周邊海域也沒有任何礦藏,連魚類都很少。由于不是常用海道,有時候甚至連續好幾個月都看不見有船舶經過海域,甚至找不到個適合船舶停靠的港灣。

  不過在唐少哲的支持下段娜之前發了瘋似的搞建設,現在基本上已經將阿曼丹群島的各種惡劣生態環境基本改善了。

  大量的泥土運輸已經將原來的火山灰覆蓋,海水凈化系統更是在島上重建了供水體系。

  甚至在星際位面的某些施工機械努力下還完成了主島天樞島上的居住建筑,大片的高層宿舍樓已經建成了。

  之前的風暴計劃遮掩了外太空衛星的偵查,甚至還在巧妙操作下迫使船舶和飛機無法進去正常運轉總是莫名其妙的各種儀器失靈而導致海難或空難。

  截至到目前,包括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印尼、越南、馬來西亞等在內的多國船舶和飛機都在進入相應海域內失去聯系神秘失蹤。

  于是島上的建設情況對外界而言還是一個謎,基本沒人發覺阿曼丹群島早就大變樣了。

  甚至除了這些建筑物外,還有大量的植物被唐少哲親手種下整整900顆百迷果,現在已經發芽長出了幼苗。除此以外還有不少花草樹木,總不能還是光禿禿的小島吧?

  為了這些植物段娜可是費了很大的功夫,才算是從不少原始森林當中悄悄移植了過來。其中無論是張銳還是素簡都幫了不少忙,耿瑤和甄寒靜更是著手做出了最好的規劃設計。

  這段時間別看風暴計劃鬧得外界沸沸揚揚,可是她們卻始終都在自由通行。無論是潛艇還是空天機甲,都不是外界的技術能夠發現目標的。

  甚至不光是天樞島,其余的天璇島、天璣島、天權島、玉衡島、開陽島和搖光島上,全都已經被他們給徹底改造完畢了。

  就是根據之前改造天樞島的經驗,大幅度利用星際位面的新技術和新設備,將剩余六個島改造成了全新的面貌。段娜之所以不肯接唐少哲的電話,一方面也真是有點太忙了。

  但是經過了這次的改造之后,包括段娜、張銳、耿瑤、素簡、楊越、甄寒靜在內的幾個人幾乎全都變成了星際位面新技術的專家。

  配合著身邊的智能生化人,真是做什么都感覺輕松愉快又一切順暢工程量還十分的巨大。不過看著最終完成的基地建設,每個人都非常開心。

  甚至于這段時間他們不但在各個島上完成了生活區和工作區的基本建設,還在海底建造了鏈接7個小島的專門隧道。下一步就是建立7個小島的海面鏈接,準備了很多跨海大橋。

  鏈接每個島嶼的跨海大橋全都按照同時并行16輛車和兩排非機動人行道設計,寬度長達66米。其中每個車道3.5米的寬度,左右各留一條綠化帶1米寬,非機動車道各4米。

  甚至于為了防止惡劣天氣和暴雨的干擾,所有島嶼之間鏈接的跨海大橋段娜還準備給上面設計出頂棚來距離地面的高度大約是10米左右。

  這種建筑工程假如以地球現有技術來建造,所耗費的代價簡直可以用天文數字來形容。

  即便最后可以建成,非但耗時耗工,而且具體質量究竟怎么樣還很不好說。但是對于星際位面的新技術和全新原材料來說這根本沒有難度,甚至段娜還準備在上面留下防衛位置。

  按照規劃,這樣的跨海大橋一共設計了整整16條線路,基本保障了所有7個島嶼都有最短距離直達其余各島的線路。

  當然除了滿足正常需要之外,這個設計也是因為女人們對于美麗劃線的特別喜歡。

  包括段娜、耿瑤、素簡和甄寒靜在內所有人,都覺得建成之后的圖案非常好看。至少在海平面有這樣巨大的工程,非常符合她們的審美價值。

  甚至她們還專門虛擬出來了整個3d立體投影,從外面來看卻是美觀大方到了極點。

  不過這些跨海大橋的修建,還準備等到唐少哲將所有勞工運來了再正式開始全面工程。目前他們只是試建了第一條跨海大橋,熟練掌握一下技術。

  下面剩下的15條跨海大橋就等人手到期后,再正式動手開工。一方面可以讓新來的員工們熟悉星際位面的新技術,另一方面也是考慮到豎旗立國還需要點準備時間。

  等到唐少哲發來消息就準備出發,段娜召開了臨時會議,討論了各方面細節后予以同意。在公元2011年4月2日星期六的上午9點整,國內的勞務派遣正式啟動。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