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六章 穿新鞋不走老路

  徐澤對耽羅島的重視程度,從移民的選擇上就能看出來。

  第一批前往耽羅島的移民,

  并不是被迫渡海求生的江南百姓,而是來自登州的武裝殖民團。

  從登州向外移民并不是第一次,海東、遼東就有不少登州移民。

  但一次性遷徙上千人的,卻是第一次。

  自徐澤率同舟社扎根之罘灣,建港立寨后,

  登州社會穩定,經濟越來越繁榮,對外來人口的吸引力與日俱增。

  在為登州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的同時,

  也帶來了諸如爭奪就業崗位之類的土客矛盾。

  有計劃地增加投資,擴大就業規模,并轉移“過剩”人口,以優化居民結構,是戶曹的重點工作之一。

  這批移民,實際是編制四百人的“開拓營”和他們的家屬,

  這些人不僅裝備有刀槍弓弩和少量皮甲、大盾,

  出發前,還進行了一個月的集中學習和訓練。

  徐澤的確計劃花上十余年的時間,徹底地消化耽羅國,

  但不代表他會讓移民帶著鮮花和禮物,向土著展現同舟社的善意和“無害”。

  每個文明族群都有其鮮明的特點,耽羅國也一樣。

  這個有著悠久歷史,且長期統一的海島小政權,

  在長達千年的歷史里,除了高麗開國時,王建曾派大軍征討外,

  幾乎沒有遭受外族入侵,也沒有侵略任何外族。

  島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很可能就是一些家族之間的械斗。

  因為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大宋、日本、高麗等國的海商與其交流也不少,

  所以,雖然長期蝸居島上,

  但耽羅人相對開放、包容,并不是野蠻不開化的野人。

  相較于海東郡原住民,

  耽羅島土著更加溫和,是個“愛好和平”的族群。

  而且,耽羅島面積足夠大,養育數萬本地土著外,再增加一兩萬移民也沒問題。

  因此,少量的移民,是可以與耽羅島土著和諧相處的。

  但所有人類文明的發展軌跡都差不多——

  有水有礦有牛羊的好地方,都會被優先開發。

  隨著移民逐漸增加,移民和土著的定居點必然會交織在一起,

  不可避免的會出現爭水、爭地、爭資源等矛盾。

  徐澤當然不會等到那一天才想辦法,

  他交給首批移民的任務,除了開荒種田外,

  還有向土著傳播先進生產技術和勞動工具,并“輸送”新奇生活用品的使命。

  從這點意義上講,

  同舟社的確帶著希望,為了“和平與發展”而來的。

  但是,隨著耽羅生產技術的跨越式發展,以及生活方式的急速改變,

  其內部將會出現各種矛盾和沖突,

  耽羅穩定了千年的社會結構將在新的矛盾沖突中逐步瓦解。

  為防止個別耽羅“智者”能夠看清真相,主動轉移矛盾,把沖突引向同舟社。

  移民就必須從一開始便展示不懼打仗的實力,震懾這些人不要胡思亂想。

  給“開拓營”進行武裝,恰恰是為了不打仗,或者最多打幾場小仗。

  精準把握此間的政策尺度,很考驗施政者的水平。

  正在耽羅島筑城的李俊有這個能力,但獨立營馬上就要被高麗“招安”,并移鎮勿良郡了。

  而且,暫時代理吏曹業務的趙遹也不贊成使用李俊,

  理由是要么統軍,要么治民,

  想要兼顧,很容易出紕漏,搞不好兩頭都落不到好。

  徐澤知道趙遹沒講實話,他是擔心這個當過“國主”的人會尾大不掉。

  徐澤其實不怎么擔心,

  經過幾年的連續敲打,李俊長進了不少,

  應該很清楚自己的底線,不會再做蠢事了。

  就算其人犯蠢也不怕,

  盡管海軍中曾與李俊關系密切的將領不少,

  但同舟社軍隊各部之間交流很多,

  還有監曹和憲曹共同監督,就連新兵招募和訓練都有兵曹統籌,

  不可能再出現五代之時的“牙兵”現象,沒有人能將隊伍單獨拉走。

  徐澤確定的“瀛州令”是鄭實。

  鄭實是壽張縣料糧押司鄭成的長子,

  四年前,

  徐澤建港之罘灣后,又開拓海東郡,手下人才嚴重不足,

  曾要求鄭成幫忙網羅熟悉編戶厘田、征糧收稅的底層管理人才,

  鄭成便將自己的長子鄭實、章元的長子章端等人,送給徐澤使喚。

  經過幾年的鍛煉,這幫青年都有了明顯的成長,

  共建會的正常運作,海東的快速發展皆有他們的一份力。

  對這些愿干事,有闖勁的年輕人,徐澤當然不吝賞拔。

  章端已經就任籬州尉,鄭實再出任瀛州令,

  兩個很簡單的人事任命,但在同舟社治下的影響極大。

  小吏或小吏子弟出身的人,年紀輕輕就走上了縣尉、縣丞,

  甚至縣令的“高位”。

  這種不經都堂熬資歷,就能實現階層跨越的好事,

  在大宋是不可想象的,一旦公開,對人心的震撼效果可想而知。

  同舟社現在僅有趙遹、宗澤兩個正牌“文官”,

  宗澤這個“科場孫山”還在試用考察期,很多機密暫時都沒讓他接觸。

  趙遹不得不在很多事上,站在傳統文官的角度思考利弊。

  對鄭實、章端等人的任用,趙遹就持謹慎意見,

  提醒徐澤,此舉只能應急,不可作為常策,

  否則,恐不利于同舟社日后收攬士人之心。

  這一點,徐澤當然清楚。

  就好比后世,某個行業的準入門檻是985博士,

  你卻非要另行一套,公開使用藍翔技校生,

  不僅拉低了你的企業形象,還打了所有從業者的臉。

  除非你能用遠超同行的業績,證明你的選擇沒問題,

  不然的話,不管是應聘者,還是合作方,

  都不可能把你和同行擺上同等地位看待。

  但以同舟社目前的“聲望”,吸引精英人才來投是想也別想,

  總不能沒有“合適”的人選就不做事了?

  再一個,大宋胥吏上升通道堵塞問題極為嚴重,已經到了不疏不行的時候。

  不解決這問題,即使自己取得了天下,

  若干年后,治下還會出現無數個“宋江”。

  堂堂穿越者建立的政權,豈能延續這條老路?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