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罪孽深重

  聽到空慧大師這么說,陳夫人嚇得花容失色,少年小廝和旁邊的侍女捂口驚呼。

  “怎么會,老爺平日里樂善好施,每逢災年,還會施粥百姓,也是官府有名的紳士代表,怎么會罪孽深重呢?”

  宗海和宗法齊念佛號,空慧嘆了口氣,“天理循環,因果報應,陳昂施主前世乃是惡人,罪孽深重,所以今世報應就來了,只是失魂癥,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老爺前世是惡人?”陳夫人六神無主,從來沒聽過這種說法,一時間無法接受。

  “因果報應,屢應不爽,貧僧想,應該是陳昂施主前半生多行善事,所以如今這個模樣,已經算是償還了前世小部分罪孽。”

  空慧將因果循環,前世今世的理論詳細講解一番,說的房間內的陳夫人和一眾下人深信不疑。

  “那,老爺就醒不過來了嗎?”

  陳夫人臉色蒼白,不由得慟哭起來。

  “陳夫人莫要啼哭,我師父必定不會見死不救。”宗海靠近陳夫人好言相勸。

  陳夫人止住了啼哭,立馬對著空慧跪拜,“請大師救救我家老爺。”

  空慧嘆了一聲,“我佛家講究緣分,若是無緣,我也不會進入你家門,但是有緣無份的事情,也經常發生。”

  陳夫人聽到這里,已經六神無主,急忙問道,“大師,只要能救老爺,我愿意什么都做。”

  宗海和宗法聽到這里,互相看了看對方,眼神里似乎有些笑意。

  “陳夫人,盡然如此,那就要看你是否誠心,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禮佛之心赤誠,自然有緣有份。

  請先騰出一間房間來,設置佛堂,我們師徒三人每日自當為陳施主祈福念經,如此七七四十九日之后,自可見分曉。

  期間,陳夫人作為陳昂施主親近之人,也應當素齋凈身,每日和我等禮佛念經,共同為陳施主洗去前塵罪孽,如此雙管齊下,方可見效。”

  陳夫人聽完后,下定了決心,吩咐下人,立馬按照空慧大師的安排去做。

  李子淳聽完之后,正要怒斥三僧,被周隱提前制止。

  “陳夫人,敢問陳昂施主七天前去了哪里,見了誰?”

  周隱剛才看到了宗海和宗法的眼神交換,知道此時必定有內情,沒有那么簡單。

  聽到周隱的話,陳夫人還沒來的及說話,宗海就跳了出來:

  “阿彌陀佛,陳夫人,這期間,還請夫人不要讓閑雜人等隨意進出府內,以免影響了法事,后果難以預料。”

  陳夫人立馬看向空慧,只見空慧大師閉目,好像沒有聽見剛才宗海說了什么。

  “兩位道長,這邊請。”陳夫人看了眼李子淳和周隱,請二人先出來。

  三個僧人和幾個侍女仍舊呆在陳昂房間里。

  陳夫人帶著少年奴仆,帶著李子淳和周隱走到了院子里。

  “老道長,我家老爺這失魂癥可有救?”陳夫人見剛才李子淳不說話,以為李子淳是覺得當著僧人的面不方便講話。

  李子淳只是覺得僧人的說法太不靠譜,但是陳昂的癥狀本身,李子淳也沒有頭緒。

  周隱自然不會讓自己師父尷尬,同時,調查這個失魂癥,也能讓自己更加了解這個世界。

  “陳夫人,此事沒有那么簡單,我們道家講究實事求是,當世業,當世報,前世今生,已然是兩人,豈有前世罪孽,今世受罪的道理。”

  陳夫人聽到后,搖了搖頭,“那小道長,可有辦法?”

  “陳夫人,凡事皆有跡可循,所以,我才問當天陳員外去了哪里,見了誰?”

  少年小廝這個時候出聲道,“老爺那天一大早就帶我們幾個仆人,去巡視了下城外的田莊,然后去了趟城隍廟,拜了拜城隍老爺,就回來了。”

  “那天陳員外有見誰嗎?”周隱繼續問道。

  “到沒有,我們都一直陪伴著老爺,沒見過其他人。”

  “你們一直陪在你們老爺身旁嗎?”

  少年小廝想了一會,“除了上廁所,就是去城隍廟的時候,是老爺一個人去上香的。”

  周隱想了想,對著陳夫人說道,“陳夫人,讓這位小哥帶我們去城隍廟走一遭吧。那三個僧人,還請夫人多加注意。”

  陳夫人聽到后一愣,點了點頭,屈膝行禮,“多謝兩位道長,陳泰,你就陪兩位道長走一趟。”

  原來這少年奴仆叫做陳泰。

  ~~~

  “你這小道士看起來這么小,力氣卻挺大。”陳泰對于周隱心里有些許尊敬,畢竟看起來是個小不點,力氣卻大的驚人。

  “呵呵,年輕人,記得人不可貌相,以后記得懂禮貌。”周隱不介意教導這些少年郎一些人生的經驗。

  李子淳則是摸著胡須,一言不發,全由周隱發揮。

  自己則完美的扮演了一副有道高人角色。

  陳泰帶著師徒二人穿越街道,來到了城隍廟前。

  這座城隍廟占地比東岳大帝廟要大上許多,香火也旺盛許多,民眾進進出出的大門上,刻著一副對聯:

禍福分明此地難通線索善惡立判須知天道無私  大門前,有兩個石頭雕刻的獅子,模樣頗有些威武。

  “陳泰,你家老爺經常會來城隍廟嗎?”

  “一個月總會來幾次,不過,縣城里的人,都喜歡來拜城隍老爺。”

  “很靈驗嗎?”

  周隱笑著問了一句。

  “我不知道,但是很多人都來拜,求官求財求子求婚姻的都來這里拜。”

  這城隍爺業務過于繁忙啊。

  進了城隍廟門,周隱感覺周圍的空氣密度有些許的不一樣。

  是靈氣濃度?

  還是香火的氣息?

  城隍廟的大殿前,有一塊石碑,刻著泰安縣城隍爺的事跡。

  原來這泰安縣城隍的名字叫做陳申君,是千年以前的一位當地父母官,愛民如子,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豐功偉績,百姓感念其恩德,年年主動祭祀,陳申君也被后世封為泰安伯,后來,也就演化成了當地城隍爺。

  “泰安伯陳申君?”

  周隱試著念了出來。

  頓時眼前一晃!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