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五十二章 三國群豪

  武吉周身青光泛起,太清真言脫口而出,與這佛家之言相互抗衡。

  佛道兩家,第一次正面對決,就在這五行山!

  二者相碰,瞬間將這片天地照得亮如白晝。

  “好亮!”

  猴子趕緊閉上眼,他這么近的距離,差點被晃瞎了火眼金睛。

  有的時候眼睛太好,也不是一件好事。

  到了他們這個境界,早已不拘泥于具體的神通形式,而是更執著于理意的較量。

  論道行,釋迦摩尼得道自上古洪荒,千萬年的潛心苦修,武吉就是拍馬也趕不上;

  但就如武吉所說,他只是為了氣運而入的佛教,心中未必就真的認同。

  言行不一,是為偽。

  所以,武吉說他是偽佛。

  再叫上西方本就是旁門,而武吉的太清大道才是根正苗紅的道門正法,因此武吉又在這里扳回了一城。

  二者相抗,竟然不相上下。

  “哼。”

  釋迦摩尼落下法身,身后一道青光閃現,須臾之間長出一顆菩提大樹。

  他自己坐在樹下,身側現出萬千佛陀、菩薩、羅漢等,只聽他將佛家大道娓娓道來。

  昔日釋迦摩尼在菩提樹下悟道,他今日要重現的就是當初的盛景。

  佛陀菩薩聽得如癡如醉,他們越是投入,釋迦摩尼身后的功德光環便越是龐大;

  五行山周遭的一干生靈同樣也被他佛法所吸引,于是撲著兔子的狼和被咬住喉嚨的兔子同時停下了搏斗,紛紛詭異地前掌合十,跪地聽講;半空中的飛鳥,水中的游魚,也都停止了行動,紛紛俯沖而來、跳上了岸,都要朝著釋迦摩尼進發。

  “佛法無邊,普度眾生!”

  “眾生自有法,何須你來度?”

  武吉一聲大喝,瞬間破去釋迦摩尼的陣陣梵音,被佛經所吸引的眾生也都迅速地蘇醒了過來,于是狼搏兔、鳥飛魚翔,再度恢復了自然。

  道法自然。

  “眾生皆有法,眾生皆有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何必求諸神佛?”

  武吉就在釋迦摩尼面前席地而坐,手中參天仙杖飛到身后,也生成了一顆大樹。

  乙木仙杏!

  釋迦摩尼有些意外,這株根腳能跟七寶妙樹相提并論的先天靈根,怎么會到了武吉的手里?

  “羨慕吧,我這可是真的。”

  武吉笑道,言語之中顯然是在嘲諷釋迦摩尼身后那幻化出來的菩提樹。

  釋迦摩尼拂袖,不與他做口舌之辯。

  “道可道……”

  釋迦摩尼講經,武吉也講經。

  但他這經不需要幻化什么佛陀信眾,也不強求能眾生都懂。

  只對著這長空白云,綠水青山,懂得自然能懂,不懂即是無緣。

  釋迦摩尼是按著眾生的頭,磕在地上聽他講;而武吉則是不求全,只求緣,自然豁達,天地大同。

  如此心胸,便是道門正法跟西方之法的區別。

  釋迦摩尼手里暗暗震顫,處處被武吉這小輩壓了一頭,心中正是滿腔怒火,于是兩人便在此處坐地講經,日夜不休。

  這中間倒是便宜了孫猴子,他一會兒這邊聽聽,一會兒那邊聽聽,佛道兩家的好處全讓他占了去,而且還是兩位教主級別的人物親自講道,自然妙法無窮。

  孫猴子乃是混世四猴的靈明石猴,生性心思通透聰明伶俐,悟道極快,如此同時佛道雙修放在別人身上非得別扭死,一個不小心便是道心不穩走火入魔,但他卻一點都沒有這個顧慮,反倒是聽得直樂呵。

  兩位準圣遙相對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知不覺之間竟然已經過了數年。

  關鍵時刻,四海龍王使出龍族神通,瞬間便喚醒了關羽的青龍老祖之魂。

  青龍老祖記起前世今生,一時之間法力境界盡數恢復,瞬間便展出了伏魔帝君關羽善尸,成就了準圣境界。

  三大士見事不可為,而且對方又多了準圣高手,因此只得長嘆一聲,告辭離去。

  非但如此,人間的戰亂紛爭也逐漸結束,三國鼎立的局面再度合二為一,成就新的大一統王朝。

  但此次亂世也造就了無數的人間英豪,除去青龍老祖轉世的關云長,以及摩太子轉世的趙子龍,其余全都是人族自行誕生的豪杰,這一股不小的力量也讓各方勢力虎視眈眈。

  西方想要渡化這些英靈為羅漢,闡教也想將其收為護法神,而陰間也想將這些人任命為陰帥。

  正當各方爭執不休之時,忽然自天空之中灑下一道光芒,將這些個人族英靈盡數收了回去。

  “是誰!竟然如此蠻橫!”

  東極青華大帝太乙救苦天尊對這突然插手之人十分不滿,當即拔下頭上的發簪,在地上輕輕一畫,立刻劃破人間與地獄的隔閡,露出其中猩紅色的血湖蓮池。m.138txt

  血湖之中鮮紅色的液體并非是湖水,而是無數惡鬼的冤孽;湖面上盛開的也并非是蓮花,而是來自地獄的業火。

  冤孽纏身,身消道毀;

  業火焚身,心神不存。

  太乙真人的這一片血湖可謂邪性之極,尋常人沾上一點便萬劫不復,這回他竟然毫不留情的便將這片血湖祭出,只好不顧后果,顯然也是一時氣急。

  “阿彌陀佛!這些英靈與我西方有緣,還請施主留下吧!”

  地藏王菩薩將手中錫杖往地上輕輕一點,荒蕪的地面上立刻金光燦燦,變化出一片佛家樂土,其中坐滿了大小和尚,齊聲誦經想要強行渡化回那些人族英靈。

  地藏王菩薩是釋迦摩尼的愛徒,雖然得道較晚,但卻佛性極高,以羅漢之身便敢只身入地府,為西方在地府打下一片凈土,從而自己也憑借這份功德成就菩薩果位,甚至還隱隱有沖擊佛陀果位的趨勢。

  這位菩薩可謂是天縱奇才,前途無量。

  這也是釋迦摩尼提前留下的布置,要他來渡化這些英靈。

  太乙救苦天尊和地藏王菩薩分別代表兩教在陰間的勢力,暗中早已較量過多次,對彼此知根知底。

  但誰知道今天居然會難得的站在了同一條戰線上,向那不知名的天庭之光發出攻勢!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