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秦楚風云人物》項梁

  項梁死了,按照計劃,是要寫一點蓋棺論定的總結的。不過最近一直比較忙,而且我本人對項梁一直沒什么好印象,所以才拖到現在,簡單的說幾句。

一,項梁的家世  項梁是貴族,這一點沒有什么好疑問的。項家世代為楚將,項燕更是名氣超響,項梁作為他的幼子(也許是最后一個在世的兒子),他繼承了項燕留下來的名聲,在當時的起義大潮中可謂是得天獨厚。他以八千人渡江,本來是想和陳嬰聯合的,可是擁兵兩萬的陳嬰主動“以兵屬梁”,可謂是喜出望外;隨后剛剛和呂臣合作擊敗秦軍的英布、蒲將軍一聽說項梁過江了,也都歸屬了項梁,項梁的實力一下子暴漲到六七萬人,項家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這是項梁的資本,是書中的主角共尉不敢望其項背的,就連陳勝也只能眼紅而已。

二,項梁的能力  項梁的資本當然不僅于此,他還有另一項,較強的用兵能力。

  在當時的情況下,能夠接受教育,甚至于能夠學習兵法,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私塾之類的機構也許有,但是知識的獲得,特別是象兵法這樣的專門知識的傳承,世家子弟還是有很大的先天優勢的。(由此也可見,韓信能成為當時首屈一指的兵法大家,要么是有高人傳授,要么他實在就是個天才。)而項梁顯然也不是個笨人,他年輕的時候,也許曾經跟著項燕上過戰場,經歷過實戰,接受過項燕的親炙,不是周文那種視日者只用眼睛看看所能比擬。而且他一直堅持學以致用,就是在吳縣逃亡的時候,也不忘記操練,“陰以兵法勒賓客及子弟”,項梁的用兵水平,可見一斑,其后在東阿大敗山關以來從未一敗的章邯,也是他實力的體現。

  項梁不僅自己用兵能力過人,而且手下也聚集了一般能打仗的人,他的實力,在當時的楚國,甚至是當時的山東,都是傲視群雄的,在這種情況下,他不肯依附于陳勝,也就可以理解了。這世上只有大魚吃小魚的,哪有大魚主動送過去讓小魚吃的。

三,項梁的對陳勝和懷王的態度  先看一下時間。

  1,元年七月,陳勝起義。

  2,九月,劉邦在沛,項梁在會稽起兵,田儋起兵于齊。

  3,二年十月,章邯在戲擊敗周文,兩月后在曹陽,周文兵敗身死。

  4,十二月,陳勝死于下城父,起義陷入第一個低潮。

  5,六月,項梁接受范增建議,立熊心為楚懷王,項梁自立為武信君。

  6,七月,項梁破章邯于東阿。

  7,八月,章邯大破項梁于定陶城下,項梁死。起義陷入第二個低潮。

  關于項梁過江的時間,沒有準確的說法,書上說是“召平聞陳王敗,章邯且至,乃渡江。”也就是說,項梁過江在陳勝死之后,但是當時陳勝死訊并沒有傳到廣陵,而且章邯還沒到,應該相隔時間不長,大概應該在一二月左右。但是也有一個疑問,項梁在攻擊景駒的時候,就說過:“陳王先首事,戰不利,未聞所在。”然后又說“項梁知陳王定死,召諸別將會薛計事。”好象是說一直到了五月份,項梁才得到準確的消息,說陳勝已經死了。

  但是從路程上算,項梁過江在二三月之間,應該是比較可信的。

  那么對項梁的行軍路線分析一下,就可以知道他對陳勝的態度了。

  1,過江,聯合陳嬰,當在東陽附近。

  2,軍下邳。

  3,擊秦嘉彭城東,追之胡陵。

  4,入薛。

  他的路線,一直在東海郡和泗水郡的東北部,離陳勝的張楚國都陳縣很遠,讓人感覺他是在故意避開陳縣,繞了個大圈,從東部向北,到達薛郡后才開始與秦軍接觸。他接受了召平以陳王命授予的上柱國之職,但是大概心里從來也沒有準備聽從陳勝的命令,更沒有去救援陳勝的打算。對他來說,接受這個任命,大概只是可有可無的雞肋。

  吞并了秦嘉軍,借秦軍之刀殺了余樊君與朱雞石,又得到了陳勝“定死”的消息,項梁在薛召集諸將議事,這個時候他議事的主要目的當然是找一個人出來主事,但是他的初始想法沒人知道,只知道結果——因為范增的意見,放羊老頭熊心成了楚懷王。這個結果,大概是項梁沒有預料到的。

  熊心與陳勝相比,根正苗紅,號召力不可同日而語。項梁對陳勝可以不屑一顧,但是對熊心,他不敢掉以輕心,在不好明言反對的情況下,他立熊心為楚懷王,但是卻把他放在盱眙,又以陳嬰為上柱國,封五縣,以高官厚爵換取了陳嬰手中的人馬,同時自立為武信君(這個武信君的稱號沒查出來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武臣要自立為武信君,項梁又自立為武信君,搞不懂是什么原因),獨攬大權。把放羊老頭熊心當成了擺設。

  項梁立了楚懷王,不管他的心里是不是有些后悔,但是當時的情形是不錯的,在項梁的帶領下,楚軍與齊軍一起援魏,雖然項佗和田儋在臨濟被章邯夜襲大敗,但是項梁隨后就重創了章邯,打得章邯一路敗逃,然后龜縮在濮陽不敢動,兵力損失不小。項羽、劉季多處征戰,所獲頗多,一掃陳勝兵敗后的頹勢。

四,意外的結局  不過,項梁的好戲就到此為止,他犯了一個后來章邯同樣也犯了的錯誤——沒有趁勝拿下章邯,反而給了他喘息的機會。也許是章邯守得嚴密,項梁一時半刻攻不下,也許是項梁大意了,覺得所向披靡的章邯不過如此,反正他沒有圍困章邯,反過頭來攻打定陶。

  定陶是個大城,項梁在定陶城下久攻不下,被緩過氣過來的章邯再一次上演了夜襲的好戲,一戰身亡。他和陳勝一樣,象一顆流星,從秦末的天空一劃而過。項梁的戰敗,對剛剛緩過氣來的楚國的打擊是相當大的,“士卒恐”,正在攻打陳留的項羽和劉季因此引軍向東,而傀儡熊心趁著這個人心不穩的大好機會,卻出人意料的移駕彭城,一舉奪了呂臣、項羽、劉季待人的兵權,“自將之”。

  當時項家的反應,現在不可得而知,只知道熊心一系列的動作,都是針對項羽的,在安排入關的人選時,最主動的項羽被排除在外,只是擔任了援趙的次將,位居宋義之下,而根本沒有什么實力的劉季,卻被推到到了前頭,擔任從武關入秦的主力。

  如果不是項羽的強悍,恐怕項家的光榮,也就到此為止。如果懷王不是誤用了宋義這個書生,秦末的歷史可能又是另外一種情況。

  然后就項梁這個人來說,他已經失敗了,在大好形勢下失敗了,原因很簡單,只是一個驕傲。但是我總覺得,說項梁驕傲,就象是說關羽驕傲一樣,可能另外有不為人知的原因。因為當時的情況,并不容得項梁驕傲。章邯雖然大敗,但是卻堅守著濮陽,河北的長城軍團圍住了邯鄲,韓國還沒有復國,魏國都城臨濟剛剛被秦軍占領,齊國內亂不止,秦軍的形勢依然很強勁,以項梁的眼力,他怎么會驕傲?

  難道是因為潛伏了十幾年,終于一朝得志,心里那份過早抑制的張狂突然暴發起來了?

  說不清。反正他就這么死了,死得很窩囊,以他的能力,本當走得更遠的。

五,項梁的性格  項梁是個不安份的人,從他年輕的時候殺人逃亡,到以兵法調教手下人和子弟,以及用近似于黑社會的手段暗中召集力量,都顯示了他是個不安份的人。在他的心里,恐怕報家仇要比報國恨迫切得多。

  項梁又是個老練的政客,他看不上陳勝,但是卻接受了陳勝的任命,還借著陳勝的由頭擊殺了景駒、秦嘉,又借著秦軍的刀,斬殺了余樊君和朱雞石。在輿論不利的情況下,也能壓制心里的想法,立楚懷王為主,并且借著這個機會獨攬大權。他總是能在不利之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為自己爭取到最多的利益。楚懷王資助了千余人給魏豹,讓他復了國,但是項佗卻成了魏相,這恐怕楚懷王也覺得很憋屈的事,也是項梁的神來之筆。

  比起項羽的火爆來,項梁要陰險得多,也更有城府。如果項梁沒死,范增也許會有更多的展現機會,不至于落得一個疽發而死的下場。有項梁和范增這兩個老奸巨猾的家伙聯手,天下的形勢還真的難說。我一直在想,如果項梁入了關,他會怎么對待楚懷王這個傀儡呢?以他的性格,大概不會象項羽那么簡單粗暴,但是楚懷王不會有什么好下場,也基本上板上釘釘的。

六,其他  最后說說我為什么對項梁印象不好。

  其實說起來也簡單,就是因為看到那幾個字:“知陳王定死”,我覺得項梁是個虛偽的家伙,太擅長作戲。其實,如果去除這個很主觀的印象,從項梁的角度來說,他似乎也只能如此,以他的家世,難道給陳勝做下屬去?陳勝的所作所為,已經表明了他不是一個能夠雄霸天下的英主。項梁如果不想背上背主自立的惡名,他也只有盡量避免與陳勝接觸。只不過他沒有想到,陳勝固然不得人心,但是他同樣也不夠份量,項家雖然名頭響,可是依然不如一個放羊的王孫。

  這就是當時的背景,陳勝、共尉遇到的問題,項梁同時也難以避免。

  人人都知道陰險的人更有可能成功,可是這并不妨礙我們討厭陰險的人,正如每個人都喜歡和光明磊落和人交往,同時也用不同的方式努力使自己變得陰險一樣。

  人,就是這么復雜。

  道德和利益,總是背道而馳。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