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武曌在那女皇的位置上坐滿五年的時候,她覺得她也是該留下一部她武姓的國書了。
畢竟古往今來,有哪個女人能像她這樣,坐在這把只有男人才能坐的龍椅上?
所以她應該給后世留下一部她武周的歷史,當然她不能指望那些仍然對她懷有偏見的大臣,更不能指望她的兒子李旦。
而唯一能挑起監修國書這副重擔的,恐怕也只有他們武氏的子孫了,而武氏子孫中,或許也只有那個粗通文史的武三思了。
于是女皇修撰國史的浩瀚工程就這樣在武三思的監督下開始了,女皇雖然對她這個侄子十分信任,但對他在文史方面的造詣卻難免有所懷疑。
國史對她來說是很重要的,她當然不能把自己的歷史當做兒戲,所以一方面她讓三思廣招天下文人雅士,另一方面她又把婉兒委派了過去,讓婉兒替她監督過問這件事。
她仍舊信任婉兒,她之所以選擇婉兒,很大的程度上是因為婉兒在十五歲進宮之后,就一直侍奉在她的身邊。
在這整個王朝,在這滿朝的大臣和皇親國戚之中,怕是唯有婉兒才是最熟悉也最了解她的人,婉兒和她形影不離,目睹并且參與了她所做出的所有重大的決定。
可以說,婉兒就是一部活著的國史,所以武曌才會想著派婉兒去幫助武三思。
至于婉兒和武三思之間曾經發生過的那些不愉快,那種生死之間的較量,女皇是不會費心去考慮的,她也不會去在意。
因為在武曌看來,他們二人都是她信任的人,她是不會允許她陣線中的人彼此仇視和爭斗的,并且對他們而言,最重要的已經不再是他們之間的恩怨,而是她的那最偉大的國史。
此時的婉兒已經年過三十,但她卻仍然保持著自己十七歲時的模樣,只是頭頂難免多出了不少白發。
常年在宮中高位,已經讓她養出了一種雍容華貴的固有氣質,再加上額頭上那讓無數宮女們爭相競仿的梅花妝,更是讓她放射著一種獨有的深邃的無窮內涵。
當武三思看到婉兒的時候,整個人為之一震。
盡管這時候的他早已不是幾年前陷害婉兒的那個他,現在的他雖然已經學會了頤指氣使,飛揚跋扈,甚至于不把女皇以下的任何人放在眼里。
但當婉兒仿佛從天而降地出現在他面前時,他還是頓時緊張了起來,他甚至很怕,滿臉滿手都是汗水。
他顯得很可憐,牙齒都在微微地顫抖著,他甚至沒有抬頭去看婉兒的容貌。
對他而言,婉兒就是一重陰影,這重陰影隨著時間已經不知不覺占據了他很大的內心;他害怕婉兒,他甚至不敢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婉兒會如此和他朝夕相處。
他也不知道婉兒還會不會像以前那樣蔑視他,這才是武三思最害怕的,盡管婉兒只是女皇身邊的一個奴婢,但就是這個奴婢反而讓武三思時時感覺到他自己才是最卑微的。
武三思心里這樣想著,但是他卻非常蠻橫地將他面前的婉兒冷落到一旁,他故意不理睬婉兒,徑自做著他自己的事,這其實是他在拼命掩飾著他復雜的內心和他的自卑,他非常拙劣地想給婉兒一個下馬威。
武三思的心里所想,自然逃不過江曉和婉兒的眼睛。
于是婉兒上前一步,主動出擊,她走到武三思的面前,平靜地對看上去驕橫無理的武三思開口道。
“武大人,這不是你我之間的事,而是圣上的事,我們師為了圣上的事才重新走到一起的,圣上要求我們齊力修好國書,你我怎么能為了個人的恩怨,而耽誤了圣上的偉業?”
武三思猝不及防,他沒想到婉兒一上來就會對他說這些話,就好像是他不能幫助女皇修注國書那樣。
“圣上說要我們摒棄前嫌,武大人愿意嗎?”婉兒緊接著問道。
武三思又被打了一個暴擊,他沒想到婉兒竟然會如此直接,直奔那個他本來很費躊躇的主題,婉兒終究是婉兒,一個讓他不得不服的女人。
但他仍然很惶惑,他不知道該怎么回答這個有些咄咄逼人的女人,準確地說他現在什么都不知道,因為一切的主動權似乎都握在了婉兒的手里,他在拼命調動能制服這個女人的智慧,雖然他知道那根本不可能……
就在武三思舉棋不定的時刻,婉兒第三次開口了,她平靜地說道。
“盡管我額上的疤痕時刻都在提醒著我,但我想我們畢竟都是圣上信任的人,所以我們為什么不能修好那破碎的籬笆呢?
在婉兒心中,重來都是只有圣上的,武大人不也是如此嗎?那么我們又何苦要勢不兩立?何況國書的修撰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工程,是需要我們合力才能做好的。
婉兒為了圣上愿意配合武大人工作,也希望武大人能接受婉兒。”
一手硬,一手軟,一個簡簡單單的起承轉合,就把武三思所營造的那種緊張氣氛給徹底緩和了,這就是她的手段。
所以武三思不再惶惑,他甚至還覺得婉兒是親切的、和善的、坦誠的,是樂于和他合作的,甚至是可以與之親近的。
就這樣,武三思就被輕而易舉地掌握在了婉兒的手中,這是連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就是這么短短的幾句話,就是那種忽然嚴厲又忽然柔和的語氣,武三思便如甕中之鱉,落入了詭計多端的婉兒的網中。
這是婉兒刻意為之,她需要利用這個野心勃勃卻又愚不可及的男人,而利用的前提,就是把他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這個看起來很難的前提,進行得卻是如此地順利,順利到甚至連婉兒自己都有些意外。
當然,這還只是開了個頭,婉兒要做的事還有很多,她還要讓這種掌控,變成武三思生命中的一種常態,讓他從此以后,都再無法脫離她的掌控,直到他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