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八章 落下帷幕

  在蜀地,江曉意外和耶律休哥見了一面,短短的一面,不到一個時辰,兩人僅僅是互相詢問了一下對方這幾年的情況,便又再次分道揚鑣。

  沒有過多的挽留,畢竟一個是遼國,一個是后周,或許兩人心里都隱隱清楚,他們下一次的見面會是在什么時間的什么地方了……

  半年后。

  此時的淮南戰場上,后周軍隊已經將壽州城圍困了將近十五個月,可即使是圍了這么久,壽州城也仍然在那堅挺著。

  雖然如此,劉仁贍也堅守也差不多快到了最后的時刻,除了兵力消耗殆盡以外,城里的糧食也差不多快吃完了。

  在這艱苦地等待中,李璟又再次派出了一支援軍北上救援,兵力達到了空前的五萬人。

  這支援軍就在壽州城外幾公里處的山上扎了營,像串珠子一樣地連續排列了十幾個營寨,氣勢很強大,一到晚上便燈火通明幾十里,大有要一舉解圍壽州,擊退后周的氣勢。

  仗打了這么久,李璟的運氣算是不錯了,最為關鍵的壽州有名將劉仁贍駐守,硬是扛了柴榮一年多的時間,要是換別人早就跪了。

  但是,也差不多了。

  南唐援軍氣勢洶洶,為了穩固軍心,震懾南唐,柴榮再一次宣布御駕親征,趙匡隨行。

  兩個月后,柴榮抵達壽州城外。

  劉仁贍堅守不出,就是寄希望于南唐的這支援軍,李璟也同樣對這支足足有五萬人的援軍寄予厚望,滿懷期待地將他們交給了李景達。

  沒錯,就是那個半年前被趙匡狠狠蹂.躪了一頓的李景達。

  或許是之前被趙匡欺負得太狠了,李老哥這次心里很是忐忑,雖然手里拿著五萬人,卻遲遲不肯發起攻擊。

  可做為援軍,既然來了,也不能一直就在這蹲著,總得做點什么。

  于是李景達就開始修甬道,就是兩旁有遮蔽物的通道,專門為了向壽州城里輸送糧食。

  這個想法很有創意,但一來壽州的守軍已經快餓趴下了,他們能不能等到你修好都還是兩說,二來后周也不可能就任由著你在那搞地下建筑。

  果然,在后周軍隊的不斷襲擊下,這甬道終究是沒修成,劉仁贍見李老哥這么不靠譜,便提議率軍出城決戰,請他配合一下。

  結果提議到了李老哥那里,被他拒絕了。

  李景達的愚蠢,讓南唐失去了最后翻盤的機會。

  糧食的斷絕,使饑餓成為了壽州城最大的敵人,劉仁贍也因為憂憤過度一病不起,勝利的天平逐漸向后周傾斜。

  在兩軍相持的過程中,李景達部下的一名將領因為內訌而叛降,不但向后周獻出了營寨,還帶走了一萬多人的軍隊。

  柴榮抓住機會,命令趙匡率領殿前諸軍立即發動突襲。

  趙匡勢如破竹,一路橫掃,將壽州城外的十多座營寨一一拔起,南唐援軍倉惶沿淮水東逃,后周軍隊則兵分三路:水軍沿淮水追擊,柴榮率一軍從淮水北岸追擊,趙匡率一軍從淮水南岸追擊。

  三路軍隊聯合追擊了兩百多里,追得南唐軍隊“上岸無路,下水無門”,這一戰,殲滅人數接近四萬人,壽州城外的南唐軍隊被徹底肅清。

  劉仁贍聽聞最后一支援軍潰敗,徹底病倒,昏迷不醒。

  幾日后,堅守了近十七個月的壽州城終于陷落。

  隨后,劉仁贍病死。

  盡管后周和南唐在淮南戰場打得水深火熱,但在聽到劉仁贍的死訊后,雙方都做出了相同的反應。

  李璟追贈太師,柴榮追封彭城郡王,并因此退兵。

  對于有節氣有能力的人,無論敵我都會敬重。

  對南唐而言,擁有劉仁贍是它最大的幸運,但不幸的是,它只有一個劉仁贍。

  半年后,柴榮再次宣布親征,對南唐發起第三次進攻。

  趙匡沿著淮河乘勝追擊,一路拿下沿河諸寨,泗州望風而降。

  擊破泗州,后周又用了老方法,三路大軍并進,柴榮水軍走淮水北岸,趙匡率軍走南岸,其余諸將乘戰船沿淮水東下。

  大軍氣勢如虹,且戰且行,一直到楚州城下,趙匡一馬當先,親自率眾攻城,攻克楚州。

  兩個月后,柴榮南下至長江口,命令趙匡率領戰船駛入長江,攻擊南唐水軍,一直追到長江南岸,焚燒唐軍營寨后大勝而歸。

  至此,南唐長江北岸全面失守,后周軍隊開始擺出渡江作戰的態勢。

  唐軍屢戰屢敗的消息不斷傳到李璟那,早已如驚弓之鳥的他不再討價還價,愿意去除帝號,兩國以長江為邊境線,并割讓江北十四州給柴榮。

  這一次,柴榮答應了。

  至此,長達三年的南唐和后周的江北爭奪戰落下帷幕,長江以北全部落入柴榮手中,一舉打破了幾十年來南北勢力均衡的局面。

  后周獲得了大片的土地人口和物資,直接成為了中原各國中絕對的巨無霸,而南方最強的政權南唐,卻失去了近乎一半的領土,一下子變成了小國,被迫摘下了“大唐”的招牌,淪為了后周的附屬。

  毫無疑問,柴榮是這場戰爭的勝利者。

  但,卻不是唯一的勝利者。

  在這三年里,做為柴榮最信任和倚重的將領,趙匡憑借著自己過人的才能,多次在淮南戰場上力挽狂瀾,不僅在后周也在南唐樹立了威名。

  淮南平定以后,趙匡升任殿前都指揮使、加檢校太保、忠武軍節度使。

  對于武將而言,這是一次非同尋常的升遷。

  盡管地位攀升,但趙匡并沒有志得意滿,而是越加小心謹慎,他的幕府吸收各類人才,結識各色人物,幾年的埋頭經營,是趙匡積累了很多別人看不見的力量。

  當初和他結拜的石守信、王審琦等義社十兄弟也因為戰功而升遷,他們充斥在禁軍的各個重要位置,與趙匡關系密切,是他最為倚重的力量。

  而他的親弟弟趙匡義也已經長大成人,來到了他的身邊。

  除此之外,已經成為殿前司一把手的張永德、宰相王溥等朝中大臣都和趙匡關系密切。

  不知不覺間,他的影子已經充斥到了后周的每一個角落。

  ……(、域名(請記住_三<三小》說(網)W、ω、ω.彡、彡、x`¥s.c、oм文)字<更¥新/速¥度最&駃0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