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百零四章 再戰

太祖駕崩,晉王自立為皇。想免費看完整版請百度搜  從繼位以來,趙光義就以比他哥哥更加強勢的姿態存在著。

  在沒有任何遺詔、繼承人問題模糊、舉國上下疑慮的情況下,趙光義以強悍的政治手腕,在不激起任何一絲波瀾的情況下,將帝國拉回正軌。

  隨后,他迅速收回地方權力、鞏固皇權、整頓吏治、規范貨幣、整合市場……

  在一波又一波令人震驚的浪潮之下,南方的漳泉政權首先頂不住這強大的壓力,上表請降。

  太平興國三年,已經六十四歲的陳洪進帶著全體家眷,和漳、泉二州的十四縣、十五萬一千九百八十七戶百姓的戶籍本冊抵達開封,用這些東西向趙光義討要一間養老的房子。

  僅僅幾天之后,南方最后的一個割據政權吳越,同樣上表請降。

  吳越國主錢俶前往開封,用吳越的八十六縣、五十五萬六百零八戶百姓、十一萬五千零三十六名士兵,給自己換來了一頂淮南王的帽子,給兒子們換來了幾個節度使的差使。

  這是太平興國三年,趙光義不費一兵一卒,沒用半字強迫,就讓錢俶和陳洪進主動臣服。

  開封城陷入一片狂歡。

  但是,這還不夠……

  這一切的一切背后,都有著哥哥的影子,這不是屬于他一個人的東西。

  世人會說,這是因為哥哥打下了底子,才有了他如今的收獲。

  他要的,是只屬于他一個人創造出來的!

  太平興國四年正月,趙光義下令征討北漢。

  他沒有采取柴榮或者哥哥那樣純粹的軍事行動,簡單點說就是,他沒有依靠派出軍隊突然襲擊北漢來達到最好的戰術效果,而是先派出使者前往高麗,通告宋朝即將北伐。

  這并不是說高麗十分強大,宋朝需要向它請示什么,而是趙光義在敲山震虎,他真正的目的還是遼國。

  事實證明,遼國人確實坐不住了,遼國皇帝耶律賢立即派遣使者前來詢問理由:為什么要討伐北漢?

  只是詢問……

  只是詢問,而不是警告,似乎遼國已經只敢詢問一個理由了。

  自唐末以來,像當年耶律德光那樣對中原的皇帝大呼小叫的日子,似乎已經過去太久了……

  趙光義的回答極其強勢有力:北漢忤逆,自當向其問罪,若遼國不插手,我們之間的合約依舊,否則,只有一戰!

  多少年來,這是自唐中期以后再沒出現過的,中原皇帝的上位式的話語了。

  遼國使者愕然,然后就默默地回去了。

  因為此時的中原,已經不再是那個能被他們騎在頭上欺壓的中原了。

  從柴榮開始,中原王朝強勢崛起,趙匡接手之后,掃南平北,威震四方。

  然而還沒等這兩人帶給遼國君臣的震撼過去,更加強硬的趙光義接著上場,在哥哥的靈柩前自立為皇,在舉國皆疑的情況下綬服南方,將全國權柄加于己身。

  這些,都讓遼國深深地忌憚著。

  一切的一切都在表明,趙光義似乎是一個絲毫不輸于他哥哥的強者。

  正月,宋軍云集潞州,將領模式不變,張永德為主帥,遙領開封府尹的魏王為副帥,再一次開啟對北漢的征伐。

  嚴格來說,這已經是宋朝第四次對北漢的大規模用兵了。

  第一次的時候,因為遼國人的支援而最終作罷。

  第二次的時候,因為運氣太差最終作罷。

  第三次的時候,因為太祖駕崩最終作罷。

  這個窮苦的小政權似乎有著一種超乎想象的運氣,每一次都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最終得以茍延殘喘下來。

  但趙光義不信,這一次它還能有這么好的運氣。

  最先沖出去的,是宋朝名將李處耘的長子李繼隆。

  所謂虎父無犬子,李繼隆年紀輕輕便踏上戰場,先后參與了平定湖南、后蜀、南唐、以及征伐北漢的各場戰役,年僅三十多歲就已戰功赫赫。

  在這個宋朝開國名將大多年老的時候,他可謂是大宋軍界新一代將領中的頂梁柱。

  這一次,李繼隆率軍急行,一路奔向太原城東北方向一百二十余里處的石嶺關,這里是遼國人援助北漢的必經之路,也是他的目的地。

  在石嶺關下,李繼隆與從另一條路過來的孟玄喆成功會合。

  孟玄喆,秦國公孟昶的兒子,原后蜀皇太子,投降宋朝之后,因為杰出的軍事才能,逐漸在宋軍中獲得了一席之地。

  這一次,他和李繼隆在這會合,目的只有一個:看住門,別讓遼國人下來。

  但是,現在遼國人還沒來,閑著也是閑著,要不先干點其他的?

  兩人一拍即合,聯手就把石嶺關周圍的北漢軍寨掃蕩了一遍,光生擒的俘虜就有一千多個,全部派人送回了南邊的宋軍那里。

  之后,李繼隆和孟玄喆分工合作,由孟玄喆在石嶺關堅守,作為第二道防線。

  而他自己則率軍繼續向北,一路狂飆一百四十多里,到達了胡漢交界處的白馬山。

  在這里,李繼隆終于遇到了他的敵人。

  這一次,遼國人援助北漢的規模空前的大,領軍的人是遼國的南院宰相耶律沙、監軍為遼國冀王耶律敵烈。

  同時還有南院大王耶律斜軫率軍接應,左千牛衛大將軍蕭撻凜負責支援。

  遼國一共三路大軍,層層推進,互為救援,唯恐有失。

  遼國人如此慎重,慎重得甚至是帶了一點恐懼的意味。

  這是因為,這一次宋朝征討北漢的軍隊,同樣也達到了空前絕后的數量。

  先頭的張永德等主攻部隊不算,皇帝趙光義還下詔親征,親自率領十萬中軍北上,同時還征調河南、河中等十幾個州的兵力奔赴太原!

  一時間,整個中原北部的戰云密布,軍事調動空前密集,這個規模,已經遠遠超過了宋太祖征伐南唐時的兵力!

  太平興國四年三月,北漢依然寒苦,宋軍阻擊部隊李繼隆率領三千人,在塞外白馬山上與遼國軍隊野外相遇,兩軍之間,只隔了一條水流湍急的大河。

  對方的數量至少在六萬以上,這里沒有城池、沒有援軍,李繼隆要用這三千人,向野戰稱雄了五十多年的遼國騎兵發起挑戰。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