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45章 第一原理

  “這么快?”陳神有些驚喜地走到一邊。

  “當然快了,你現在可是大紅人,祖國未來的花朵。”倩姨那邊笑著開了個玩笑,“你在哪里,回來辦公室吧,我跟你說一下具體的情況。”

  “我就在旁邊車間。”陳神跟眾人告辭,快步走回隔壁的辦公室。

  王倩已經在等著他了。

  看到他就說道:“恭喜你,你的申請批準了…一點點。”

  王倩伸出兩個手指頭比劃著。

  陳神道:“那是多大的一點?不會又是一千萬吧?”

  王倩笑了笑,伸出了一根手指頭:“這次是一個億的起步經費,跟之前的條件一樣,等經費不夠了,我再給你申請,你不用操心錢的事情。”

  “另外,恭喜你打破了國內申領億元經費的最小年齡紀錄。”

  聽到她這話,陳神都忍不住翻了個白眼:“這是開創記錄吧?在我之前難道還有人在我這個年齡申請過這么高的經費?”

  “哈哈,據我所知是沒有的。”

  “除了經費呢?”

  “如果你需要進行實驗的話,可以為你提供合適的實驗對象,同時你需要什么人協助,只要不是院士級別的,都可以盡管提,其他的要求也可以酌情考慮。”

  王倩看著陳神,實在好奇這小子究竟是弄出了一個什么樣的項目,她現在居然連項目概況都不能知道。

  要知道上次那個離子電池都不需要對她保密到這個地步。

  不過她也是熟讀保密條例,知道好奇是人的天性,可是受好奇心支配瞎打聽,那就是在給自己挖坑。

  陳神點頭,對于這個條件還算是滿意,他還真有一點其他的要求。

  “我覺得現在的我需要一個專門的研究所了,現在學校已經不能滿足我的實驗需求了,機甲無法在校內進行戶外實驗,下一個項目在學校里面也不好開展。”

  王倩道:“上面也有這個想法,正打算讓你挪一個窩,甚至可以給你新造一個研究所,還讓我問你對于新的研究場所有沒有特殊要求?”

  “特殊要求?”陳神思考了一會兒。

  “那個研究所我要求靠近海邊,而且要考慮到以后研究所擴建的可能,最好在周圍留下足夠的空地。”

  “海邊?”王倩有些驚訝,不明白陳神為什么提這個要求。

  一般研究所都是建在人跡罕至,或者交通物流便利的地方,如果沒有特殊要求的話,基本不會考慮海邊。

  難道是因為家鄉靠海,所以比較喜歡海邊的風景?

  不過這不是她該問的事情,確認無誤之后,她就表示會將這個要求反饋上去。

  商量好這件事之后,陳神就再次回到自己的辦公室,繼續研究液化神經元技術。

  這個技術的研究已經接近尾聲了,如果不是最近事情比較多的話,他已經開始研究下一個技術了。

  陳神打開系統,只見上面顯示的第二個項目——暴風赤紅,進度已經走到50%。

  系統里面的機甲是原名,他計劃書上的機甲名字調換了一下前后順序,叫赤紅暴風,主要是為了更符合國內的命名習慣。

  上一次直播的效果是明顯的,呼喚點數的獲取不再依賴于國內,現在哪怕是在國外,他也有著不小的名聲。

  不少國外青少年在了解他的事情之后,都把他這個從來沒見過面的人當作偶像來看待。

  得益于此,他的呼喚點數呈直線上升趨勢,僅僅幾天就突破到50大關。

  突破之后,系統一下子解鎖了更多的技術。

  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i-22等離子炮這項技術。

  等離子炮的原理是把氙氣或重氫一類的中性氣體加熱成等離子態之后,再把這一團被加熱的等離子體發射出去。

  基于等離子體的溫度最高可以達到數百萬度乃至數千萬度,一旦把這樣的高溫等離子體發射出去,一切在它面前的阻擋物都會被瞬間蒸發。

  當然,暴風赤紅裝載的等離子炮,上面發射的等離子體遠遠沒有達到這種恐怖的溫度。

  環太平洋里面等離子炮研發的主要目的,是以高溫等離子體灼燒怪獸內部,在擊傷怪獸的同時,又可以避免怪獸的傷口持續流出怪獸藍血,造成不可挽回的環境污染。

  至于這種等離子炮發射的等離子體溫度究竟是多少?

  在環太2中,復仇流浪者手上所裝備的等離子炮就是i-22型號,在對戰黑曜石之怒時,正面命中黑曜石的等離子炮甚至不能對它造成一點損傷。

  目前世界上熔點最高的物質是鉿合金,熔點也僅僅達到4215攝氏度。

  因此i-22等離子體的溫度必定低于4215度,而且還要低得多。

  為什么陳神能這么肯定?

  主要是因為系統給出的基本介紹資料里面已經寫明了——

  i-22等離子炮具有怪獸生物識別功能,激光加熱氙氣后,以超導電磁體發射出溫度高達2000度的等離子光束,最大射程3000米,等離子體能量將隨飛行距離減弱,每次充能時間6.7秒,最大持續發射時間5秒。

  這就是系統給出的等離子炮資料。

  這遠遠沒有到達等離子炮的極限,它還有極大的改良空間。

  這也是陳神能夠有自信喊出兩百億經費的原因。

  在看到液化神經元連接技術之后,他們會考慮一下,但是在看到等離子炮實現之后,他們會心動。

  他之所以想把暴風赤紅造出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系統只給技術,但是實物在現實中種種情況下的數據,以及它的設計理念,它都不會有任何的提及。

  完全就是一副作業我給你抄,但是求導的過程我就不告訴你的態度。

  科研不是有了技術圖紙就行了的,如果造不出來實物,檢測不出實物在各種狀態下發生的變化,那么這些技術和圖紙其實也就是一個合理的推測而已。

  至于在這些技術的基礎上進行改良,把機甲上的技術挪用到其他領域去?

  大部分情況下都是不可能的。

  舉一個例子,某天地球人獲得了外星人援助的空天戰機圖紙,結果卻不把實物造出來,在沒有實際數據支撐的情況下,就修改圖紙上的引擎設計,然后挪用到自己研制的空天戰機……

  只能說其他飛機費油,這架飛機費飛行員。

  同領域尚且如此,何況不同領域?

  機甲也是如此,沒有了機甲上面種種復雜的系統相互協調,把其中的一項技術單獨抽出來,最終只會陷入一種仿制技術者經常陷入的困境。

  那就是無法對技術進行任何改動,在不明白技術第一原理,不清楚技術現實數據的情況下,僅僅只憑借著圖紙根本不可能對技術進行合理改動。

  也許你只是改了一個螺絲的位置,整個部件就會崩潰,而你還難以檢測出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在哪里。

  三哥就是掉進了這個大坑。

  在大型機甲面前,哪怕是以陳神這種腦子,也需要有一個實物在眼前,隨時供他進行測試,才能完全倒推出它設計時的理念思路和第一原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