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367章 最高端的設備往往都只需要最樸素的檢查……

  外界因為等離子電池的事情鬧翻了天,甚至有人認為局勢已經到了爆發戰爭的邊緣。

  不過這些風波都跟陳神這個始作俑者無關。

  人們頂多在報道新聞的時候會把他的名字順道提一嘴,大多數人都不會把眼下世界的緊張局勢和各處頻起的悲劇歸咎于他這個發明人身上。

  所以他現在正在山里的大工廠,一邊看著等離子推進器的生產,一邊看著系統里面的黑羚羊號項目進度快速上漲。

  等離子電池出世這些日子以來,黑羚羊號項目的進度就快速推進到了92。

  在赤紅暴風開始準備深潛任務的時候,項目進度才剛剛走到60。

  等離子電池樣品推出之后,項目的上漲速度已經遠超平時速度,哪怕是赤紅暴風下水深潛那幾天也比不上。

  說到底,大多數人看赤紅暴風都只是看個熱鬧,但是等離子電池可是實實在在地關系到地球上每一個國家每一個人。

  按現在的進度,估計等到這批用于試驗的等離子推進器出世之后,黑羚羊號項目就可以完結了。

  陳神把眼光放回面前這臺機器上,它看起來就[新www.xxbiquge.xyz]跟納米線管的總裝機差不多,都一樣巨大無比,由許多種機器生硬組合起來,宛如一個畸形兒。

  不過此時在它內部孕育著的物品卻可以說是人類目前的最高技術結晶之一——三維納米加工之后的等離子納米推進器。

  按照之前的預計工期,這一條總裝產線只需要二十天時間就可以生產五十萬枚納米推進器,理論上可以滿足一套推進單元的需求。

  不過這是極理想狀態下的情況,所有生產都是有良品率的,五十萬枚納米推進器里能有多少枚及格的,誰也說不準。

  陳神盯著屏幕上面的參數沉思。

  眼下這一批納米推進器在赤紅暴風完成深潛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生產,現在接近生產后期,里面的納米推進器已經自動加工成形,正在進行篩選。

  篩選合格之后的納米推進器會再進入裝配線,自動裝配到同樣由這臺機器生產的推進器上。

  理論上來說,這一步生產之后的推進單元是可以直接裝到飛船上面使用的。

  不過為了安全起見,一些必不可少的試驗還是要準備的。

  所以第一套推進單元,按照慣例都會送到試車臺上進行試車。

  所謂試車,就是試運轉的意思。

  “總師,唐組長那邊送過來一份報告。”這時身后走來一個人遞來一份資料。

  陳神接過來,第一頁上就是之前已經投入生產的藏羚羊號機身。

  這段時間來機身不僅完成了制造,而且已經在進行除推進器外的整機試驗。

  至于結果,從唐華聰發回來的報告來看,效果顯然很好,完全達到了之前的技術指標。

  雖然藏羚羊號的技術超越了當前的時代,但是說到底還不是什么戴森球一類的技術,只是一艘地月系內的飛船罷了。

  在有技術理論,有具體參數指標的情況下,舉一國之力不計成本把一艘太空飛船的機身造出來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對于一個大國來說很多事情不做,不是因為做不到,而是因為做出來不劃算,或者有更經濟的方案可以選擇。

  比如移民火星。

  以現在的技術如果非要做的話,并非做不到。

  送一小部分人移民火星,并且給他們建好一個生存基地肯定沒有問題的。

  但是成本會高到嚇死人,就像是登月時一樣,數以千計地造發動機試車,找出關鍵問題并解決掉它,移民火星也可以這樣干,實踐出真知,不停地向火星發射移民模擬飛船,哪里出問題改哪里。

  只不過現實不是玩坎巴拉,這樣靠實踐硬堆上去的話成本以千億美刀計算都是小的,而登陸火星的回報顯然不可能有這么大。

  所以全世界都只能慢慢投入,讓科研人員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等待技術的發展和時機環境等因素的成熟。

  俗稱“省錢式科研”,能算出來的就不要做試驗,可以做一次試驗的,就不要做兩次,哪怕為此付出礙的時間成本。

  不過藏羚羊號不同,它正是屬于不計成本硬堆出來的“移民火星”。

  當然,藏羚羊號的成本不可能有移民火星那么高。

  陳神把報告從頭到尾簡略地看了一遍,確定沒有出現意料之外的問題才把報告合起來。

  原本他預計是要在五月份完成藏羚羊號首次試飛的,現在看來還是太樂觀了。

  等離子推進器的推進速度已經跟飛船本體完全脫節了。

  其他技術都已經在進行整機試驗了,推進器還要幾天時間才能看到實物,等到試車完畢,再造出第二批推進器裝到飛船上面,應該已經是六月了。

  幸好造出來的推進器總裝機不止這一臺,不然的話他光是等推進器都不知道要等多久。

  陳神看一眼時間,現在已經是四月二十七,藏羚羊五月首飛的可能性已經歸零了。

  這還是他第一個延時的項目。

  “篩選結果已經出來了。”

  正想著,從廠房里面送出來一輛小推車。

  上面裝著一大團濕膩粉末狀物體,咋一眼看過去像是一垞沾了水的面粉。

  不過陳神知道那是什么。

  他馬上走過去,一邊還說道:“馬上送去檢測。”

  陳神看著裝在玻璃盒子里面的粉末,這些粉末可比面粉細多了。

  如果不是積聚成堆,他們說不定都看不清楚有這么一堆東西。

  這些粉末其實都是納米推進器,正是被機器通過溶液篩選出來的不合格產品。

  納米線路生產還相對簡單,良品率相當高,目前每一批次都維持在95以上,不過看剛剛那一堆粉末,陳神就知道恐怕推進器是維持不了納米線路的良品率了。

  “好的。”馬上就有人過來把這些推進器送到不遠的實驗室。

  要測量良品率,第一個步驟不是上顯微鏡,也不是上其他儀器,反而是把推進器送上最樸素的電子秤。

  最高端的設備往往都只需要最樸素的檢查……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