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七百五十二章 泰國的擴張(一)

  法屬印度支那半島東京,也就是后世里的越南北部地區,由中國所秘密扶持的越南讀力陣線已經是集結了大量游擊隊兵力,并準備向維西法國在越南北部地區的核心統治城市河內發起進攻。

  河內,舊稱交州、升龍、東京。法國人占據了越南北部地區后,就直接用河內的舊稱東京稱呼整個越南北部地區。所以這個年代里的越南東京并不是說河內這個城市,而是指嫡屬于法屬印度支那轄區的東京區,地位是越南中部地區的安南,越南南部地區的交趾相當的。

  這個年代的越南實際上被法國人強行分成了三塊,而這種情況陳敬云也是沒有打算去改變,哪怕是他想要扶持越南讀力武裝但是也沒有說想要統一越南,而是在這三個地方都扶持了越南民族讀力武裝,越南北部地區,也就是東京地區的是越南讀力戰線,這支讀力武裝同時也是整個印度之南半島,甚至整個東南亞地區最為活躍,實力最為強大的一支游擊隊。

  這支游擊隊之所以實力大,最主要的原因自然就是因為他們活躍的地區是在越南北部了,靠近中國邊境的他們可以源源不斷的從中國獲得大量的軍械物資和補給,甚至連部分軍官的培訓都是在中國境內進行的。或者了如此多支持的他們在整個三十年代期間都是活躍的非常頻,經常襲擊法國殖民當局的小型據點,而進入了1939年后,希特勒挑起了歐洲戰爭,波蘭迅速滅亡還不算什么,但是荷蘭、比利時以及挪威和丹麥都被德國一一攻陷,更重要的是法國都被拿下了,這種情況讓亞洲各殖民地的讀力人士大為鼓舞,認為這是取得民族讀力的最好時機,所以從1939年下半年開始,阮安同領導的越南讀力戰線就已經是加大了動作,并且在1940年年初實施上控制了越南北部靠近中國邊境的一部分領土,從而實施上第一次獲得了廣大的控制區。

  等法國投降后,阮安同就率領了游擊隊開始攻打法國在越南北部的各大殖民據點,甚至連續擊潰了好幾次法軍殖民部隊,現在已經是開始籌備著緊功能河內了。

  相對于越南北部的情況,越南的另外兩個地區的動作就是要小一些。

  越南中部,也就是安南王國,陳敬云在三十年代期間就已經和安南王室秘密拉上了關系,并且秘密派遣軍事教官協助安南王室建立了一支小規模的秘密部隊,當然了這支部隊也是以游擊隊名義活動的,表面上和安南王室沒有聯系。

  這支游擊隊的規模要小一些,從實力上來說還不足對當地的法國殖民部隊發動大規模的進攻。

  越南南部地區的情況也差不多,當地民族讀力武裝雖然活動的比較頻繁,不過整體效果還不算大。

  如果說越南人的動作還不算大,但是泰國那邊的動作就是大得多了,泰國在歷史上也是被法國奪取了眾多的領土,雖然在1906年收回來一部分租界但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已。現在法國已經被德國擊敗,法國國內忙著成立維西傀儡政斧,而這個時候泰國也是生起了收復領土的心思。

  當然了盡管現在的維西政斧已經弱到了可以忽略的地步,但是泰國依舊有著眾多顧忌,他們還得看英國人的臉色,也需要看`中國和曰`本的臉色。

  泰國想要收服這些失去的領土,就必須獲得中國或者曰`本的支持,而根據中曰兩國在1940年上半年達成的秘密協議,曰`本是承認中國在印度支那半島上有著特殊利益的,所以當泰國人找上曰`本人的時候,盡管曰`本人很想要和泰國進行聯合,把泰國拉進自己這一陣營里,但是考慮到中國方面的態度,曰`本人還是拒絕了進一步的接觸,不管泰國是進攻法屬柬埔寨也好,不進攻也好,曰本方面認為這些事情都應該由中國來負責。

  現在曰`本進攻印尼就已經和英美鬧翻臉了,這個時候曰`本方面也是不想要進一步刺激英國,免的到時候英國人真發飆向曰`本宣戰了。

  泰國人向外界尋求支持,自然不會只找了曰`本一家,實際上泰國人把希望一直都是放在了中國身上。

  泰國身處英法的夾縫中,自從中國崛起后就一直試圖和中國深入關系,希望給自己找到一個大外援。

  對于泰國,陳敬云也是本著能拉攏就拉攏的態度,三十年代期間的亞洲商貿互惠協議中,就是加入了泰國,這些年來泰國和中國的經濟聯系非常密切,泰國所產的天然橡膠基本上都是向中國出口的,而且中國每年還從泰國進口大量的稻米。

  如果說這些貿易還算是正常貿易的話,那么泰國每年向中國進口的大量武器裝備就說明了兩國的關系不僅僅是經濟貿易國而已。

  泰國在三十年代期間發生了軍人專政,時任國`防部部長的批文頌贊掌控了泰國大權,提出了向中國學習的口號,組建了青年黨,而這個青年黨幾乎就是中國國家社會黨的翻版,高度提倡民族主義,并且態度非常激進,做夢都想著收復失去的那些領土,和成立之初的中國國社黨極為相似。

  除了組建青年黨外,泰國還開始大力發展軍備,而學習的對象也從二十年代的曰`本改為了中國,中[]隊的戰斗力用勝利已經向世人證明了這一點。

  泰國不但全方位學習中國組建部隊,還請求中國向泰國派遣軍事教官,而泰國也是中[]方第三個正式派出現役軍事教官的國家,第一個是俄羅斯共和國,第二個是朝鮮共和國,這接下來就是泰國了,至于芬蘭和伊朗那邊都不算是官方行為,用的是民間志愿者的名義。

  泰國的部隊的編制幾乎就是中國陸軍的翻版,不但編制相同,而且連用的武器都是一摸一樣的。

  泰國在三十年代后期開始大力發展軍備,開始從中國進口大量的軍事裝備,一部分技術簡單的則是嘗試著進行防止,比如最普通的步槍,泰軍現在裝備的步槍就是防止中國陸軍1916年式步槍,機槍和火炮也是進行了嘗試型的防止。

  作為亞洲少數的幾個讀力國家之一,在俄羅斯共和國和朝鮮共和國之前僅有的三個讀力國家之一,泰國的工業雖然薄弱無比,但是依舊具備了一定的國防工業,太過先進的武器他們肯定是搞不定的,但是一些技術簡單的武器還是沒有太大問題,步槍,機槍火炮這些基本的東西他們都可以防止,甚至連輕型坦克都可以進行仿制,比如他們國內裝備的少量輕型坦克中,主力是中國的T8坦克,還有一部分則是從中國進口了發動機等核心部件后,自行仿制的T8坦克。

  這年頭哪怕是需要進口發動機,但是能夠把坦克給仿制出來的國家還真不多,從這一方面來說,泰國的國防工業還算是可以的。

  裝備了還算過得去武器裝備的泰國陸軍在1940年擁有六十萬的規模,大量裝備了機槍和火炮,此外還有一百多輛的坦克。當然了這只是表面,具體戰斗力還是略遜,而且一些裝備也都是比較落后的陳舊裝備,但是這支規模的陸軍對上法國殖民軍隊來說還是足夠的。

  空軍方面要小一些,裝備的飛機主力是從中國進口的F4戰斗機,另外還有一部分是早年從中國進口的F3戰斗機。

  另外泰國還有一支袖珍的皇家海軍,和泰國海空軍大規模運用中國編制武器不一樣,泰國皇家海軍就顯得有些萬國牌,這主要是海軍的建設周期非常長,泰國海軍在二十年代甚至在三十年代初期的時候多都是向各國進口海軍裝備,意大利、英國、曰`本都有,這些老舊小型的船只實際上也不多,泰國海軍目前的主力幾乎都是從中國進口的。

  中國海軍在第二次中曰戰爭中宣示著中國海軍已經正式躋身于一流海軍強國的地位,而中國造船廠為了在沒有口碑的情況下向外國推銷軍艦,給予伊朗、泰國、阿根廷、智利等國建造的軍艦一般來說價格都比較便宜,這不是說姓能不過關,而是軍艦國家貿易實際上是非常注重口碑的,英[]艦是無可爭議的第一選擇,能向英國買就向英國買,買不到或者實在太貴買不起了才會向德國、法國和意大利這三個國家里考慮,而曰`本和美國的軍艦是三等貨,至于中國外銷的軍艦,只能算是四等貨。

  這個和國家工業實力無關,也和國家海軍實力無關,這是一種世人觀念傳統導致的。

  要在這樣的國際軍艦貿易中取得地位,中國造船工業除了借助中國海軍的兩次中曰戰爭的勝利用來宣傳外,更重要的就是采用低價競爭的模式了。而從事實上來說,中國造艦行業的成本比其他國家低多了,這年頭的大部分工業實際上就是一個勞動密集產業,除了極少數的高精密產品外,大部分產品的成本價格都極大的受到了人工成本的限制,而中國別的不多,就是人多,在世界的數大工業國之中,中國的工人成本是最低的,這也就導致了中國和美國造同樣一艘姓能的主力艦,拋開高技術的研發成本,只論施工成本的話那么中國的要便宜許多,而且便宜的幅度非常大,可以達到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左右。

  基于種種情況,泰國海軍在三十年代中期開始向中國采購大量的軍艦,一開始自然是一些小型的快艇,淺水炮艦,而后雖然泰國的擴軍進程加速后,泰國海軍就是在1936年向中國海軍訂購了四艘潛艇,一艘驅逐艦。這四艘潛艇是新造的,目前也是泰國海軍僅有的四艘潛艇。而兩艘驅逐艦則是二手貨,是中國海軍中二十年代初期建造服役的萬字級驅逐艦,加上他們從英國訂購的一艘同樣是二十年代初期建造的二手驅逐艦構成了泰國海軍中的主力驅逐艦。

  但是在1937年的時候,泰國海軍覺得手中的這艘萬字級驅逐艦用的還算不錯,加上中國海軍正處于大批量換裝新式驅逐艦的時期,所以又是低價購買了一艘萬字級驅逐艦,而且還讓中國方面給他們的這兩艘驅逐艦升級了火控和防空火力系統。

  1938年,泰國海軍再一次撥款擴大海軍規模,這一次他們除了那些小型軍艦之外,下了大決心,準備花大價錢從中國訂購兩艘全新的巡洋艦。

  要知道全新的巡洋艦可不是那些小型軍艦,更不是二手驅逐艦,價錢可是貴的很,一艘下來要將近四千萬華元,兩艘下來加上其他的輔助艦,足夠讓泰國海軍囊中羞澀好幾年。可是他們硬是咬著牙下了訂單。

  目前這兩艘輕型巡洋艦已經下水,目前正在進行最后的舾裝工作,年底就能夠回到泰國海軍中服役。

  目前來說泰國海軍雖然還算是萬國牌的模式,但是主力艦卻都是從中國訂購的。

  這個時候不得不說泰國對世界局勢的敏感姓,他們的擴大軍備工作是在1935年開始展開,1938年進入高潮階段,而這一切幾乎都是發生在世界大戰的前夕,說是有未卜先知也不為過,要知道1938年的時候可沒多少人會認為即將爆發全球范圍內的世界大戰了。

  泰國這些年花費了大價錢擴展軍備,自然不是花錢買來軍事裝備看的,而是有著自己的打算,這個打算自然就是收復那些失去的領土了。

  而在有所正式行動之前,泰國還必須得到中國方面的支持。

  “現在歐洲那邊的局勢已經非常明朗了,德國崛起已經成為了定局,法國戰敗,英國忙著守護本土,現在泰國挑選的時機可謂是非常好,恐怕打的也是和曰`本一樣的注意,趁著歐洲大亂的時候擴大利益!”左玉剛如此道:“而且他們比曰`本進攻印尼還具備了一個優勢,那就是他們是準備對維西法國開戰,而不是對英國或者荷蘭開戰!

  現在維西法國已經是德國的傀儡政權,英國人承認的只是自由法國,如果泰國進維西法國的殖民地,那么英國人想要插手也是非常難!”

  陳敬云道:“這么說來,他們的行動不會太過的引起英國的反感了?”

  對于泰國的擴張,陳敬云本著局勢越亂越好的考慮,是支持泰國行動的,要不然整個三十年代期間幫助泰國建立現代化陸軍和幫助他們的海軍擴張了,現在曰`本已經進攻了印尼,如果泰國再和維西法國開戰的話,那么亞洲這一片的局勢就已經徹底亂了,而到時候對于中國來說是非常有利的。

  如果亞洲地區一直平安無事,陳敬云還怎么施行全面的擴張啊,如果曰`本和泰國都不冒頭,陳敬云就得主動挑起亞洲戰爭了,而這對中國的戰略利益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曰`本和泰國的進攻,基本都可以算作代理人戰爭,陳敬云站在背后支持他們打擊英國和美國在亞洲的勢力。

  有時候,擴大利益不一定是需要自己親自上陣的,有時候也不一定是要占據多少領土多少領土的,至少陳敬云對占領他國的領土不感什么興趣,這年頭國家的利益并不體現在你占領了多少他國的領土,而在于你能夠獲得多少的資源和市場。

  歷史上的美國也沒怎么占領他國的領土,但是它依舊獲得了最大的利益收獲,軍事力量幾乎遍布全球。誰敢說它不是贏家?

  陳敬云的這種心態幾乎在朝鮮的戰后處理上就已經得到了體現,占領了朝鮮后陳敬云并沒有和曰`本一樣直接吞并朝鮮,而是扶持成立了一個親華政權,并且簽署了軍事同盟協議,進行駐軍,確保朝鮮成為中國的資源供應和工業產品傾銷市場,這就導致了中國在朝鮮獲得了龐大的利益,但是又不用去考慮處理朝鮮的內部事務,朝鮮人是否餓死可不關他的事。

  那些說著要占領多少多少敵國領土言論在陳敬云看來,基本都是領導者的虛榮心作祟,一個合格的領導者考慮是付出最小的代價甚至不付出代價的情況下收獲最大的利益。

  比如曰`本進攻印尼,泰國進攻維西法國,除了能夠讓亞洲局勢變得動蕩不安,好讓中國渾水摸魚的同時,也能夠讓中國獲得大量的市場和原料來源地。

  曰`本進攻印尼時,需要從中國進口眾多的物資,而拿下印尼后,作為和曰`本有些互惠商貿協議的中國,完全可以和曰`本商人一起進駐印尼獲得大量的利益,泰國擴張大體上也有這個效果。

  這種情況下就能夠讓中國大發戰爭財,自己不用傷亡一兵一卒,不用和英美全面開戰就能夠獲取龐大的利益,這種事情陳敬云自然是非常樂意做的。

  基于這些考慮,陳敬云是支持泰國的擴張的,為了堅定泰國發動戰爭的決心,陳敬云親自下令加速泰國訂購的那些軍艦施工進度,盡快交付泰國,同時也答應了泰國新一輪的大規模軍事武器訂購訂單。

  這一筆訂單包括了眾多的軍事消耗物資,主要是子彈,炮彈這些東西,泰國雖然有著一定的國防工業基礎,但是小國終究是小國,他們的產能是無法支撐起一場大規模戰爭的,物資儲備也就那么點,打幾仗就消耗完了,而這些軍事訂單又是能夠讓中國大賺一筆,何樂而不為呢。

  1940年九月底,泰國正式向維西法國提出了收回舊有領土的要求,維西法國自然是拒絕的,十月一號,泰國正式對維西法國宣戰,然后已經準備了好幾個月的軍隊分成了好幾個方向向法屬印度之那發起了進攻。

  亞洲到了現在,已經是徹底亂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