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十六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從白府出來,春荼蘼連夜就忙活開了。

  還以為這個案子會比較輕松,但做起來才發現,掩蓋比揭露更難。更何況,她要鼓動三寸不爛之舌,把一件壞事說成是好事,從而法外施恩,令影子逃脫罪責。

  轉眼間,就到了十月二十五。

  皇上定的三司會審,是由大理寺主審,因它的職能本就是審核各地刑獄重案的。不過大理寺本身沒有下屬監牢,所以借用了刑部的大堂。由于早就有圣旨昭告天下,又有皇上來親自聽審,安保工作自然做得格外細致,頭一天開始,刑部附近就開始戒嚴,影子也被從天牢提到刑部大牢內。這天早上,已經能達到水潑不進的最高境界了。

  打過這么多場官司,春荼蘼第一次由整隊皇家侍衛保護,或者說押送入場,身邊只留了當助手的小鳳和過兒。臨出門前,望著祖父擔憂的臉,她忽然有了前世第一回上法庭的緊張。

  當然,她準備的那些“證據”,也隨后被帶到刑部大堂的側門內等候。

  之前她從來不怕在公眾場合被注目,但今天盯著她看的,全是朝中大員和講究禮儀規矩的學子們,于是她感覺到了輕視或者敵意。這讓她開始有些發毛,隨后就被激發了斗志。

  看不起女性?認為狀師為賤業?男尊女卑?重視道德教化而輕視律法規范?她無法與傳統與制度抗爭,但她要用實際行動明明白白告訴這些人,沒有比律法更高貴而不可侵犯的!狀師是值得尊重的行業!無關男女!而不管是這件案子還是她的意識和觀念,只要被龍椅上那位認同,慢慢的就會被整個社會接受。

  一聲鼓響,三班差役就位,內外侍衛嚴陣以待。

  二聲鼓響,人犯影子及其狀師春荼蘼上堂,影子以青紗蒙面。面目模糊不清。春荼蘼穿著韓無畏和康正源送的及笄禮,英姿颯爽。而看審者,則分別站立在兩側特設的座位邊。

  三聲鼓響,大理寺卿于大人與刑部尚書萬大人、御史中丞夏大人隆重登場,并肩站在加長的公座之后。康正源,擔當了書丞的責任,就在公座側面的書記席。

  所有人各就各位,卻并不坐下。而就在公座后。豎著一道鏤空玉屏風,等一道明黃色身影被簇擁著坐到那后頭,堂上的人就忽啦啦跪倒一片,山呼萬歲。春荼蘼跟著行禮,可覺得這位皇帝實在是矯情。那些大員們早就見過天顏,不用再避諱學子們吧?

  “平身。”溫和而渾厚的聲音傳來,發自很具有假像性的皇帝金口。明明是殺伐果斷、絕不會拖泥帶水的主兒,偏偏相貌和聲音都儒雅隨和,好像很好說話似的。

  皇上,是天底下最大最棒的演員啊!

  站起來的時候。春荼蘼略一抬頭,看到皇上帶了以心腹高公公為首的四名太監。還有四名貼身侍衛。其中有一名侍衛是老熟人,居然是韓無畏親自擔當。看到春荼蘼的目光掃過來,他幾不可見的翹翹唇角,無聲鼓勵。

  春荼蘼深吸一口氣,瞬間平靜下來,氣勢蘊于胸臆。因為律法,就是她的武器。現在。她相當于腰里揣著刀呢,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堂下何人?”驚堂木一拍。所有古代公堂的開場白響起。雖是三司會審,卻是由大理寺卿于大人主持。

  所謂程序,就是既定的東西,不管什么案子都得經過這一套規矩。本案沒有民事原告,以現代觀念理解,就是由檢察機關提起公訴的刑事案件。所以,春荼蘼和影子報上姓名后,案由和事實,以及訴訟請求、要達到的標的由康正源代表官方說明和提出。

  這一階段進行得很快,因為這個案子非常轟動,雖然沒有造成可怕的后果,但影子的行為膽大包天到如此,百姓們很熱衷的八卦,所以任何一個細節都被熟知,被放大,甚至到了失真的程度。康正源的敘述,提供了官方的確切說法,所有人心中都冒出一句話:哦,原來如此。

  而當于大人問起人犯影子有何可辯時,春荼蘼上前一步,“狀師春荼蘼,有隱情回稟。”之前她上堂時都自稱民女,此次既然皇上欽點,她就改了自稱。而且,也不用因為沒有功名在身而背著即定的那頓打,或者以贖銅相抵。

  “據實細講。”

  春荼蘼優雅大方的略禮一禮,神態自信地侃侃而談,“皇上,主審大人,堂上其他各位大人和先生,我以為,凡事有因才有果,哪怕是觸犯刑律之事,也不會逃脫這個規律。比如殺人大罪,就分為故殺、戲殺、過失殺,還有因反抗惡行而過量之殺。所以,并非殺人就一定要償命,案件性質的確定,應該在量刑之前。”

  屏風后的皇上,一直習慣性的以手指輕敲桌面,那是他聽奏或者讀書、思考時的習慣,但此時突然停了,顯然是注意了春荼蘼的話。

  “定性先于量型嗎?”他喃喃低語,看神色,更深以為然。

  “你是說,人犯冒充皇上,詐騙民間之財,數額巨大,還是有情可原的嗎?”御史中丞夏大人冷哼一聲道,顯然非常氣憤,“你,挑詞架訟,嘩眾取寵,純粹狡辯。”

  “夏大人,我知道您嫉惡如仇。”春荼蘼完全不被官威所折,正色道,“正因為如此,才應該聽聽下情,您既然嫉惡如仇,就應該做到不放過一個壞人,但也不應當冤枉一個好人。”

  “事實俱在,可曾冤枉?春狀師,要為人犯辯解,也要有根據的。”刑部尚書萬大人冷冷的道,眼神中有掩飾不住的不屑。

  只一個回合,春荼蘼就判斷出來了,大理寺卿于大人是比較冷靜理智,御史丞夏大人性烈如火,是硬骨頭,刑部尚書萬大人高高在上,最不好說服,因為可能他是最聽不進人話的。

  “好吧,先說結果。”春荼蘼話題一拐。站到影子身邊。

  “此人冒充皇上,是天大的罪過,若要歸類,應該是為詐偽之罪。”她聲音清亮,舉止大方,完全沒有某些訟棍那種撒潑耍賴,強詞奪理的樣子,倒讓那些學子的抵觸情緒稍減。

  “只是。我仔細研讀過《大唐律》,并沒有明文規定此類行為該受到何種懲罰。”她繼續說道,“不知哪位大人告訴我,要適用哪一條哪一款之條文?”

  “雖無明文規定,但其情當誅。”夏大人喝道,“天子之威,豈容他人冒犯?冒犯天子,等同于冒犯大唐的臉面,等同于叛國之罪,等同于謀反!”

  嗬。這大帽子扣的。

  “對啊。”萬大人道,“律法。總是先有犯罪,才于其后彌補,再成文,規范其他之行。大不了此案審畢,在唐律中加上這一條。另外,唐律中連偽造文書和官印都要嚴懲,何況冒充天子。行騙于民?”

  “我的委托人對所犯之罪行并無不認,但前面說了,先說結果。三位大人對此提議既然默認。就該聽完我方的陳述才是。”面對輪番打壓,春荼蘼并不退縮,并看向主審于大人。

  果然,于大人咳了下,對夏、萬二人道,“二位大人,咱們先聽完春狀師怎么說,再行討論可好?”說著,眼神向后一瞄。

  夏、萬二人會意,其實也有在皇上面前表現的意思,這時候當要適可而止,也就點點頭。

  “說到后果,就是要看其危害性。”春荼蘼一伸手,旁邊的過兒立即遞過來一疊紙,“除卻剛才說的冒犯天顏天威,影子之行為,使其得銀三百萬兩。但每一分一毫,都以飛錢的形式匯到淮南災區,用之于民,而且是以皇上的名義。我手中的,是那筆銀子的去處,都記錄得清清楚楚,可以查證。”說著,把紙證交給差役,再轉交給康正源那里。

  康正源一臉公事公辦的樣子,心中卻有些興奮。終于,終于又看她打官司了!

  “哼,但是他的詐騙之行已經敗露,民議紛紛,百姓只會以為他是大大的善人,于皇上何干?”夏大人終是忍不住,又嗆了一句。

  還有一層意思他沒敢說,賑濟災民本來是朝廷的事,可朝廷機構繁冗,政令一層層下達到其下府縣,往往過了最佳救濟期。此騙子這么做,百姓會以為皇上不仁,官府不力,好處只讓那騙子一人得去。所以,他的行為無異于拆皇上的臺,拆官府的臺,絕不能姑息!

  “可是,真正傷害到誰了呢?”春荼蘼反問,“不僅沒有傷害,反而使不少人獲益吧?至于說夏大人和萬大人說傷了皇上和朝廷的臉面,我卻不敢茍同。”

  “理由呢?”于大人立即插嘴,怕事情又膠著上。

  “我口說無力,不如演示給皇上和諸位大人和先生看?”

  演示?審官三人,堂下諸人和屏風后的皇上都很詫異。

  韓謀幾不可聞的輕咳一聲,于大人立即揣摩到上意,點頭道,“準。”

  春荼蘼轉過身,對大堂的側門處拍了拍掌。立即,裝扮好的歌舞伎者魚貫而出。

  所有人,都驚訝莫名,包括皇上在內,惟韓無畏露出笑容。他突然想起昨天他去給荼蘼鼓勵時,她說過的一句話: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當時他有點不懂這句怪話,現在明白了。這個丫頭,總是能獨辟蹊徑啊,讓他如何能不折服和喜愛。

  ………66有話要說…………

  第一更送到。第二更五點左右。

  演員表:

大理寺卿于大人:由原客串貼一百一十二樓羽化飛仙1984扮演刑部尚書萬大人:由原客串貼九十樓的cai8ccc(豌豆)扮演御史中丞夏大人:由于原客串貼八十八樓閑逛天下扮演  謝謝。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