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40章 逆天(上)

第140章逆天上  寶文閣里,焦守和劉瑗倆人從頭到尾看著,可惜這樣的場合根本沒有他們插嘴的份,只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當趙煦最后當著朱太妃的面,把追廢宣仁太后的草詔放到燭臺上點燃,那一瞬間,焦守和劉瑗倆人眼睛也被灼痛了。

  不等向太后和朱太妃離開,劉瑗就悄悄將事情經過傳遞了出來。

楊逸四人還在尚書省焦急地等待消息,然而,等來的卻是一個晴天霹靂  這次眾人殫精竭慮,千算萬算,誰也沒算到最后事情竟然壞在朱太妃手里。

想想眾人還打算全力將她扶上太后之位,如今這一切感覺是如此的荒謬,這個可憐又可恨的女人啊烏云壓城城欲摧,燭光明滅心如灰  章惇楊逸黃履林希四人久久不語,人人都象墜入了冰窖一般,渾身僵硬。

新黨完了新政完了眾為為之努力的一切,最后不是毀在敵人手里,卻是毀在朱太妃這個可憐的女人手上怎么說還能怎么說明日陳留的消息傳來,就是向太后與舊黨大舉反擊之時,新黨怎么擋新黨雖然控制了中樞,但地方半數還是舊黨官員,而且一但新黨陷入危機,無數的墻頭草必將倒向舊黨一邊,成為替舊黨搖旗吶喊的急先鋒,到時新黨能怎么辦  新政傷害最大的是了天下的官紳,而他們的代表就是朝中的勛貴,這些人無權參與朝政,你平時可以將他們忽視掉;

  然而一但有事,你就會發現,他們的關系如同一張鋪天大網,能將你纏得喘不過氣來;

之前章惇的鐵腕手段,趙煦的避而不見,使得他們集體收聲了。明天,一但陳留之亂傳開,他們必將再度蜂擁而來,將陳留之事無限的放大,新黨怎么應付曾布背叛了,這已經不用懷疑,或許明天,曾布立即就能成為新黨的終結者,他的背叛,將會讓新黨陷入可怕的分裂,最終瓦解,到時還能怎么辦  之前局勢,就象是新黨圍住了舊黨的都城,而舊黨的外圍大軍,又從四面八方圍住了新黨的攻城部隊;

  新黨能做的就是傾盡全力,一舉攻下舊黨的都城,生擒舊黨的主帥,舊黨外圍的大軍將不攻自破;

  而現在,新黨挫敗在舊黨的堅城之下,未能將敵帥一舉成擒,明日要面臨的,將是舊黨的十面合圍,外加中心開花的猛攻;

前有堅城,內有叛亂,外有大軍合圍,這是一個十足的死局,新黨還能幸免于難燈光下,就連章惇也突然蒼老了幾分,那棱角分明的面上,是一道道刻滿了滄桑的霜痕,楊逸仿佛看到了原來的歷史上,他喊出那句端王輕佻,不可君天下之后,頹然離去的身影  楊逸心里有種抽痛的感覺,極度失落之下,突然激起了孤注一擲的彪悍,他霍然拍案而起,抓起墨條,注水,磨墨,章惇三人一直注視著他的一舉一動。

楊逸磨好墨,將剩下的墨條猛然一擲,啪的一聲砸在地上,然后沉聲對林希說道:不絕不能認輸,請林大人執筆章惇不愧是章惇,他此時面上的神色已如寒鐵般堅毅,冷然說道:不錯就請子中執筆再寫一回,陛下能燒掉一份,咱們就能再寫一份林希拂袖而起,不再多言,提筆沾飽濃墨重寫草詔,一筆一畫,力透紙背新黨這次是背水而戰,根本沒有退路,只能向前,再向前縱然以血肉鋪就,也只能向前沖出一條血路來來啊即刻通知蔡卞張商英何世寬蔡京劉拯等人,明日禁宮開啟之時,同往寶文閣章惇招來自己的護衛,仔細吩咐著,從聲音上聽不出他有任何情緒的波動,但沉穩的語調之下,掩藏的卻是一個石破天驚的決定  這一夜密云不雨,楊逸四人都沒有回家,令人奇怪的是,有關陳留民亂的急奏,也一直未見到來,這不但沒有讓楊逸等人放心,反而讓人揪心不已;

  楊逸甚至懷疑向太后是通過別的途徑傳遞消息,從而瞞過了朝廷,一等天亮就發動猛烈的反擊。

  一夜煎熬下來,身心具疲,東邊一縷晨曦慢慢亮起,皇宮的重樓高閣殿脊粉墻也慢慢掙脫了黑夜束縛,露出它們巍峨的身影。

淺赭淡青的色彩在飛檐斗拱間彌漫開來,接著,紅色一點點的變濃,直到朝霞似火一般燃燒,血一般流淌是的,這注定是一個血色的早晨新舊兩股力量將會在這個早晨激烈碰撞生死對決  沒有硝煙,卻足以開天辟地;沒有血流飄擼,卻足以讓整個天下變色。

隨著禁宮大門緩緩打開,章惇為首,踏著第一線陽光昂然而入,接著是尚書右丞蔡卞御使中丞黃履刑部尚書何世寬戶部尚書蔡京中書舍人林希殿中侍御使張商英給事中劉拯  眾人沉默不語,足音沉沉。

  寶文閣里,趙煦起了個大早,自病重以來,他很久沒起這么早了,睡眠不足使得他臉色看上去更加蒼白,腿上蓋著一張厚毯,端坐御案之后,面無表情地看著魚貫而入的一眾重臣。

陛下圣躬萬福眾卿免禮  例行的禮儀過后,殿中又變得落針可聞,章惇緩步上前,親自將林希重寫的草詔遞給趙煦,除了一臉的堅毅,整個過程章惇一言不發。

趙煦接過草詔,看也不看就用力甩在御案上,橫掃殿中諸人一眼,怒聲喝道:爾等不想讓朕進英宗廟了是嗎  眾人都未料到趙煦有此反應,頭一句就問出這樣誅心的話來,高滔滔是趙煦的祖母,也就是英宗的皇后,現在讓趙煦追廢高滔滔,單純從孝道上論,確實算是悖逆不孝。

不管孝不孝,現在絕對不能退卻,章惇強硬地答道:陛下,宣仁盡毀先帝心血,擅國亂政,欲謀廢立,罪行累累,陛下豈能以一個孝字而諱之爾等不必多言,朕意已  不等趙煦說完,楊逸便悍然打斷,直面趙煦大聲反駁道:毀掉先帝一生心血的是宣仁太后,斷送大宋中興之機的是宣仁太后,意欲廢掉陛下的是宣仁太后;追廢宣仁太后,陛下或許無顏再進英宗廟;

可若不追廢宣仁敢問陛下又有何顏面再進神宗廟有何顏面進太祖廟太宗廟難道大宋列祖列宗在天之靈,愿意看到朝綱被宣仁敗壞到這般田地嗎楊逸絲毫不讓,竟怒聲將趙老大趙老二都搬了出來,在眾人錯愕的目光中,他接著悍然疾呼道:陛下先帝有了過失,要下罪己詔向天下謝罪,并背負千秋污名;而宣仁何止是有過失,她這是老奸擅國,罪行累累,難道竟可避免追究則先帝何其無辜天理何在好好好楊逸,你好大的膽臣就事論事,何懼之有倒是陛下您,臣一直以為您有一顆勇敢的心,但今天看來,陛下您分明是膽怯了您擔心背上悖逆不孝的罵名,寧可置宣仁累累罪行于不顧臣為了自己的母親,敢和別人一次次的拼命,敢于背上悖逆不孝不罪名,臣想請問陛下您又為朱太妃做了什么你又為了大宋承擔了什么陛下想過沒有昨夜臣等草詔一送到寶文閣,為何太后立即得知甚至連一向深居內宮不問世事的朱太妃也被驚動朱太妃不明就理,被人利用,難道陛下連這些都想不到嗎今日,臣言無不盡,唯一死耳  楊逸一連寸的聲討和發問,反而把趙煦震得愕然難語,他的話看似雜亂無章,實際句句都是精心挑選過的,比起那些空洞的大道理,更能刺痛趙煦的心靈,楊逸說完,毅然摘下自己的官帽,慢慢跪倒待罪。

一向強悍的張商英立即接著轟道:陛下陳留之亂,為何偏偏是隆祐宮內侍尚清仁的尚家引發為何他們竟敢在陛下身邊安插耳目竊聽機要是誰給他們這樣的膽子是誰在背后給他們撐腰若不追廢宣仁,這些人毀滅新政之心終究不死,新政遲早要妖折,陛下啟用臣等是為了新政,陛下若不想新政繼續下去,要臣等何用張商英吼完,也隨之摘下官帽跪倒在地,場中空氣幾乎凝結了起來趙煦氣得一拍御案,憤怒地喝道:好啊爾等這是要逼宮嗎強悍的新黨并沒有被震住,趙煦吼聲剛落,林希就立即接著吼道:雖千萬人,吾往矣陛下,幾個月前咱們君臣在此議行新政,是您呼出了這樣的豪言壯語,為何如今卻退縮了陛下是臣等的主心骨,您退縮了,還要臣等何用朕行新政之心未改章惇須發具張,毅然逼前一步大聲說道:然宣仁是毀掉先帝新政的罪魁,是陰謀廢立陛下的禍首若不追廢宣仁,反對新政者就會以她為旗幟以她為榜樣不停的加以阻撓,不停的發動陰謀叛亂,到時別說新政難以為繼,恐大宋之天下也將遍地烽煙到時,陛下何止是無顏進英宗廟敢問陛下您將何以面對大宋的列祖列宗您將何以面對無辜的天下蒼生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