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鳴去見鹿書記,心里有點緊張,也有點期待,其實,他根本不會想到:鹿書記今天見他,也有點激動、有點期待鹿書記已經快六十歲了,又出身世家,對親情看得很重。//要看書看//更何況,葉鳴是在他以為自己此生再也沒有傳宗接代的后代的時候,突然從天而降出現在他生活中的,就像那些老年得子的普通人一樣,自從得知葉鳴就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之后,他內心的狂喜和慶幸,是非語言和筆墨可以形容的。
因此,他就對自己這個自小無父、成年以后又喪母的兒子,特別喜愛、特別憐惜,恨不得時時刻刻都把他帶在身邊,每天看他一陣子,每天聽一聽他的聲音,以確定自己并非是在做夢,而是在自己今后孤寂凄涼的晚年生活中,確實會有兒子和孫子陪伴了,確實能享受到天倫之樂了。因此,他便要省電視臺給他刻一張在新冷考察的光盤,以便自己在緊張工作之余,隨時可以通過光盤看一看自己兒子的音容笑貌,想象一下他們父子日后相認時的幸福生活……
昨天晚上,他本來是不會去李潤基家里吃飯的。可是,后來一聽葉鳴也在那里,立馬就改變了主意,因為他太想看到自己的兒子了,太想和他聊聊天、說笑說笑了。他覺得:只有和自己的兒子在一起,他緊張忙碌的生活才有了亮色,他時刻高度運轉的大腦,才能得到片刻的放松和休息。這種輕松的快感,這種面對自己骨肉親人的愉悅之情,使他上癮,使他陶醉。因此,在昨晚吃飯時和葉鳴交談一陣后,他仍覺得意猶未盡,便主動邀請葉鳴去他的辦公室聊天喝茶……
今天也是一樣,他對和自己兒子的會面,異常期待、異常上心,以至于昨晚一夜都處在一種興奮的狀態中,清晨五點就起床了,在洗臉漱口后,他在六點鐘把徐立忠喊起來,要他去買一點早餐。吃完早餐后,要重新把他的辦公室收拾一番,要確保干凈整潔。同時,還要把茶具準備好,把最好的茶葉拿出來。
在七點半的時候,他就要徐立忠到省委大院門口去等葉鳴和夏楚楚,并把他們領進來因為他擔心葉鳴第一次來見自己,會比約定的時間提前來省委,要是被門口的武警攔住了,說不定他日后就不大想來看望自己了。
徐立忠從來沒有看到過鹿書記在一大清早就這么忙碌過,以前就是來了中央首長,也沒見他這么上心、這么在意、這么忙忙碌碌。
因此,他更加堅定了自己心里的判斷:這個叫葉鳴的年輕人,絕對和首長有重大瓜葛。最有可能的是,他就是首長和那個名叫趙涵的女人的私生子。因為種種跡象表明:那個女人就是鹿書記原來的戀人,也是鹿書記和他的老婆顧華英一輩子磕磕碰碰的主要根源。而上次去新冷時,他又知道了那個趙涵一輩子都沒有結婚,但她又有葉鳴這個兒子。所以,唯一的解釋就是:葉鳴就是自己首長的親生兒子,所以首長才會對他如此慈愛、如此在意。
想至此,他也很為鹿書記高興。同時,心里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替首長保守好這個秘密。同時,在自己的權力和職責范圍內,一定要盡力照顧和保護好葉鳴,替首長分分憂……
當徐立忠一路思考著來到省委大院門口時,果然如鹿書記預料的那樣,葉鳴和夏楚楚已經提前來到了省委門口,并被執勤的武警戰士攔在了門外。
徐飛忙走過去,向站崗的戰士出示了自己的證件,并告訴他們:一號首長正在辦公室等著這兩個年輕人談話,請他們放行。
進入省委大院后,葉鳴好奇地東張西望,對這個神秘而又森嚴的地方充滿了一種敬畏的感覺。
徐飛帶著葉鳴和夏楚楚徑直來到常委辦公大樓六樓609室,這里就是鹿書記的辦公室。
鹿書記早已經等候在辦公室里面。以往,如果有下屬來拜見自己,他一般是坐在那張插著國旗、寬大恢弘的大班桌后面接見,但這一次,他卻破例坐到了面對辦公桌的玻璃茶幾旁邊的沙發上,一見徐立忠帶著葉鳴兩人進來,他立即笑容滿面地站起來,一邊和葉鳴、夏楚楚握手,一邊熱情地做手勢請他們坐下,又吩咐徐立忠給他們泡茶。
徐立忠泡完茶后,便很自覺地退出了書記辦公室,到另外一間辦公室去燒開水。
接下來,鹿書記便熱情洋溢地和葉鳴兩個人聊起了一些關于文學和藝術的話題。夏楚楚不要看書和歷史,只有《紅樓夢》還算讀了幾遍,也有一點感悟。偏偏他們兩個人今天又不談《紅樓夢》了,總是在談一些治亂之道、興衰之由、以德治國、君君臣臣等自己聽來非常枯燥的東西。而且兩個人都喜歡掉書袋,動不動就大段大段地背誦《資治通鑒》、《史記》或是《漢書》、《明實錄》上面的原文,聽得她有點云里霧里,同時也有點索然無味,只聽了半個小時,就開始旁若無人地接連打了幾個大哈欠,并不時欠身伸幾個懶腰。
鹿書記看出了夏楚楚的不耐煩,便笑著對她說:“小夏,你是不是覺得我們兩個人是一對爛秀才在一起掉酸包?你要是覺得不好玩,就到隔壁去找一下徐處長,要他帶你在院內四處轉轉,看一看里面的環境。”
葉鳴今天來見鹿書記的第一目的,是要給王修光講情。因此,在鹿書記對夏楚楚說完那番話后,他便對著夏楚楚不停地眨眼,示意她現在可以提起關于抗稅的那個話題了。
夏楚楚卻忘記了這事,見葉鳴拼命地對自己眨眼,有點莫名其妙,以為他是不想讓自己離開,便笑吟吟地對鹿要看書記,這省委大院我來過幾次,里面的風景也已經看膩了,倒不如在這里聽你們扯談有味些。你們繼續,我給你們添茶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