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93章思路

  一天約談數十人,還得記錄下來,與房玄齡交換意見;查看上百份公文,并且做出決定,忙得喝水的時間都沒有,一連七八天,才徹底空了一些。

  漁陽城三萬乞活軍,有一萬不愿意繼續征戰,畢竟安穩的生活,也是有許多人向往的;同樣幽州城那邊,輕傷康復,愿意繼續征戰的人,還有一萬。

  前前后后,十多萬乞活軍,經過殘酷的戰爭洗禮,戰死三成,重傷一成,卸甲歸田的又是三成,最后只有兩成留下來。

  參加乞活軍的人,大部分都是家庭不全,或則孤身一人,或則家庭快要活不下去,想拼一條活路的,也有山寨土匪,想要從良的,因此對于獎勵,大部分都選擇了土地。

  為了把人搬遷到遼東,彌補漢人太少的缺點,鄒羽特意提高了賞賜,所有去遼東定居的人,最少也是分得一人十來畝地,還有房屋,家具,農具,一應俱全。為了提高可信度,鄒羽還特意挑選了幾百人,快馬加鞭,趕到遼東參觀了兩天,然后回來告訴其他人。

  有一群人現身說法,更何況還有不少遼東過來的士卒,對于許多人來說,遼東就像天堂一樣;因為天氣變冷,遼東運來大量的羊毛衣服,作為賞賜,發給了所有乞活軍,這讓言論得到了實證,因此絕大部分都選擇了前往遼東諸郡定居,凡是前往遼東定居的乞活軍,有家屬的還有一定的幫助,糧食,種子,還有農具,煤炭,衣物全都配備,從衣食住行關心,一點都不讓他們心有顧慮。

  鄒羽的打算就是把乞活軍以及有功勞,幫助守過城的百姓,作為獎勵搬遷到遼東,至于北方人口問題,這就要去挖其他地方的了,以優厚的政策,來吸引百姓,這才有人愿意搬遷,畢竟現在天下大亂,真心關心百姓的人,可沒有多少。

  一支隊伍,作為先行,已經出兵草原,那就是劉仁軌。他的狗子大軍,已經快要兩千,好在現在地盤大了,鄒羽沒有以前那么頭疼。

  劉仁軌加上訓練狗子的三百士卒,帶了一千多狗子,前往草原,就是要拔掉長城一帶,突厥人的斥候,讓始畢不得安心,至少沒辦法打探幽州的動向,為冬季行動,爭取有利條件。

  而薛萬江調往玄菟郡,作為連接遼東,遼西,幽州,草原的中樞地區,漁陽城,任然是張仲堅坐鎮,因為冬季有所行動,蘇定方也留在了漁陽,至于鄒羽則和房玄齡,黑素梅,以及其他人班師回并州。

  因為鄒羽平定突厥的迅速,整個幽,易,平,并等占領地區,老百姓一下子安穩了許多,加上戰爭的影響,鄒羽很干脆宣布了治下今年免稅,于是一下子民心就穩定了。

  至于那些山寨,不是響應殺突令下山,就是原地解散,回到了家長,剩下的那些,當然就是頑固分子,心存惡意的人。

  鄒羽讓人四處張貼告示,限期在今年所有山寨,土匪,只要解散隊伍,可以既往不咎,如果不解散,肯定就是想要搶劫村莊,為惡一方。

  對于這種人,一面提醒各地百姓注意防范,另一面也讓地方官員收集信息,開春之后,進行征討。

  整個北方地區,山寨土匪,可以說多如牛毛,幾乎每一座大山,都有那么一個山寨,多的上千人,少的幾百人,大部分都是被逼落草,即使部分參加了乞活軍,還是存在不少人,因此鄒羽肯定不會趕盡殺絕,不過對于那些作惡多端的人,也不介意礦山多一些勞動力。

  等忙完春耕之后,派出軍隊,滅那么幾個,殺雞儆猴,相信能很快把整個治下清理干凈。

  回到太原,不出所料,李靖也剛剛撤軍,只不過他把騎兵留在了馬邑,防備突厥人,同時也是看守薛延陀人。

  夷男很信守諾言,遷移過來二十萬左右的族人,只不過是以老弱婦孺居多,更多的青壯和年輕婦女,則向貝加爾湖遷移,這樣做了兩手準備,突厥想要報復他們,不但需要奔赴幾千里,還需要穿過沙漠,這樣一來,他們就能從容做出應對。

  雁門郡,馬邑,善無,安置了一半,另外一半安置在太原附近,這樣不但方便治理,而且分散了他們,就算鬧事,也成不了氣候。

  秦瓊守雁門郡,加上一個已經投降,熟悉地方的尋相,再以尉遲敬德鎮守雁門關,完全就沒有問題。

  因為現在雁門郡足足有,步騎四萬人,鄒羽并沒有下令撤回騎兵,只是讓秦瓊挑選降卒,籌齊五萬大軍。

  這是因為雁門郡不但要防備突厥人,還得防備梁師都,馬邑一帶,可不像雁門關,沒有雄關,自然需要更多的軍隊。

  李靖出征草原,帶回來三千多,歷年來,被俘的婦女,為了她們的生計,就近選擇了雁門郡的士卒,為她們分配了家庭。

  薛延陀帶來不少牛羊,雖然不好侵吞他們的私人財產,但是可以買羊毛啊,等這些婦女在這里成了家,明年就在雁門郡設置羊毛加工作坊,直接就地制作羊毛衣服,不但方便,還能就近安排一些婦女參加工作。

  要想社會穩定,就得有足夠的工作崗位,那怕是種地,百姓暴亂就只有一種事情,兩個情況。事情就是活不下去,大量的百姓活不下去了;這種事情只有兩種情況才會造成。

  第一就是皇帝亂用民力,無人種地,又不開倉增糧,百姓沒有糧食吃;第二就是土地兼并嚴重,土地都集中到少部分人手中去了,普通百姓沒有地,當然也就沒有糧食,自然也就活不下去。

  鄒羽雖然沒有那位老爺子,讓所有人吃太飽的本事,但也知道食物多樣性能夠增加產出,因為通信的不發達,許多食物,都只有本地人知道,或則只采集野生的食用,這一點就是最方便改進的一點。

  這個年月,百姓種植糧食都來不及,哪有心情去實驗其他的作物,當然也就錯過了許多東西,鄒羽又不一樣,畢竟見識太多,即使沒有種過,至少吃過,這就是一個方向。

  請:m.bqg99.cc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