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05章 訓練營

  凌晨,求收藏,求推薦。

  “拜見殿下”,議事堂中的津田廣宗以及羅氏佐助拄著政良專門提供的拐杖行禮道。

  “嗯”,政良微微點了點頭,直接坐到主位上的一張椅子上,然后問道,“都坐下吧。剛才誰說可憐啊?我看你們現在一點也不可憐啊,十日不到,你們竟然都可以到處跑了,實在是一件讓人驚奇不已的事情啊。”按照這個時代的醫術水平,小腿受傷,不在家中休養一頭半個月的是絕對好不起來的,現在這兩個家伙竟然能拄著拐杖到處跑了,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這主要歸功于玄治大師的醫治”,才16歲的羅氏佐助經過這段時間的歷練,是越來越有家臣的風范了。

  “呵呵,殿下。這是什么啊?坐起來很舒服啊”,津田廣宗摸摸光頭,不好意思地說道。

  “怎么,也想要一張?”,政良故意逗趣道。這幾張椅子是真助到來時,受眾家母的委托,帶給政良的,一共才四張,是一套家具來的,沒想到這個家伙自來熟,擅自坐起來了。當然,也多虧了這幾張椅子,要不然由于小腿受傷,這兩個家伙是無法跪坐的,但總不能家主大人跪坐著,然后家臣拄著拐杖站著吧,這樣就顯得有點居高臨下,有失禮儀了。要是沒有這幾張椅子,三人很可能就要站著說話了。

  “呵呵呵,殿下,臣下可憐啊,整天只能夠躺著,有了它就不需要老是那樣了”,津田廣宗立即抱怨道。

  “看來你這幾天很空閑啊?招募足輕的事情進展得如何了?”,政良問道。

  “殿下,按照戰功,這次一共有13人晉升為本家低級武士,屆時需要殿下親自主持晉升儀式”,一旁的羅氏佐助立即稟報道,“另外,一共招募了31個新足輕補充到常備足輕番隊中,加上還在養傷的足輕,本家現在一共有中級武士40人,低級武士29人,常備足輕200人,常備偵番20人,共289人的常備兵勢。”

  “新足輕立即補充到各番隊中去,第三常備足輕番隊今后的駐地是原來名越眾的領地,負責領地東南方向的守衛,重點防范出松湖山道入口以及與佐志家的接壤處;第二常備足輕番隊今后的駐地是原太久家的領地,負責領地東北方向的守衛;同時第一常備足輕番隊的25個足輕暫時留在出松湖的臨時營地中,協助守衛,披風眾以及武士繼續負責本人的安全。廣宗你傷勢好后立即回到第三番隊替換忠次郎,由于防線距離拉長了,佐助要做好兩個番隊的聯系”,政良說道。

  “殿下,臣下有個建議”,佐助突然說道。

  “哦?”,政良看向佐助示意其繼續說下去。

  “由于新招募足輕進入各番隊前,只是在領地每月的集中訓練中受過簡單指導,一旦進入隊伍必然會影響到隊伍的整體戰力,臣下建議讓受傷而無法再參加戰斗的退伍足輕組建成一個新兵訓練番隊,負責新兵進入各番隊前的訓練。”

  “嗯。這個建議不錯,就按照你的方法去做吧,這件事情由你來負責,在原田代城那里建立一個營地,作為新招募足輕的訓練營地,當這些新足輕基本達到戰斗要求后,再進入各番隊。同時,在沒有新兵的情況下,這些老足輕就下放到各個町子中負責農兵的日常訓練。”

  “是,殿下”,佐助躬身領命。

  “這幾日就留在這里養傷吧,椅子你們帶走。另外讓平次給你們準備幾條海魚,這里的海魚很鮮美的。”

  “真的?殿下,臣下已經很多天沒有吃過肉了”,津田廣宗立即叫了起來。

  “津田大人,在家主面前,請注意禮儀。否則我只好向平次大人匯報了”,佐助不滿的聲音再次響起。

  “啊?不,不要啊。殿下,我還是直接回第三番隊修養好了,留下佐助在這里養傷就可以了。”

  安頓好兩人后,政良在東鄉平次的陪同下,開始了巡視新占據的領地。按照東鄉平次的意思,這主要是向新領民宣示這里有了新的領主,以便快速穩定人心。當然,在巡視的同時,也一并督促新領地的法度推行,隨著受傷而退伍的足輕以及武士的逐漸增多,東鄉平次將會有更多的人手下放到各個町子中負責領地法度的執行維護。

  七月五日,剛剛從一處領地巡視完畢回到倉山城下,政良發現真助滿臉興奮地守在城門處,顯然是在等待政良的歸來。

  “殿下,成功了,真的成功了,很多很多的鹽啊”,一看到政良出現,真助就飛快地跑了過來,手舞足蹈地稟報道。政良胯下的小矮馬受到了驚嚇,差點抬蹄就給真助一腳,政良趕緊將小矮馬安穩下來。

  “殿下,你看,這就是從鹽場中收集的鹽巴,是上好的鹽巴,整片鹽田都是上好的鹽,臣下估計最少也有50石”,真助一邊激動地說著,一邊將一包用破布細細包起來的鹽雙手遞給了政良。

  政良接過小布包,從中掏出一把鹽,仔細地看了起來,這些鹽看上去有點泛黃,而且比較潮濕,“這就是我們平時用的食鹽?怎么比領主府邸中使用的食鹽還差啊?而且看質量,就連后世的粗鹽也不如啊。現在真助竟然還說是好鹽?”,政良心里不甘嘀咕道。

  “殿下,這樣的鹽一般一升可以賣到15文啊”,看到政良有點疑惑,真助繼續說道。

  15文?那1石就是100升,那就是1500文(即1.5貫)了。按照5日能曬出一次鹽,一次能夠收獲50石計算,一個月豈不是僅僅靠賣鹽就可以有數百貫的收入?當然,天氣良好,周圍需求沒有飽滿的情況下,才能夠有這樣的收入的。而且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曬出來的鹽賣給誰啊?在與呼子家交惡的情況下,走海路顯然不是一個好辦法了。看來還是先滿足領地的日常需要吧,賣鹽的想法只能以后再作打算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