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62年,周顯王七年。
衛聲公去世,其子衛速即位為衛成侯。
燕桓公去世,其子即位為燕文公。
秦獻公去世,其子嬴渠梁即位為秦孝公。
一個輝煌的大世緩緩拉開了帷幕。
秦都櫟陽的公殿內,新君嬴渠梁站在上首臺階之上,面對著秦國的世族名臣甘龍,一臉真誠的說道:
“上大夫,公父繼位之前,我秦國以經四代亂政,財富與土地都已全部流失,二十三年來,年年有戰,府庫已無一點錢糧,牧場也無戰馬可征,兵器以斷銅鐵原料,成軍人口大為減少。”
“河西盡失,函關易手,此等形勢,已到我秦國危急存亡之時。”
“然公父繼位之后,推行新政,廢除人殉,遷都櫟陽,實施初行為市,扭轉了我秦國物質匱乏,國家疲弱的局面,這不正說明了變法之效,利國利民。”
“當時公父推行新政之時,您曾長期主持新政推行,切身感受過新政之效,現如今公父以薨,然新政不可止,更應該堅持新政。”
年約四十歲上下的甘龍撫須思考了一會,猶豫著說道:“君上所言并無誤,獻公新政確實為強秦之政。”
秦孝公撫掌而笑:“哈哈,既然如此,渠梁手書了一封求賢之令,還請上大夫一閱。”
甘龍接過了秦孝公遞給他的竹簡,逐字認真的看了起來。
“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
甘龍的目光久久凝視著政令結尾的這句話,長吟一聲說道:“君上,分土是否有些不妥。”
“非也。”
秦孝公搖著頭解釋道:“我秦國身處西垂之地,民不富,軍不強,賢人稀少,無多少吸引大才之人之處,渠梁想了又想,除了許以重金與分土,再無其他方法可吸引賢才。”
“可。”
猶豫了一會,念及新君繼位,必然抱有一展宏圖之心,甘龍也不再反對。
“哈哈,好。”
秦孝公笑著說道:“明日祭天,頒令!”
翌日,在秦國文武百官,世族大臣的簇擁之下,秦孝公在公殿外的大廣場之上,鄭重的頒發了他繼位秦君以來的第一個政令。
求賢令!
“景監,給櫟陽令下令,命他在櫟陽城中設立一個納賢館,凡有響應求賢令來我秦國者,皆安排入住,衣食住行全都盡心安排,切勿怠慢。”
一直跟隨在秦孝公身旁服侍的景監彎腰應道:“嗨。”
魏國新都大梁,國相府內。
魏國的相國公孫痤癱在床榻之上,氣若游絲。
去年他的身體都硬朗的很,還能帥軍與韓、趙、秦三國連連大戰,結果剛班師回朝沒多久,一陣小風吹過,他就病倒了,身體每況愈下,感覺熬不過今年了。
專程前來看望他的魏惠王皺著眉頭說道:“相國,您若有不測,這魏國江山社稷將如何是好?”
公孫痤輕咳了幾聲,艱難的開口說道:“大王,我麾下有一中庶子,公孫氏,名鞅,出身衛國公族。”
“雖然他還很年輕,但是非常有才能,若是大王信賴,可將全部國事都交由他來處理,任由他來治理魏國。”
魏惠王聽完這番話,沉默了許久,并沒有答復公孫痤,也沒有要見一見這公孫鞅的意思,只是嘆了口氣,便準備離開。
公孫痤眼見魏惠王要離開了,又咳了咳,出聲攔下了魏惠王,屏退了屋內服侍的侍者和護衛,對他說道:“大王,如果您不愿意用這個公孫鞅,那您就一定要殺了他,不能讓他離開魏國,不然將會有后患。”
魏惠王輕笑著搖了搖頭,沒有說什么,徑直就走出了屋子,離開了相國府。
在回宮的路上,魏惠王可笑的對隨侍的大臣說道:“相國已經病糊涂了,居然讓我聽一個不知名的中庶子,將邦國大事全都交于那個什么鞅來處理,還讓我不采用他的話就沙掉他,簡直荒謬。”
魏惠王連連搖頭失笑,在他心里,原本賢能不已的公孫痤,已經成為一個瘋子了。
而另一邊,在送走了魏惠王之后,公孫痤又派人將公孫鞅請了過來。
待公孫鞅入內之后,公孫痤道歉著說道:“今天大王來看望我的時候,詢問了我一番,是否有繼任相國的推薦人選,我向大王推薦了你,不過看大王的意思,應該是沒有接受我的建議。”
“但是我應當先盡忠君之禮,后盡人臣之責,所以我告訴大王,如果他不愿意任用你的話,就應該派人殺死你,不能讓你離開魏國。”
“事情我都已經告訴你了,你現在抓緊趕快離開魏國吧,不然你會被大王派人殺害掉的。”
公孫鞅聽完這番話,倒也沒有很驚恐,反而平淡的說道:“無妨,既然魏王不聽您的話用我,那他也就不會聽您的話派人殺死我的。”
公孫痤再三勸說他離開魏國,他都不愿意,他想留下來看看,魏王是否會召見他。
三月后,公孫痤便去世了,正如同公孫鞅所說的那樣,魏王確實根本沒在意公孫痤的話語,沒派人捉拿他。
在祭拜完公孫痤之后,公孫鞅見遲遲等不見魏王的召見,也無兵士前來抓捕他。
他就明白了,魏國并非他可以一展抱負之處。
“今天下七雄爭霸,竟找不到一處施展之地。”公孫鞅在自家租的別院中,搖頭嘆息著。
“中庶子,那邊陲蠻夷之地的秦國傳出了一份什么招賢令,最近在大梁傳的沸沸揚揚,您是否要看一看。”
“哦?”公孫鞅疑惑的看向了這個前來傳遞消息的下人,伸手從他手中接過了刻印下令書的竹簡,展開看了起來。
“妙哉,秦君實乃有志賢明之君也。”
公孫鞅雙目放光的看著這份求賢令,這不正是他一展心中抱負的最佳之地嗎?
秦國雖然國小,貧弱,地處西垂,但是地勢很好,坐擁函谷關,進可攻退可守,正因為窮弱,更需要變法以強國,也更適合實施他心中早就勾勒好了的耕戰之策。
“入秦!”
公孫鞅立馬就下定了決心,收拾好行李,辭掉了魏國的官職,踏上了入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