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十章 盧龍節度(九)

  .話說哪位仁兄幫忙,訂閱一下vip的第一個章節噻,老飯缺四個訂閱,最高訂閱數可以湊個整了,感謝感謝,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聽完李小喜的介紹,諸將又是一陣艷羨,有人問:“不知營州軍那邊給的錢餉是多少?”

  李小喜聽后搖頭,連連道:“沒法比,沒法比!不愿說,不愿說!說出來各位只好一頭撞死了!”

  諸將好奇心大盛,連忙纏著李小喜仔細詢問,李小喜沮喪道:“原先某還以自己這‘平州兵馬使’的頭銜而自得,自從到了平州后才發現,這頭銜就是個屁——不,連屁都不是!”

  “哎呀你就快說吧!吞吞吐吐作甚!惹得弟兄們心焦,真是不當人子!”心急者滿腹怨氣,開始罵娘了。

  “好吧,咱關起帳篷說悄悄話,諸位可別傳出去。營州都督府給軍將們開的錢餉共有兩種,一為職餉,二為階餉。職餉就是擔任實際軍職的餉錢,從戰兵、伍長、伙長、隊副、隊正、都頭、副指揮、指揮、副指揮使、指揮使、副都指揮使直到都指揮使,共分為十二級,每升一級月餉增加一貫。階餉就是被授予的軍階所應當獲得的餉錢,從陪戎校尉、仁勇校尉、御侮校尉、宣節校尉、翊麾校尉、致果校尉、振威校尉、昭武校尉,共分八級,每升一級月餉增加兩貫。就拿山允大哥來說,你的兵馬使相當于都指揮使,如果某沒記錯的話,你的階級是昭武校尉,兩項相加,一個月能拿二十八貫!而且概不賒欠!”

  聽完后,被舉為例子的劉山允當即就倒吸了一口冷氣。按照義兒軍的體制。他月餉是十二貫,但這只是義兒軍中的體例,自從被調出義兒軍轉任儒州后,實際上劉山允不曾拿到一文的錢餉,他如今一直為四百來號部下的溫飽而cāo勞奔波,不僅他本人,手下弟兄們也已經兩個月沒有關餉了。

  在座的大都和劉山允具有相同的經歷。所以帳內一片吸氣聲,氣氛頓時為之一凝。

  李小喜冷笑道:“別怪某笑話爾等少見多怪,在營州軍當兵,一個最普通的軍卒每月都能夠實打實拿到一貫,干上一年半載之后,至少混個三貫。立功還另有賞賜。某聽說有個契丹人榮獲了什么勛章,當場獎勵一百貫!滿滿一車錢,諸位,滿滿一車啊!”

  帳中眾將已經無語了,個個張著大嘴遙想“一車錢”是什么樣子,只剩李小喜一個人繼續表演。

  “諸位,這還是少的!不知諸位聽說過沒有。營州李都督搞了個東事會,把最早追隨他起家的幾十個老弟兄納入了會中,這幫人才是真正發了大財的!他們那幫子人拿了多少錢某不知道,但就剛才某說的那個契丹人,聽說正旦前剛剛被吸納進去,諸位,某得了消息,知道他一年能拿多少么?”

  李小喜充滿誘惑的嗓音回蕩在大帳之內。立刻有人催促:“快些說啊!”

  李小喜伸出一個巴掌,在眾將面前正反晃了兩晃。

  有人接口道:“五十貫?”

  李小喜沖他鄙視的翻了個白眼。

  又有人顫著嗓子問:“莫非……是五百貫?”

  李小喜冷笑,終于拋出了答案:“一千五百貫!”

  大帳之內冰冷了短暫的片刻之后,忽然爆發出一陣熱烈的喧嘩。

  “不可能吧!沒有道理!”

  “營州哪里來那么多錢?”

  “一個契丹人?一個契丹人拿一千五百貫!天爺!祖宗!”

  更有人哀嘆:“瞧瞧人家李都督怎么對待老弟兄的?瞧瞧咱們大帥怎么對待咱們這幫人的……”

  “諸位……諸位……諸位!”李小喜連連拍了好幾次桌案,才將喧鬧聲壓了下去,見眾人又將目光聚集在他身上,便再次開口道:“諸位。這個東事會諸位暫時莫要奢望了,那不是咱們能碰的。但某發現了營州給出的另一條掙錢路子。某有小道消息,營州正在出臺治策,準備讓部分軍卒從戰陣上退下來。唔,營州方面說這叫‘軍人轉業’,針對的就是咱們這些各州鎮軍。營州的官道諸位都聽說了吧?又寬又平,商賈行旅都喜好走官道,方便、快捷、省力,但這過路費卻不是人人都愿意交的,所以營州準備組建一些“保安公司”——他娘的,這名字忒繞口,唔,這些什么公司的重要職責就是負責抄檢那些逃費的商賈和行旅,一旦發現,比照過路費的價值罰沒雙倍,一半上繳長史房,剩下的一半就歸自己了!”

  李小喜說完以后,見眾將眼中都有疑惑,轉念一想,便明白大伙兒都在疑慮什么,當即冷笑道:“不要以為這個數目小,就拿平州至柳城的官道來說,去年一年,收繳的路費便有三千余貫,而逃失的路費,至少在五千以上!若是能夠做好了這件事情,這個什么勞什子的公司一年進賬數千貫,絕不是笑話!諸位都是帶兵的,當然要照顧自家兄弟,但諸位本人每年千貫的進賬,那是跑不了的!”

  帳內不再嘩然,因為每個人都在流口水,沒有工夫去吵鬧了。李小喜所說的千貫收入,或許頭一年會有,但隨著制裁措施的嚴密,逃費的商旅必然大量減少,之后便不會這樣了。但此時此刻,誰又有工夫去算這個細賬?

  實際上這才是李小喜真正的目的,在那次拜見姓高的都虞候時,對方給了他一條出路,組建幽燕保安總公司,與遼東保安總公司并立,一個負責關內幽燕各州,一個負責關外遼東地區。至于過路費罰沒,只是保安公司業務的其中一項罷了。

  在李小喜的眼中,面前這些各州鎮將們都是今后幽燕保安總公司下轄各州分公司的經理,而其中與他關系最密切,且實力最大的儒州兵馬使劉山允,則早已在他內定人選之中,將成為幽燕保安總公司的副總裁。

  李小喜正在薊州、平州交界處為他的幽燕保安總公司努力奮斗時,盧龍節度府通判郭炳呈正在挨家挨戶拜訪幽州將門世家,陪同他一起前往各府的,則是秘密潛入幽州的營州都督府長史房商貿科科長錢五常,以及調查統計局押衙于賴。

  錢五常最初是幽州某商鋪的三掌柜,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前往柳城販賣貨物,然后機緣巧合參加了第一次營州公務員考試,結果從此一躍而成為營州長史房商貿科的一名公務員。在兩年多的時間里,錢五常殫jing竭慮,勤于公務,在營州工商事業的躍進式發展中勞苦功高,于天復元年底被提拔為商貿科科長。

  于賴則是原“榮哥集團”的重要骨干,在榮哥舉事前夜反正后,被高明博相中,吸收進入虞侯司行人處,虞侯司行人處改制為調查統計局后,于賴在諜報方面發揮出特長,逐漸被提拔為調查統計局押衙。

  兩人這次潛入幽州的主要目的,是向各大將門世家推銷“商貿股份公司”的概念。錢五常就不用說了,他是營州大力發展“商貿股份公司”的實踐者,而于賴,則是持股多家作坊和商鋪的大股東,同時也是“營州社會發展福利基金”的理事,屬于“商貿股份公司”的受益者。由這兩個人來幽州推銷“商貿股份公司”概念,事半功倍。

  趁著義兒軍“東征”的機會,郭炳呈帶著錢五常和于賴四處拜訪,首先去的便是高府。

  高府就是已故幽燕第一名將、白馬銀槍高思繼的府邸,如今做主的是高劉氏,也就是高行珪、高行周的老娘。高氏兄弟為劉守光所敗,此刻還在媯州舔傷口,高劉氏則攜同高府家眷,繼續待在幽州。

  雖然高家在幽州城內貌似安然無恙,但卻早已不能ziyou進出幽州,實際上等于被軟禁在了這座大城之內。如果不是來自營州方面存在的巨大威脅,劉知溫考慮穩定軍心的需要而向劉守光進言,恐怕高家早已滅門。所以高劉氏很明白,自家雖然暫時沒有xing命之憂,但卻如坐在火薪之上,一旦營州的威脅消除,滅門就屬必然。

  錢五常和于賴提出的建議有兩個,一是擴大營州和高氏在生意上的合作,加強盧龍至南方江淮流域、盧龍至河東這兩條商貿路線的經營。二是吸納包括高行珪、高行周兩兄弟在內的高氏子弟入軍,先在白狼山軍校培訓后,進入未來的盧龍軍內任職,李誠中答允,保證高氏子弟至少獲得包括一個都指揮使、一個副都指揮使在內的十三個實職軍職,最低不低于御侮校尉。

  當然,高家必須解散山后子弟兵,jing壯者揀選從軍,力弱者安排進入預備營或保安公司,從此高氏不可再有私兵。

  對于這樣的條件,高劉氏實際上是沒有過多回旋余地的,能夠保證高氏一門安穩度過危險期,還能繼續保住財路,這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了,何況還能有一定數額的軍職。高劉氏很聰明,所以沒有在大方向上討價還價,仔細詢問過營州軍的軍制以及商貿股份公司的運作方式后,便點頭應允,只在細節上為高氏又爭取了一些更多的好處。

  商談妥當之后,高劉氏的親筆書信便落到了郭炳呈的手中,然后由郭炳呈秘密派出親信家人,連夜向媯州趕去。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