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百八十四章 順風順水

第四百八十四章順風順水  “陛下,您萬金之軀豈可輕動。”大總管雖然剛剛有些緊張,實際上卻同樣是身經百戰的老兵,他對于兵法是相當了解的。

  如今天色剛亮,正是發起主力決戰的好時機。

  布達城東面靠著多瑙河,北、西、南三面各有一個奧斯曼軍的大營,每個營地內有兩萬士兵,每支部隊都是以奧斯曼士兵為核心,并配備了一定數量的仆從軍,以此確保戰斗力較差的仆從軍不會孤立。

  而布達城內有三萬士兵作為總預備隊,這支部隊完全由奧斯曼人組成,其中一半也就是一萬五千人,是奧斯曼帝的核心耶尼塞利新軍。

  奧斯曼軍一共也只有兩萬人這種常備軍部隊,這既是軍事組織,也是奧斯曼帝國的傳教方法。

  非星月信徒的小男孩從小就被組織在一起參加訓練,他們在退役的時候同樣會得到土地,大量奪取自西瑞克教會的地產將會鼓舞這些士兵英勇戰斗,等到他們退役的時候,他們就成了虔誠的星月信徒。

  奧地利人也許會心存僥幸,那位拉迪斯勞斯在夜戰上似乎頗有心得,奧斯曼帝國則在攻克君士坦丁堡后,就一直傾向于依靠堂堂之陣決勝,他們只需要正常發揮出自己的實力就是無敵的。

  夜間的時候,騎兵幕會收攏到一個比較小的范圍,也許依靠精銳的斥候和熟悉地理的向導有很小的希望可以將奧斯曼軍的反應時間壓縮到無法完成集結。

  或許可以形成主力對一部的短暫優勢。

  但是不論奧地利軍從哪個方向來,他們也無法充分利用這種人數優勢。

  奧斯曼軍的兩萬人部隊依托營地里的簡陋工事絕對可以拖住奧地利軍,然后主力和其他兩支部隊會依靠內線調動的優勢迅速地趕到并擊潰奧地利人。

  即使兩個方向上能夠發起代價巨大的有力佯攻暫時達成了牽制目的,僅憑布達城內的精銳也足以擊破奧地利軍。

  可是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奧斯曼中樞穩定的基礎上,如果蘇萊曼進行了錯誤的反應,那么全軍就有動搖的可能。

  “奧地利人如果想要決戰的話,主力就應該在前哨戰的緊隨斥候而來,如今我軍立足已穩能夠背城借一,他們不會來送死的。”

  “陛下,那個路易國王不就來送死過嗎,敵人有可能出乎意料的愚蠢啊。”

  不得不說路易國王陛下采取的應對策略是奧斯曼帝國君臣,想也不敢想的敵方的“最佳應對”,他的莽撞和愚蠢讓蘇萊曼猶豫了,過于小心會不會錯過戰機?

  萬一拉迪斯勞斯也這么幫忙呢?

  這時易卜拉欣帕夏的副官來了,他帶來了自己長官的口信:“陛下,易卜拉欣帕夏請您安居王宮縱覽全局,他已經率領一部人馬出東門支援了。”

  易卜拉欣帕夏能直接調動八百耶尼塞利新軍,反應的速度比蘇丹身邊的親軍也不遜色。

  “好,不愧是我的易卜拉欣。”

  布達城東門外,易卜拉欣帕夏率領本部精銳趕到時,卻發現自己根本幫不上忙。

  防衛碼頭的部隊已經擊退了奧地利數量有限的上岸部隊,并已經用投石機在支援己方的內河艦隊。

  但是奧地利內河艦隊正硬頂著這些威力有限的小型投石機的攻擊,猛烈地攻擊奧斯曼運輸艦隊。

  “蒂羅爾號在干什么?!保持隊形,不得隨意追擊。”耶維奇的大喊聲穿過了甲板,但是顯然無法穿過多瑙河,東側邊緣的一艘大型帆槳并用船已經漸漸地有點脫離大隊了。

  “不要用信號旗了,用信號彈。”信號彈可是高科技啊。

  高科技意味著高價格,一陣火焰之后,數百塔勒就這么消失了。

  立功心切的那位船長未必看不到信號旗,只是立功心切罷了,但是信號彈的出現說明了耶維奇不可置疑的態度,他最終還是恨恨地放棄了追擊,看著不遠處的一艘奧斯曼軍艦順流而逃。

  在光線不足和混亂的影響下,奧斯曼方認為奧地利人的軍艦都是大型和中型帆槳并用船,而事實上和蘇萊曼得到的緊急報告不同,耶維奇的旗艦“魯道夫大帝號”以世間通行的標準來說實際上是一艘巨型帆槳并用船。

  這艘為了紀念哈布斯堡家族第一代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的戰艦噸位超過一百五十噸,也許在大海上只是二三流的角色,不要說在主力艦如云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海軍中,就算是威尼斯和奧斯曼海軍中也只是剛剛過線勉強算是半主力艦。

  但是它在多瑙河上已經是絕對的霸主。

  耶維奇將艦隊按照從西向東由強到弱的順序來派出陣型,也就是說,他的旗艦排在西側航道最靠近路上投石機的位置。

  并且將十一艘軍艦,一字排開全線進攻。

  雖然傳統上兩排或者三排是艦隊的常用陣型,這樣可以指揮官可以比較有效的指揮,互相之間也比較容易支援。

  但是耶維奇決心加強第一波攻擊的力度,因此盡可能拉開了攻擊正面()。

  這是不算明智,但是充滿了豪情的陣型。

  這是耶維奇第一次率領奧地利內河艦隊出擊,對手又是威震天下的奧斯曼帝國,作為指揮官表現出的氣魄是很重要的。

  事實證明他選對了,雖然奧地利新生的內河艦隊還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是對付奧斯曼帝國附屬于陸軍的運輸船隊依然是綽綽有余。

  奧斯曼艦隊內雖然不乏海戰經驗非常豐富的老練官兵,但是來自各個艦隊,這種臨時湊合的體制下根本發揮不出實力。

  大部分官兵都把來多瑙河運糧當成一次度假,他們從來都沒有想到過會到這里來挨打。

  更重要的原因還是他們沒有適合的戰艦,多瑙河航道太復雜了,要把大型或者巨型帆槳并用船拖到這里來是一個絕對要拖延蘇丹遠征的行動。

  這種事情可是會掉腦袋的,而且完全沒有必要啊,哪個國家也不會在內河航道上投入太多資源組建艦隊的。

  誰也不會干這種很可能徹底浪費自己有限資源的事,誰也不會,但是不包括“先見歷史”的拉迪斯勞斯。

  他投入大量資源苦心孤詣的努力終于為奧地利在這場生死較量中帶來了一個戰略優勢()。

  奧地利為多瑙河航道專門設計并組建的艦隊,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獨特優勢。

  “讓林茨號放慢速度,不得冒進!”從威尼斯海軍里挖來的幾個船長都老老實實地服從經驗還不如他們的耶維奇,他們都知道水戰中陣型的重要性。

  找麻煩的反而是那些奧地利本地的半瓶水。

  奧地利本土貴族出身的幾個艦長經驗有限,昨天晚上編隊一個一個非常緊張,幾次險情和混亂都是出在奧地利人指揮的船上。

  發起突襲的時候,艦長知道是關鍵時刻,人人都嚴格按照既定戰術行動。

  那一輪的猛攻確實打得奧斯曼人措手不及。

  到了局面優勢的時候,這些人就再難抑制自己貪功冒進的沖動了。

  奧斯曼和歐羅巴國家的較量已經延續了兩百多年,從來沒聽說過哪個國家建立專門用于多瑙河的艦隊。

  不論是官兵還是奧斯曼的決策層都沒有想到較量的重點會在這里。

  相比戰斗時的難度,還是夜間行船更加危險一點,雖然早已經通過貿易船隊積累了很多水文信息,還搜羅到了幾個匈牙利方面的水文專家,但是這一路上依然是驚險萬分。

  有兩艘船偏離了航道,受到了損害()。

  編隊的時候也有一艘船打錯了旗號,浪費了半個小時,這半個小時整個艦隊都在詛咒那個旗手和他的船長,同時心驚膽戰地擔憂著奧斯曼人會不會提前發現己方。

  最終沒有出現大紕漏,所有十一艘船都能夠達到預定位置可以算是一個小小的奇跡了。

  乘著天亮的一輪猛攻后,奧斯曼艦隊就陷入了混亂之中,他們的警戒和應變相比陸軍實在是差遠了。

  奧地利艦隊天生占有航向上的優勢,今天天公又作美,給了不小的西北風。

  這讓奧地利人占據了水戰中最重要的兩項地理優勢,上游和上風,這場戰斗出乎意料地順利。

  碼頭區那些擠成一團的奧斯曼船只被奧地利的巨弩和投石機猛攻之下都在倉惶逃命。

  大量軍官在岸上過夜,現在無法回到戰斗位置。

  還有一層不利是奧斯曼船隊沒有統一的指揮,每個省份派出的運輸艦隊之間沒有組織關系,幾支運輸船隊之間沒有明確的頭領,沒有組織關系就無法發起反擊。

  一開始有過幾艘船勇敢地發動過反擊,他們已經被耶維奇集火消滅。

  現在所有碼頭區的船只全部在爭奪河道想要向下游逃跑,只是盡可能地在逃跑。(。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