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章 對付文人

  說完兵事,晁勇道:“看父皇和我大梁三位重臣都在這里,難不成政事吃緊?”

  晁蓋搖頭道:“主要還是我大梁缺少文臣,你先前派的三路兵馬加上趙佶的圣旨,很多州府都是直接歸順,有兩處州府頑抗,也都被順利攻下。如今我大梁治下已經有五十多個州了,雖然我已經盡量手下留情,但是宋朝幾乎是十官九貪,便是沒有砍了他們腦袋,也不能再用他們做官了。這樣一來,地方官員就更不足了。”

  晁蓋雖然也痛恨貪官,但并不是和晁勇一般理想化,貪一文都要斬。他以前在村里也是保正,免不得經常和官吏打交道,也給不少官吏塞過銀子。做任何事都要上下打點一番,這可以說是宋朝的通病了,如果真要斬首的話,恐怕會把曾經當過官吏的人斬殺九成以上。

  晁勇想了想道:“我記得東京有許多參加科舉的士子吧?我們可以盡快舉行一次科舉,選拔一些士子派到地方去,再輔以一些有經驗的官吏配合,應該可以應付一時吧。”

  晁蓋聞言,笑道:“我們就是在商議科舉之事,雖然有一些士子抵制我們大梁科舉,但是還是有不少士子準備參加的。”

  這些士子卻是準備參加宋朝科舉的,結果趙佶因為大梁兵馬威脅京城,推遲了科舉時間,所以各地士子便留在了東京。

  晁勇皺眉道:“為什么抵制我朝科舉?”

  旁邊張叔夜沒好氣的道:“因為你把李綱誣陷成七賊之一,李綱在士林中很有名望。”

  張叔夜也是清流,雖然并沒結黨,但是蔡京等人勢大,他們這些清流很多時候都是團結對外的,而且清流之間也更容易成為知交。

  因此張叔夜跟著晁蓋到的東京后,聽說晁勇下令把李綱和蔡京等人一同處斬,便和晁蓋抗議了很久,只是晁蓋沒有采納他的建議。

  晁勇看著張叔夜笑道:“我殺李綱也是為了保全更多的忠臣,如果我讓李綱為宋朝殉葬的話,恐怕還會有其他想名留史冊或者自以為忠貞不二的人為宋朝陪葬吧?雖然宋朝殲臣當道,但忠臣應該還是不止一個吧?”

  張叔夜卻是不為所動,冷哼一聲,道:“難道你就沒別的方法了嗎?”

  晁勇笑道:“我能想到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只有這么一個,那些自以為忠貞不二的人,一個都是不撞南墻不回頭,想要勸他們改變,我是做不到,這點已經在張大人身上驗證過了。”

  張叔夜看晁勇說起當初無法說服他的事情,他也不能說晁勇勸說不了他,就能勸說的了其他人,那樣無疑是在說別人不如他忠誠。

  晁勇看張叔夜不再說話,對趙明誠和吳用道:“你們想必也對這些士子做過工作了吧?”

  趙明誠點頭道:“我年輕時便在太學學習,太學中也有許多知交,不過這次帶頭罷考的太學生是陳東,此人出身名門,其祖上數代都是士林大家。生姓剛強,先前蔡京、王黼當政,他都敢出言批評。我多次請人游說,此人都不愿參加科舉,除非我朝把殲臣碑毀去,再下旨還李綱清白。”

  晁勇笑道:“他的意思就是讓皇上下旨認錯了?”

  趙明誠看晁勇雖然微笑著說,卻總覺得晁勇語氣中有些殺意,慌忙點頭道:“此人倔強,我也無能為力。”

  晁蓋笑道:“無妨,還有很多士子愿意參加科舉,過了這一屆,以后參加的士子便也多了。”

  “下屆?”

  晁勇冷笑道:“我要讓他們世世代代都無法參加科舉,回頭下旨,陳東及其后人永遠不得參加我大梁科舉,不得入學,也嚴禁其他人教授其后人知識,違反旨意的一律處斬。我倒想看看他這個名門可以傳承多久。”

  眾人聽得晁勇下了如此冷酷的命令,也是不寒而栗,不參加科舉還可以做個文人,但是后人不得入學卻會讓這個家族從士林中消失。

  陳東可以直接教授他的后人,但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情況并不多見,更多的是一代不如一代,所以陳家最可能的結果就是傳承越來越少,最后或許會成為不識字的農夫。

  張叔夜皺眉道:“你行事是不是太狠了?”

  晁勇扭頭對一旁的武松道:“哥哥覺得我行事如何?”

  武松卻是毫不猶豫的道:“太子待人寬厚,梁山將士有目共睹。”

  晁勇點頭道:“我這是寬嚴相濟,對兄弟要寬厚,對敵人則要嚴厲。本來罪不及后代,但是陳東居然敢要挾皇上,這便是罪不可赦。我要讓天下人知道沒有人可以要挾皇上,這一張圣旨下去,相信敢抵抗我朝科舉的士子也就沒多少人了吧。”

  張叔夜冷笑道:“你這樣做,他們即使進了考場,也只是應付一番,根本不會用心去考。”

  晁勇笑道:“學問做的好的人未必就會做官,我倒覺得識時務的人更容易做出成績來。只要他們參加科舉就成,陰奉陽違的事情我也管不了。他們不怕丟人的話,可以參加一輩子的科舉,次次落榜。”

  張叔夜不滿道:“宰相肚里能撐船,做皇帝更要有容人之量,臣子便是偶爾做錯了,皇帝也要能寬恕,這樣臣子才敢于犯言直諫。你這樣做,只能讓所有人對你唯唯諾諾。”

  晁勇笑道:“恐怕你心中還說我是個暴君吧?陳東若沒有鼓動士子,恐怕不會有太多人不參加科舉吧。陳東做出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情,還要讓皇上容忍他不成?你們這些文人就是被宋朝慣壞了。皇上,兒臣請廢除宋朝不殺士大夫的律例。”

  晁蓋笑道:“我大梁卻是沒有這條律法,蔡京、王黼、蔡攸都是文人,只要按律當斬的,不管什么人都不能例外。”

  武松和王進聽得把文人特權廢除,頓時贊道:“皇上英明。”

  張叔夜雖然覺得對文人來說有些不利,但是他也不好反對,雖然治理天下需要靠士大夫,但是出身草莽的晁蓋父子,顯然更信任武人一些。他若出言反對,說不定又惹來晁勇的什么狠招。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