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長平大戰的罪魁禍首

第二十二章長平大戰的罪魁禍首  韓國王宮,韓桓惠王在得到信陵君的保證后,大是歡喜,喜滋滋的,令人大擺酒宴,要與群臣痛飲。

  席間,他自吹自擂,吹得天花亂墜:“寡人此計大妙,一計既保往了大韓城池、名聲,不為山東唾棄,為合縱一員。又讓信陵君與大韓捆在一起,若趙不歸還城池,信陵君必然為大韓說話。得信陵君相助,就是得魏國相助,得天下之助。”

  “君上英明!英明無比!”韓開地這些大臣味同嚼蠟,還不得不拍他的馬屁。

  這酒席竟然一連擺了七天,韓桓惠王依然是興致高昂,絲毫沒有罷酒宴的意思,要不是發生意外的話,他這酒宴說不定要擺上一個月。

  “來,諸卿,為大韓萬世長存,高枕無憂,干此一爵!”韓桓惠王高舉雕工精湛的玉爵,與群臣遙碰,就要美滋滋的痛飲。

  就在此時,只見內侍飛奔而入,一臉的驚懼,仿佛見了鬼似的。

  “何事驚惶?說!”他酒興正濃,這個內侍如此慌張,韓桓惠王萬分不爽,一個“說”字如同驚雷般,很是駭人。

  內侍一個哆嗦,強忍著心驚,忙稟道:“稟君上,秦國使者到了。”

  “秦國使者?”一片驚呼聲響起。

  “咣啷啷!”還有一陣酒爵砸在地上的聲響。

  韓國因為與秦國接壤,更擋在秦國東進的必經之路上,百年來,受秦禍最烈,被秦國斬殺的兵卒不知幾多,少說也有百萬之眾了。是以,韓人聞秦色談,在長平大戰之后,秦國第一次派使者前來,這后果還用想嗎?

  必然是問罪!

  長平大戰就是因韓而起,若韓國不把上黨之地獻給趙國,就不會有長平大戰了。

  三載來,秦國一直忙著與趙國生死相搏,無暇顧及韓國,韓國才得以安然無恙。如今,秦國大勝,必然要找韓國問罪。

  為此,韓桓惠王一直提心吊膽,很是擔心,可是,這一刻仍是來了。

  “啪!”玉爵砸在地上,摔得粉碎,酒水四濺,濺了韓桓惠王一身都是,他兀自不覺。

  “君上,見還是不見呀?”內侍忍著心驚,忙提醒一句。

  “你這不廢話么?天下間,誰敢不見秦使?”韓桓惠王恨不得給內侍一頓耳光。

  七大戰國中,秦國獨強,以一敵六,越戰越強,兇名越來越盛,誰敢卻秦使而不見?若真有這樣的人,那一定是不想活了。

  “快宣,不,快請!”此時此刻,韓桓惠王哪里是個國君,就象好客的主人般,竟然對一介之使用上了“請”字。

  秦使是個四十來歲的中年人,快步進來,韓桓惠王忙站起身,快步過去相迎,想要執著秦使的手,套套近乎。

  然而,他的熱臉蛋帖到冷屁股上了,秦使一側身,讓了開去,冷著一張臉,道:“某此來,非為與韓王親近,而是奉秦王之命,前來問罪。”

  “啊!”問罪二字正是韓國君臣最怕聽到的字眼,乍聞之下,人人臉上變色,個個呆若木雞,如同被雷劈中似的。

  “敢問貴使,要如何才能平息秦王之怒?”韓桓惠王心驚肉膽,小心翼翼,討好似的賠著笑臉,比起見到老祖宗還要恭敬。

  “輸錢五十萬金,糧三十萬石,獻上宜陽。”秦使干脆利索,行事決不拖泥帶水,說出秦國的條件。

  “什么?要宜陽?”一片驚呼聲響起,群臣個個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

  宜陽鐵山是當時天下最有名的鐵礦,是韓國賴以存在的基石。韓國雖小,卻是因為有宜陽鐵山在手,韓軍是清一色的鐵兵,占有先天優勢,被譽為“勁韓”。若是宜陽為秦所奪,韓國就失去了基礎,韓軍再也沒有鐵兵來源,其后果還用想么?

  至于要錢要糧,雖然讓人肉疼,韓國君臣還能接受,宜陽鐵山干系太大了。當時天下的鐵兵,十之八九來自宜陽鐵山。

  “你可以拒絕。”秦使微微一笑,極為冷酷。

  “要是不給呢?”韓桓惠王小心翼翼的試探著問道。

  “武安君已入藍田大營。”秦使淡淡的回答。

  “啊!”又是一片驚呼聲響起,韓桓惠王臉色蒼白如紙,沒有一點血色,搖搖晃晃,差點摔倒在地上。

  群臣個個呆若木雞,不知所措。

  藍田大營,是秦國、也是當時天下最大的兵營。秦國除了各地的駐軍,十之八九都在藍田大營駐扎、訓練。秦國若要對山東六國用兵,就是從這里調兵的。

  武安君是白起的封號。

  白起這個讓山東六國聞風喪膽,被罵為劊子手、屠夫的名將已經進入藍田大營,其意還用再說嗎?那意思就是說,你可以拒絕,若你拒絕的話,就等著白起率秦軍銳士前來攻取了。

  到那時,就不是區區一座宜陽鐵山所能了事,秦國的要價會更高,高上十倍百倍。

  “貴使,宜陽干系重大,即使我愿奉上,天下也不會答應啊,山東的鐵兵多來自于宜陽呀。上黨如何?寡人愿雙手獻上上黨之地。”韓桓惠王肉疼不已,秦國只要宜陽鐵山,不要別處,乍看沒什么,其實比起趙國還要狠。

  “上黨?”秦使的聲調陡然轉高,冷聲道:“大秦五十八萬銳士征戰三載,盡滅趙國五十萬精銳,還不是為了上黨?你以為上黨之地還是你的?虧你說得出口。”

  長平大戰就是因為上黨之地而爆發的,秦使一提此事,韓國君臣集體失聲。

  “秦王有旨,押解馮亭及其眷屬入秦。”秦使再宣秦王之命。

  “準,準!全準!”處此之情,韓桓惠王徹底抓瞎了,只得照準。

  XXXXXXXX

  韓國大牢里,一個身披重枷的囚犯,身材高大,眼睛明亮,雖是階下囚,卻是不凡,一身的威猛之氣,還帶著一股清雅。

  他就是引發長平大戰的韓國上黨太守,馮亭!

  當初,秦軍猛攻韓國上黨,索要上黨之地。韓王命馮亭獻地于秦,馮亭洞悉了秦昭王的用意,是要先一步拿下上黨之地,讓秦國在未來的秦趙決戰之際站在一個更高的起點上,處于一個更加有利的位置。

  他果斷的違背了韓王之命,把上黨之地獻于趙國。一開始,趙國不敢要,他剖析得極為明白,平原君力主受地,因此而引發曠世大決:長平大戰!

  趙國受地后,封他為官。長平大戰后,趙國慘敗,趙國不敢再收留他,就把他拘拿了,送回韓國。

  誰都可以想得到,等秦昭王騰出手來了,必然要收拾馮亭,誰也不敢收留他?韓王恨他,把他下獄。

  “咣啷!”牢門打開,幾個兵卒進來,押著馮亭出了監牢。

  一出監獄,只見一輛囚車停在當地,兵卒不由分說,把馮亭塞了進去,鎖得結實。

  兵卒趕著囚車,來到王宮前,馮亭一瞧,只見他的父母妻兒皆已被囚禁,鎖在囚車里。

  “你就是馮亭?”秦使上前,冷冷的打量著馮亭:“我是秦國使者,奉秦王之命,拘你以及你的家眷入秦。秦王恨你入骨,已備鼎鑊。”

  “哈哈!”馮亭仰首向天,大笑不已:“我馮亭洞悉秦王之謀,依維韓趙間,成功挑起曠世大戰,天下震動,死又何憾?”

  “好漢子!”秦使豎起大拇指,贊嘆一聲,話鋒一轉,道:“你不懼死,可你的父母妻兒,他們又有何罪?因你而喪命,你于心可忍?”

  這話真把馮亭給問住了,他睜大眼睛把家人掃視一陣,仰天一嘆道:“富貴在天,生死由命,非我馮亭所能左右!”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