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十五章 長策驚宇內(下)

  不僅贏煇如此,就是秦昭王、范睢、白起他們哪一個不如是?

  秦昭王先是一愣,緊接著就是鵬了眉頭,張嘴想要說些什么,卻是不知從何說起,唯有張大嘴的份。

  范睢也是如此,只見他轉著一雙明亮透著睿智的眼睛不斷思索。

  白起虎目中精光暴射,不住轉眼珠,他也在思索。

  “異人,你說說看,吾輩為何而戰?”秦昭王總算反應過來,沖秦異人問道。

  “是呀。公子,吾輩為何而戰?”一眾人越品這問題,越覺得有理。

  秦異人眉頭一軒,沉吟著道:“山東之地罵大秦是虎狼,罵大秦攻打山東是殘暴之行,是為了滿足君上的私欲,是君上為了擁有更大的權勢,蹂躪天下……”

  “這是放屁!”這種誣蔑的話秦昭王是知道的,讓他很是生氣,竟然暴了粗口,恨恨的道:“寡人宵衣旰食,勤于政事,為的是掃滅列國,一統華夏,結束數百年的戰亂,還天下安寧,讓國人庶民有飯吃有衣穿,不是為了寡人的私欲,更不是寡人要擁有更大的權勢。”

  自從周天子失德,天下大亂之后,無數的仁人志士都在為結束戰亂,還天下安寧而奔走,而吶喊,甚至提出了各種各樣的主張。

  山東之地罵秦國是為了私欲,為了擁有更大的權勢,是為了蹂躪天下,這是睜眼說瞎話。

  這種瞎話不僅在當時大有市場,很多人在罵秦國。就是后世也是不乏其人,把秦始皇統一中國,結束戰亂,還天下安寧的偉大功業罵得一文不值,仿佛那是世上最為惡毒之事似的。

  他們忘了一點:若秦始皇是為了一己之私,是為了更大的權勢,為了蹂躪天下,為何會有那么多英雄豪杰甘愿為秦始皇驅使,出生入死,拋頭灑熱血。在所不計?

  秦異人頗有點兒意外,他沒有想到秦昭王竟然也有粗俗的一面,轉念一想,這更近乎情理,秦王也是人,也有憤怒,爆粗口更有人情味。

  “……他們當然是胡說八道,信口開河,在誣蔑大秦。不過。如此想的必是大有人在,是以。宣揚就特別重要了。宣揚得好,讓人們不再這么想,他們就會出力。”秦異人眉頭一軒,聲調轉高,道:“大秦富足,國人庶民安居樂業,他們有飯吃,有衣穿,卻要征戰沙場。掃滅六國,我們就要給他們講清楚,為何要這么做?你們想想,征戰沙場那是玩命的事兒,要拋頭,灑熱血,一個不好。就會死在沙場上。放著好日子不過,卻要玩命,這種事兒誰愿意?若是沒有一個正當的、讓大秦的國人庶民心甘情愿如此做的理,將士難以用命!”

  “好!采!”白起雙手輕擊。大聲喝采,一雙虎目中精光閃爍。

  他是上將軍,天才的將領,他當然明白秦異人這話的份量了。

  秦國不比山東之地,秦國富足,國人庶民有飯吃,有衣穿,安居樂業,這在戰國時代如同天堂般的好日子。放著這樣的好日子不過,卻要上戰場,過著刀頭舔血,拋頭顱、灑熱血的日子,要玩命,沒有一個正當的理由,誰愿意干?

  這事必須要說明白,要說透,要讓秦人明白,性命固然可貴,卻還有比性命更加可貴的東西:這就是掃滅六國,一統華夏,還天下安寧,解民于倒懸!

  只要說明白了,說透了,秦人就會甘愿赴死,沙場喋血,他們就會斗志昂揚,士氣高昂,戰意熾烈,那么,秦軍的戰力將會提升不少,這對于即將進行的統一大戰有著莫大的好處。

  “有理,有理,很有理!”蒙驁和桓齮擊掌贊賞。

  “呵呵!”秦昭王笑了,笑得很是歡暢,打量著秦異人,很是欣慰。

  范睢沒有說話,明亮的眼睛停在秦異人身上,贊賞之意已經非常明顯。

  “說透了,我們秦人明白吾輩為何而戰,他們就會用命,就會拼死力戰。”秦異人的話鋒一轉,道:“不過,光如此還不行,還得向山東之地大力宣揚,要讓山東之地知道大秦征戰天下,掃滅列國,一統華夏,結束數百年的戰亂,還天下安寧,會給他們帶去何種好處?”

  好處這話雖然是裸的功利,讓人不太喜歡,卻是實打實的。

  因為,國人庶民,他們要吃飯要穿衣,要養家糊口。若是秦國能給他們帶來實際的好處,讓他們安居樂業,讓他們吃得飽,穿得暖,他們就會奉公守法,不會反對秦國。不僅不會反對,反而還會幫助秦國,還會盼著秦國早點打來。

  “是人就得吃飯穿衣,就需要糧食,就需要袍衫,這些需求,山東之地不能滿足他們。而大秦卻能滿足他們,會分給他們田地、耕牛、農具,讓他們有田可耕,有飯吃,有衣穿,他們就能安居樂業。”秦昭王重重點頭,一顆雪白的頭顱比起啄米的笑還要快:“這事就需要宣揚,把大秦的國策宣揚得天下皆知,要讓山東的國人庶民奴隸知曉。只要他們明白大秦能讓他們安居樂業,他們就會支持大秦,就會盼望大秦早日打過去,他們就不會再反對大秦。”

  說到此處,略一停頓,打量著秦異人,贊揚一句道:“異人,你這幾年雖是受盡了折磨,吃盡了苦,卻是學了不少,好!”

  秦異人的話發人深省,讓人不得不服,一眾人微微點頭,大是贊賞。

  太子贏柱看著秦異人,大是歡喜,一張嘴裂到耳根了。秦異人如此搶眼,他也倍有榮焉。

  唯有贏煇很是不爽,緊抿著嘴唇,板著一張臉,看都不看秦異人一眼。

  “寡人想,這宣揚之事,就需要很多很多透徹的文章,這需要如櫞之筆了。”秦昭王扭過頭,打量著荀子和公孫龍子,笑道:“說到寫文章,非二位莫屬了。贏稷斗膽,請二位先生多費心。”

  站起身,沖荀子和公孫龍子深深一躬,身子躬成了九十度。

  “秦王,不可,萬萬不可。”荀子和公孫龍子忙站起身還禮,很是激動,道:“我等不習兵道,不諳政務,唯有作文章一事還拿得出手,若是秦王不嫌棄的話,我們愿出力。”

  荀子和公孫龍子是當時學術界的泰斗,是兩面旗幟,說到寫文章,放眼天下間,又有幾人比得了他們?秦昭王把這事交給他們,還真是找對人了。

  對于二人來說,他們也想為統一天下,還天下安寧出一份力,秦昭王如此禮敬,把這事交給他們,他們大是激動。

  司馬梗沖秦異人微微一笑,贊許之意現于顏色。

  當初,秦異人力主邀請荀子和公孫龍子入秦,他還有些猶豫。如今想來,秦異人此舉太有遠見了,若當初沒有邀請二人入秦,要想找到比二人更加了得的文人,還真的很難。有這兩人在,這宣揚的文章就不用擔心了。

  “秦王,這事不僅要寫文章,還要編些歌謠,讓人流布天下,讓天下人傳唱。”荀子眉頭一挑,立時出計了。

  “宣揚這事要雅欲共賞,華麗的文章不少,市井俚曲同樣不能少。”公孫龍子接著道。

  “好!采!”秦異人大聲喝采。

  這兩人不愧是名動千古的名士,反應快,很快就想到了如何宣揚。

  “還有,這事要大出金帛,讓天下的讀書人為大秦宣揚。”范睢不愧明智之士,又想到一法。

  在當時,沒有現代這么多的宣傳手段,秦國要想宣揚,收買讀書人就必不可少,讓他們為秦國背書,是很好的宣揚手段。

  “好!采!”眾人齊聲喝采,大是贊賞范睢之言。

  接下來,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為宣揚一事獻計獻策,氣氛非常之好,你一條我一條,一通討論下來,這宣揚之事就這么搞定了。

  “異人,你力主宣揚這事,很好很好。”秦昭王臉上泛著笑容,打量著秦異人,笑道:“你還有要說的么?”

  宣揚這一策,非常好,眾人打從心里贊賞,這會讓秦國減少很多阻力,會減少很多傷亡。這都是秦異人的妙計,他們對秦異人的信心更增數分,聞言之下,目光齊刷刷集中在秦異人身上,睜大眼睛,死盯著秦異人,沒有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就是對秦異人很不爽的贏煇,也是盯著秦異人。

  “我還有一想法,不過,這事對丞相多有不敬了。”秦異人扭過頭,打量著范睢。

  “哦。”這話太讓人驚訝了,眾人的興趣被秦異人勾起來了,眼中精光閃爍。

  范睢智計高千古,其才智不需要說的,讓人服氣,聽秦異人的話,好象范睢有什么失誤似的,要眾人不好奇都不成。

  最感興趣的是范睢自己了。范睢的才華不需要說的,人人都得服氣。他對自己也挺有信心,曾經說過一句自夸之詞,說那些說客無不遇他而屈,由此可見他的自信了。

  秦異人竟然要指出他的不到之處,范睢能不驚訝嗎?既是驚訝,又是好奇。

  范睢沖秦異人一抱拳,道:“公子,請講。”

  秦異人打量著范睢,只見他一臉的誠懇,是真心求教,不是虛情假意,暗中贊賞,范睢的心胸寬廣。

  “丞相為大秦出一奇策:遠交近攻!然,此計未盡善。”秦異人是語出驚人。

  “啊!”一片驚呼聲響起。

秦昭王、范睢、白起、贏柱……無不是張大了嘴,瞪圓了眼,震驚莫銘。。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