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章 迎九鼎

  遷九鼎是天大的事兒,到了秦異人回咸陽這天,秦昭王起了個絕早,洗漱完成,用過早點,就去咸陽城門口,準備迎接九鼎的到來。.

  一向節儉的秦昭王特的命人做了一身新衣,穿在身上,整個人喜氣洋洋,仿佛年輕了二十歲,見到人就呵呵直笑,仿佛這是他這輩子最為歡喜的一天似的。

  剛出上書房,就遇到范睢、白起、樂毅、王翦這些重臣,秦昭王未語先笑,道:“寡人以為起得夠早的了,沒想到你們也不慢嘛。呵呵!”說到后來,就是一陣暢笑。

  “呵呵!”范睢、白起、樂毅和王翦就是一陣暢笑聲。

  尤其是白起,生性嚴謹,為人嚴肅,絕大部分時間就是板著一張臉,冷冰冰的,如同萬載玄冰似的,很少有笑的時候,今兒不僅笑了,還笑得特別歡快。

  “白起,你這一輩子就知道板著一張臉,就沒見你笑過,你怎么也會笑?”秦昭王一雙眼睛瞪得大大的,沖白起道。

  這番說笑引來范睢他們一陣暢笑,極是舒心。

  “君上,往昔臣要領軍,不得不嚴謹。如今嘛,王太孫遷九鼎歸來,臣歡喜。”白起忙解釋一句。

  “寡人還以為你這輩子就沒有歡喜的事兒呢,沒成想,還是有讓你歡喜的事兒。”秦昭王笑笑,袍袖一甩,道:“走,去城門口迎九鼎。”

  大步一邁,率先走了出去。

  范睢、白起、樂毅、王翦他們跟上。

  出了王宮,秦昭王就被嚇了一大跳,只見咸陽街瞿上人山人海,到處都是歡天喜地的秦人,個個臉上泛著笑容,眼中光芒閃爍,比起大過年還要興奮。

  一向珍惜時間的秦人,今兒見了面,不再是“道路以目”,而是相互之間議論紛紛,說說笑笑,叫嚷個不停,仿佛他們不再惜時似的。

  “這……”秦昭王看在眼里,大為詫異。

  “君上有所不知,遷九鼎的消息傳來,國人庶民歡喜難言,放炮竹慶賀,奔走相告。”范睢忙為秦昭王解釋一句。

  “九鼎之重,誰個不知,哪個不曉?既然如此,就傳寡人旨意,今兒舉國歡慶一日。”秦昭王也是歡喜,特的開恩,允許秦人慶賀一天。

  秦國惜時,重視效率,除非天大的事情,不會給“假期”,不會讓國人庶民歡慶。最有名的莫過于秦始皇統一中國后,秦人欣喜若狂,奔走相告,自發的組織起來,要慶祝這一天大的勝利。事情報到秦始皇那里,秦始皇只得順應民心,下旨讓秦人慶祝三日。

  秦昭王這旨意一傳下,秦人更加歡喜了,無不是扯起嗓子大吼:“大秦萬歲!君上萬歲!”

  驚天的吼聲響徹天際,直貫九霄。

  秦昭王率領文武百官,朝咸陽城門口行去,路上聽著國人庶民的議論聲,更加歡喜了。

  “大秦終于遷九鼎了,這是九鼎啊。”

  “想想當年,武王是何等的強橫,想要遷九鼎,放言若能得睹九鼎,就是死也不后悔。后來,他入洛陽,見是見到九鼎了,就是沒能把九鼎遷回咸陽。”

  “武王太過莽撞,竟然與人賽舉鼎,折脛而死,錯失了遷九鼎的天賜良機啊。”

  “如今,王太孫成功了,要把九鼎遷回咸陽,這是何等的喜事兒,我一想起這事,就是睡不著覺。”

  “我也是睡不著啊。九鼎啊,我終于有幸能見到九鼎了,這輩子值了。”

  秦人的議論聲響成一片,如同雷鳴似的,嗡嗡直響,平添幾許喜悅氣氛。

  來到城門口,放眼一瞧,只見一條長龍從城門口開始,一直延伸出去,不知有多長,一眼望不到頭。

  這條長龍自然是由趕來的秦人組成的,他們站在官道兩側,伸長脖子,瞪圓眼睛,踮起腳尖,望著東方。

  “呵呵!”秦昭王看在眼里,發出一陣暢笑聲,站在城門口,耐心的等待。

  范睢、白起、樂毅、王翦、荀子、公孫龍子、徐夫人,還有一眾大臣站在他身后,個個伸長脖子,踮起腳尖,瞪圓眼睛,望著東方,一臉的期盼。

  拒秦昭王、范睢、白起、樂毅他們一生經歷的大風大浪不知幾多,然而,他們還沒有如眼前這般期待過。

  因為九鼎是傳國圣器,非天子不能居之,就算是秦昭王、范睢、白起、樂毅這樣的風云雄杰,也未曾目睹。對于他們來說,若能一睹九鼎神姿,此生無憾也!

  “怎生還不來呢?”秦昭王眉頭一挑,有些耐不住了。

  “君上,這沒幾多時間啊。”范睢忙提酷一句。

  “沒幾多時間嗎?哦。”秦昭王點點頭,又道:“異人這也太慢吧,他就不能快點嗎?”

  不是秦異人來得太慢,而是他們來得太早了。

  就這樣,秦昭王時不時就會問上一句,埋怨秦異人一通。

  “來了!來了!”突然,官道兩側的秦人發出一陣歡呼聲,歡呼聲初起時還很遠,只能隱隱聽見。只不過眨眼功夫,這歡呼聲就傳過來了,城門口的秦人歡呼起來。

  緊接著,就是城里的秦人也在歡呼,一時間,歡呼聲動九霄。

  “來了!”秦昭王異常振奮,雙手緊握成拳,狠狠揮動,眼睛瞪圓,死盯著前方。

  果然,只見前方出現一支隊伍,正快速朝咸陽而來。這支隊伍初時只是隱隱約約,看不太清楚。沒過幾多時間,這隊伍就清楚了,只見這是一支身材高大的秦軍銳士,趕著九輛異常寬大的馬車而來。

  這九輛馬車上裝著九尊巨大的青銅鼎,氣勢非凡,讓人一瞧就知不是凡物。

  “九鼎!九鼎!”

  一片歡呼聲響起,秦人差點瘋了,手舞足蹈者有之,放聲狂吼者有之,蹦來蹦去者有之……秦人用各種各樣的肢體語言發泄他們的驚喜之情。

  “九鼎!真的是九鼎!”秦昭王紅光滿面,哪里還呆得住,一邁步,飛也似的沖了過去,如同在飛似的,哪里象個行將就木的老人。

  “是九鼎!是九鼎!”范睢、白起、樂毅和王翦這些沉穩之人,此時再也不能沉穩了,而是一蹦老遠,飛也似的追了上去。

  身后的一眾大臣,無不如是。

  他們眼睛瞪圓,眼中精光閃爍,雙手不孜動,吼得山響,如同一頭頭見到美味羊羔的餓狼似的。

  秦異人騎在駿馬上,見到秦昭王他們飛奔而來,大是詫異,萬萬沒有想到,秦昭王、范睢、白起和樂毅他們竟然有如此率真的一面,這更有人情味。

  再仔細一瞧,若是秦昭王他們再紅著一雙眼睛的話,跟餓狼就沒差別了。

  “見過大父。”秦異人飛身下馬,沖秦昭王見禮。

  “九鼎啊九鼎。”秦昭王太過驚喜,沖秦異人揮揮手,連免禮都沒有說,而是飛奔過去,來到第一尊鼎前,右手伸出,撫著九鼎,一個勁的念叨。

  “寡人久聞九鼎大名,如雷貫耳,今日方得一睹九鼎,此生無憾也!”秦昭王撫著九鼎,感受著九鼎上傳來的冰冷,一臉的滿足,臉上盡是笑容。

  “此生無憾也!”范睢、白起和樂毅他們大為贊成這話,重重點頭。

  九鼎是華夏圣器,誰個不知,哪個不曉?能一睹九鼎,正如秦武王那句話“死亦不悔”。一股滿足感充滿范睢、白起和樂毅他們胸中。

  秦昭王撫摸一陣九鼎,這才仔細打量起來,只見九鼎上有山川圖案,上面有一個“雍”字,眉頭一挑,道:“這是雍鼎?”

  “是的,大父。”秦異人來到秦昭王身邊,為他解釋,道:“大秦地處雍州,今日遷鼎,雍鼎自然是要放在最前面。”

  “呵呵!”對這處置,秦昭王沒異議,大為贊成,道:“異人慮事周到。”

  說到這里,面容一慘,目光落在雍鼎上一攤烏黑色的血跡上,眼中淚花閃動,道:“這是大兄之血?”

  秦武王是秦惠文王的長子,是秦昭王的大哥。乍見這血跡,秦昭王想到了秦武王舉鼎而死一事,不由得心中甚是悲戚。

  “是的,大父。”秦異人道:“武王與人賽舉鼎,實在是莽撞,我意留下這血跡,警示后人,莫要再象武王那般莽撞。若大父以為不妥,我這就命人拭去。”

  “不!”秦昭王右手輕擺,道:“異人,你做得對,很對!這血跡就留下來吧,警示后人。”

  秦昭王右手輕拍雍鼎,嘆息一聲道:“大兄啊大兄,你身為大秦之君,卻是個恃力之人,落得如此下場院,誠為后人戒也!”

  嘆息一陣,來到涼州鼎前,打量一陣,再查看幽州鼎和冀州鼎。

  雍、涼、幽、冀四鼎為西方四鼎,是要放到一起的。在這之后,就是最大的豫鼎了,豫鼎代表著中原,最大,最為氣派,最有霸氣。

  秦昭王停留在豫鼎前,好一通打量,感慨萬千:“豫鼎代表中原,豫鼎啊豫鼎,你可知如今的中原是何等的不堪?中原土地肥沃,遠勝大秦的關中之地,然而,山東之地卻在艷慕大秦的富強。”

  又來到東邊的徐、揚、青、兗四鼎前,好一通打量,摸摸這鼎,撫撫那鼎,秦昭王特別滿足。

  范睢、白起、樂毅以及一眾大臣也是愛不釋手,一個勁的撫著九鼎,感慨萬千。

  直到眾人心滿意足了,秦昭王這才右手一揮,道:“運進城去!”

  “轟隆隆!”就在這時,風云突變,烏云四合,一道明亮的閃電對著九鼎就劈了下來。

  ps:朋友們莫噴,九鼎不知所蹤,而且又富有太多的傳說,我想來想去,還是采用傳說終結九鼎為宜。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