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商業談判

  “安老板客氣了,這些名貴的東西,我怎么好意思收呢?”

  奕景一邊客套話,一邊揮揮手,讓兩個小丫鬟把禮物都收上。

  安掌柜嘴角微微抽搐一下,他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厚臉無恥之人,這簡直是口不對心,嘴上說著不,身體卻很誠實。

  “呵呵,坐,小春小夏,快去泡點茶,招待一下客人。”奕景也像商場老手般,客客氣氣地招呼道。

  可安掌柜并沒有馬上坐下,而是看著林茜,拍了個大馬屁。

  “這位是公子的夫人?真是貌美如花,可比得上京城里的大家閨秀,與公子可謂郎才女配,神仙眷侶。”

  林茜被他這么一拍,臉頰羞紅,帶有絲絲羞澀,但更多是喜悅,對安掌柜的印象也增加了不少。

  正所謂商場聊天,投其所好,一般先從他最親密的人入手,畢竟內人吹耳風,事情可是十拿九穩。

  不過,奕景十分無情地說出實話。

  “安老板,你可猜錯了,她是我家府上的大管家,也是實習生,見識一般商場對決。”

  安掌柜眉毛皺了一下,這當面打臉好嗎?

  眼前的公子居然不按套路出牌,真是有話直說,以他多年從商經驗,這就有些難搞了。

  “大管家,一般不是男子嗎?”

  “誒,你這話就有些重男輕女了,在我府上可沒有這種規矩,有能者居之,管他是男是女,而且林茜也不差,把府邸的一切計算得明明白白,遠遠勝于其他男子。”

  林茜感覺今天是被夸得最多一次,內心不免有些小膨脹,但她還是緊跟在奕景身后,一副大家閨秀的樣子。

  等眾人就坐,茶水也都端了上來。

  奕景抿了抿茶,單刀直入道:

  “安老板,此次前來有什么重要的事情,無妨跟我說說,畢竟我這人直來直去,可不喜歡聊什么虛的。”

  眼前三位老板,有些無語,到底是跟什么怪人交談?

  按照商場慣例,先是一番“商業互捧”,再到冷暖人情,最后是里長里短,才能進入談判階段。

  此小子簡直就是商業里的一朵奇葩,把過程縮短一大截,有辱斯文。

  張掌柜直接笑著圓了氣氛。

  “奕公子,小人們此次前來,想與公子商討一下瓷器的合作事宜,貴府瓷器可是制作精美,遠遠超過官窯,若是公子不嫌棄,能否將瓷器專授于我們。”

  “嗯~”奕景點頭,“那你們想要怎么采購法,而且我這里瓷器產量不多,當然價格也是貴了一些。”

  “這些瓷器,只有鑒賞過才能定價,若公子還有那耐摔的瓷器,李某愿意一百兩價格全盤收購。”

  李掌柜也發話了,他堅定將收購價砍掉一半。

  奕景立刻搖了搖頭,這簡直就是在剝削自己。

  耐摔的瓷器有這么好買的嗎?便宜幾百塊,貴些的上千塊,怎么不去搶?一百兩就想買我東西。

  老馬曾經說過:“如果有100%的利潤,資本家們會鋌而走險;如果有200%的利潤,資本家們會藐視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潤,那么資本家們便會踐踏世間的一切!”

  按照老馬這套理論。

  奕景感覺瓷器的利潤已經超過了一倍價格,甚至兩三倍不止。

  不然,他們就不會過來,看來大老板的胃口也很大,想要壟斷市場。

  若乾朝與宋朝類似,那么富庶之地江南,瓷器的售價將會更高,他們應該是嘗到了甜頭。

  “這價格太低了,若是專門售出的話,我可是寧愿賣給安老板,至少它的價格公道,”

  “那些耐摔的瓷器,可是整整兩百兩收購,你現在卻要用一百兩,這不是在剝削我嗎?”奕景將安掌柜拿來做擋箭牌。

  安掌柜快要哭了。

  早知道當時就不該如此誠實,要不然,瓷器利潤可就更大,只能怪那時震驚太多,思考不了。

  “公子此做法恐為不妥,瓷器有好有壞,有些高價有些低價,甚至虧損巨大,瓷器行可承擔大量風險。”李掌柜義正言辭的反駁道。

  奕景姍姍笑了一會。

  “你們在逗我嗎?能讓你們吃虧,若是你們能吃虧,還會來跟我買瓷器?”

  “若是我沒猜錯的話,你們現在拿去江南地區販賣,利潤肯定兩倍不止吧,不然,你們就不會成群結隊的,出現在我面前,”

  “而且,這些瓷器可是我一家獨有,別的地方,不管是民窯還是官窯,都無法制作出來,不信你們拿一個去試試,要是成功,我十兩賣給你都可以,”

  “反正我也無所謂,想必其他老板知道這消息,也會過來跟我商量,到時候你們虧本可就更大了,只能說是先到先得,當然價格也是由我來決定。”

  三位掌柜都挑了挑眉,他在發飆?

  一般都是壓低價格,之后進行價格拉鋸戰,最后成交金額最多一瓶一百五十兩。

  感覺眼前的小子,并不是一個好惹的主,最多也就是二十歲出頭,沒想到懂得還挺多,可比那些文弱書生厲害。

  許多事情猜測雖不準確,但基本上大致相當,且言語間也太直截了吧。

  他們三人可是很少遇見這般對手。

  畢竟大人商量,黃毛小子只有一邊站,哪能輪到他插話。

  “公子這番話沒錯,可張某還是覺得,低一些價格,就能在江南地區大賣,”

  “而公子以量取勝,也能夠賺得盆滿缽滿,正所謂薄利多銷。”張掌柜摸搓著手,商量的口氣說道。

  奕景還是搖搖頭。

  “張老板,你這想法不錯,但你知道物以稀為貴,若要是銷量上去,那價格必定下降,并且我也拿不出這么多產量。”

  的確,瓷器能在古代這么昂貴的原因,確實是物以稀為貴。

  瓷釉燒制非常困難,不僅在火候還有材料等方面,要是控制不好,則成色不穩,甚至會破壞表面結構。

  所以古代的瓷器其實數量并不多,一件上好的瓷器值好幾十兩,或是上百兩。

  特別像琉璃般的外層瓷器,除了少數官窯能夠制作以外,民窯非常困難。

  況且官窯將這些技術都封鎖起來,民間可是無法得知,使用的窯匠,也都是終身制。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