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七十五章 大善人之包工頭奕景

  兩名運貨員看著奕景走出,便把剛啟動的車關上,隨后一人說道:“剛剛是一個女孩接電話,說話斷斷續續,我們以為打擾到你們的‘性福生活’。”

  奕景姍姍笑了起來。

  現在可不行,人家也沒有完全發育好,所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等長大一些,就……于是解釋道:

  “沒有的事,可能是你們聽錯了,把東西都搬進來吧。”

  接著兩名運貨員下了車,將打包好的耐燒磚,搬進了二樓倉庫。

  都是前幾天,奕景用了兩萬訂購的耐火磚,專門用于建造小型窯爐,以古代技術完全無法制造出來,里面需要硅石、石英、粘土、莫來石、工業氧化鋁等各種材料。

  這些耐火磚最高耐溫可達1700攝氏度,而普通的粘土磚,只有1200攝氏度左右。

  但燒制水泥需要1500攝氏度,普通的磚頭遠遠不夠,所以只能在現代購買,并在古代尋找一些輔料從而建造水泥窯。

  一貨車的耐火磚,將二樓的倉庫占滿,連空房間,也滿了一半。

  等兩人走后,奕景那個叫欲哭無淚,一箱耐火磚差不多三四十斤,即便用上手拉車,一次性最多只能裝兩箱,再多,拉車就要壞掉。

  這里共有一百多箱,也不知搬到猴年馬月。

  可是為了古代大莊園的發展,奕景忍了下來,換上簡單的運動服,帶上汗毛巾,瘋狂來回搬磚,連爬帶滾,差不多花了兩個時辰。

  令林茜感到一陣驚奇,心里想著,‘我家公子,家財萬貫,居然需要搬磚,難道是仙界的神磚?’

  翌日。

  可謂是龍溪縣的大日子。

  此時街坊熱熱鬧鬧,不管是商賈地主還是平民百姓,議論紛紛,為這寧靜的縣城,添加一絲怪異的氣氛。

  “你聽說了嗎?鬼仙之徒,要招大量工人,一天開價居然二十文,并包伙食……”

  “咱也聽說了,他們好像要修渠,待遇非常好……”

  “該不是為了開荒吧,這年頭可是非常容易中瘴氣,斃命……”

  “你怕不是傻,他可是鬼仙之徒,能有治療瘴氣仙丹,趙神醫,也與他拿此仙丹救人……”

  現在可是春分之后,可謂一年之計在于春,但也是青黃不接之時,許多農民秋糧已盡,春糧下播沒多久,家里的糧食不多,這時只能借地主糧貸。

  每年都有人餓死,也有人背井離鄉,成為異鄉流民。

  然而在這彌漫之際,居然有人大肆招工,可解眾人燃眉之急。

  農夫或是流民百姓,都想加入工程隊伍,賺點錢安家度日,葉工匠在城里設置的幾個攤點,不到一個時辰便人滿為患。

  許多人爭先恐后,生怕沒了位置。

  對于二十萬人口的龍溪縣來說,只是杯水車薪,可也好過無。

  不到一個上午,就招了七百人,到了午時,眾人便來到鬼府外,由十幾個工匠分別帶領,嚴老頭也是其中之一。

  他只要五十人,負責修建簡易路,簡易碼頭,還有傳說中的水泥窯。

  奕景帶過來的耐燒磚,若要建兩丈多高的水泥窯中心燃燒艙,大約可有三座存量,不過以他的規劃,先是兩個水泥窯,另外兩個高爐待建。

  且今天也有新磚過來,最終的規劃是三座水泥窯與三座高爐。

  其他工匠每人領幾十人,做好班排,這一里的水渠長度,分成十段,每五十人負責一段。

  剩下的一百五十人,則負責荒地的開墾。

  可他們并不愿意,害怕開荒途中感染瘴氣瘧疾,或是邪惡之物,顯出猶猶豫豫。

  奕景早有準備。

  此地濕地眾多,病蟲病害也是極多。

  他早就訂購了一批吡喹酮本,這種是專門用于防治各種寄生蟲,特別是新中華建立之時,曾流行于田間“絕戶病”。

  這些疾病是由吸血蟲引起的,它們專門寄生在釘螺,等待牲畜或者農夫踩到,刺破腳底,憑著血液進入體內,然后繁衍生息。

  直到把人的血洗干為止,且傳染性極強且無藥可救,一人得此病,不用幾天,便全家都會染上,所以被稱為“絕戶病”。

  如此疾病,在當時讓中央眉頭不展,不僅嚴重影響水稻生產,還造成人口大量流失。

  可是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消滅中間宿主釘螺,開發藥物用于治療,吡喹酮便是其中之一。

  在奕景要求下,每個人必須服用此類藥物,就連府內購買的一百頭牛,也是如此,用于預防吸血蟲等其他寄生蟲。

  并且工人得到保證,若是感染疾病或是瘧疾,能夠得到醫治,若是死亡,也會給死者家人一筆不小撫恤金。

  工匠們將一條條,規矩以及福利都告訴出來。

  頓時所有人熱情高漲,解決了后顧之憂,便更加賣力。

  一個下午時間,開山辟地,遇河架橋,水渠開挖,按照規劃,河道寬約三丈,一丈深,能夠通行四百石的船,也就是載重二十四噸。

  之前購買的一百頭牛,五十頭分配給修渠,修路建窯,另外一半則分配給開荒。

  等到傍晚,當眾人滿臉疲憊時。

  府邸的壯丁,將一桶桶煮好粗米飯,饅頭,清淡的菜湯,捧了出來,在府外搭建臺子,裝有同等分量食物的碗,整齊排列。

  工人們只需排隊領取即可,用完餐后,將所有的粗陶碗歸回原位。

  眾人原以為,在這青黃不接之時。

  食物一般都是粥水,且是那種只能見到幾粒米的粥,可當每個人捧著手里的大碗,有些難以置信。

  滿滿的粗米飯,足足半斤有余,再加兩個碩大的饅頭,若是吃完,便可到指定地點,用手中的粗陶碗喝湯。

  簡直就是大發善心。

  即便是家中米飯,也沒有如此豐盛,多為熬粥度日,不然家中的糧食不夠度過春夏之交。

  許多人大吃特飲,然后打湯水,能見里面有許多青菜,不值錢的雜魚,海鮮等等。

  味道極鮮,還帶有淡淡的甜味。

  于是有人忍不住,搶湯喝,打翻一桶之后,府上的護衛也出來維持秩序,才把騷亂壓制下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