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六十八章 我要再創一個茅臺

  各種酒除了烈度一樣,其余的味道大不相同,有些藥膳之味,有些是米香夾雜著一些花味。

  直到喝氣泡酒,味道更是讓她新鮮,酒不烈,且味道清甜,帶有水果芳香,冰涼刺激,沒有其他雜味,更適合女子飲用。

  此酒真的讓她開了眼,沒想到龍溪縣居然有如此美酒。

  不管是江南還是嶺南地區,都不盛產果實,因為并非主糧,所以無人種植,若想嘗鮮,只能到深山野里采摘,一般只有富貴人家才得以享用。

  更沒有人想到用水果釀酒。

  可現在這座縣城,卻能享受到果實釀出來的酒,而且還如此美味。

  基本嘗了遍以后,云竹緩緩放下了手中酒杯,似乎因為先前喝的烈酒,臉上帶有一抹紅暈,指著每一杯酒分析道:

  “這三種烈酒,若是在江南販賣,大約十兩,而果酒應是十三兩,其余的最多也就一兩,也或者一兩不到,若是遇到好酒之人,價格或許更高,當然,這只是小女子一家之言,做不得數。”

  奕景聽著她的分析,思維發散。

  古代不缺酒,但缺的是度數高且香甜的美酒。

  倘若要販賣到古代,最好是自己建立一個釀酒體系,酒可比蠟燭瓷器還要重上許多,搬運也是一個難題,而且房間也放不下,必須另謀打算。

  隨著古代對現代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大,自己古玩店的那點空間,根本無法滿足,只能向周圍的房子入手。

  但如今奕景連自己的店鋪都沒買下。

  所以只能想別的辦法,如果要在古代販賣酒水,那就一瓶酒要價5~10倍以上,走奢侈品路線。

  就像茅臺的策略一樣,以小成本撬動大價格,自己制造一個生態體系,讓酒成為可保值資產,就能推動民間收藏酒作為愛好。

  這方法操作起來也非常簡單,賣出去的酒,以相同的價格回收,若是年份越久,回收的價格越高,這就能推動炒酒熱,前期雖然會有些虧本,但只要把酒的價格推上去,基本與黃金白銀具有同等保值作用。

  這也是世界第一奢侈品的做法。

  奕景逐漸露出微笑。

  大家都說國外都是奢侈品,其實最為奢侈的則在國內,一個釀酒的企業市值超過幾大銀行,就連其他歐洲國家的奢侈品公司,拍馬追不上的。

  所以說中華人并不愚蠢,甚至聰明到超乎你的想象,只是你沒有一顆善于發現的心。

  “這幾件酒你帶回去吧,算是我的贈與,祝我們友誼長存。”

  奕景像一只老狐貍一樣,以贈送的方式推廣一下自己的酒。

  令云竹有些受寵若驚,不免細聲回絕。

  “公子怎能如此,無功不受祿,昨夜贈與詩一首,今又是酒,小女子無能無德,也幫助不了公子什么,愿公子贈予他人。”

  奕景見她有些堅持,應該說是對自己有些防備。

  想了會便道:“要不這樣吧,那瓶氣泡酒算是我贈送的,其余的你只要負責幫我推廣,并告訴他們這里是龍溪城鬼府生產的美酒即可,畢竟我是商人。”

  云竹思索片刻,打量著奕景。

  她聽自己同伴說過,奕公子不僅詩才橫溢,也是龍溪縣新晉的商賈之家。

  當然,令許多人為之疑惑。

  為何有才之人卻行這低俗之事,而并非考取功名,錦衣還鄉。

  可現在贈與自己美酒,符合情理,于是點頭答應。

  奕景見她回應,松了一口氣,生怕別人回絕,斷了自己財路。

  隨手吃了幾口佳肴,感覺又有足夠體力,緩緩起身,扭了一下筋骨,與她說道:

  “我先去忙,你在這里慢慢吃,不用著急,若是吃得不夠,還可以叫老賈加多幾碟,他最近在嘗試新菜式,不用在意浪費。”

  說完之后,便轉身離開,進入主室,開始在古代與現代間來回搬運貨物。

  只留下云竹一人,在涼亭間品味美食。

  這讓她對奕景生出好奇與欣賞,沒想到世間竟然有,如此有趣的人,有詩才卻不要功名,有家丁卻要自己忙活,身穿農民布衣,轉身又是富貴公子。

  處處都是矛盾,可處處都是有趣之事,讓人猜不著,摸不透。

  此時,小春從外面走了進來。

  在云竹身旁后,有些怯懦的道:“公子叫小春來招待姑娘,如有需要盡管吩咐。”

  云竹還是忍不住問道:“令家公子都是這般嗎?”

  只見小春微微點頭,小聲道:“公子是個好人。”

  “每個府上之人都說自家公子是好人,但卻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

  小春沉思片刻,又道:“……公子與別家不同,沒有嚴苛規矩,也不會苛責下屬,晚上還常教我們算數,只是看起來有些吊兒郎當……”

  “算數?”

  “嗯……公子還要求我們讀書識字。”

  這讓云竹更加好奇。

  傳統的風俗,便是女子不需要讀書認字,只需學習女德,刺繡,為做嫁人準備。

  除了少數一些江南達官貴人,托關系讓自家女兒上私塾讀書認字之外,其她都是這般如此。

  可這府上居然連丫鬟也要讀書認字,令人匪夷所思。

  當她還想繼續問下去,卻又覺得有些不妥,了解他人家事十分失禮,且今日開始回江南,不好讓船夫等待許久。

  稍微整理一番,便離開了府邸,坐上馬車,緩緩前行,一路上不時回望著府邸,心中的疑惑增多了不少,最后不再思考,只覺世上多有趣之人,自己未能發現罷了。

  奕景又把四箱蠟燭搬了過來,旁邊還有林茜與小夏兩人正在點算。

  一箱箱地拆開,做好分類。

  手上拿著厚厚的本子,還有圓珠筆,都是奕景要求的,畢竟毛筆使用起來不方便,而且古代的紙張偏軟松散,用力一些便會破洞。

  林茜使用阿拉伯數字,也是得心應手,經過這幾天的努力學習,基本掌握了加減乘除。

  就連身旁的小夏也是如此,只有小春那丫頭,差了一些。

  奕景將手拉車的箱子隨意倒在地上,便轉身離開,繼續搬運,此時的他欲哭無淚,也不知搬到何年馬月,若是可以,想要建造一條傳送帶,讓箱子自己過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