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23章 火炮之威力

  乾朝可不是產銅大國。

  這讓奕景有些難辦,不過他知道哪里有巨大的銅礦。

  對面的琉球島,就蘊藏著巨大的銅礦,整個山脈還有其他礦產,只是那里的人口非常稀少,根本沒有足夠的工人開采銅礦。

  難以指望短期內解決自己的礦產資源。

  奕景思索許久,然后開口說道:“嚴老,府上的銅錢拿去用,大概制作出二十門夠了。”

  如今經歷過戰火洗禮,府上的財富異常膨脹,多多少少擁有三十多萬貫銅幣,按照一門火炮需要八百貫銅幣,作為原材料。

  這二十門,也就需要一萬六千貫,而且府上在地主家收繳的銅器,也有兩三百斤重,這并不是大困難,只是稍微心疼錢。

  只希望李衛能搶劫更多的銅幣回來,拿點銅器也行。

  不過如今府上,最多的還是白銀。

  一百二十萬兩,基本在平民百姓中不流通,因為他們根本用不起,一兩白銀可值九百文銅錢,兌換都成為麻煩事。

  “還有,嚴老,你將白銀重新冶煉,使用模具鍛造成各種大小的銀幣。”

  奕景只能嘗試使用銀幣沖擊整個銅幣市場,這樣就能節省大量銅料,用于制作大炮。

  “為何?”

  “銅幣不夠。”

  嚴老點點頭,躬身領命,隨后又開口問道:

  “府主,如此多門火炮,可火藥跟不上,如今存庫只有一百多斤火藥,這一門火炮發射,就需要六七斤火藥,基本十幾發,就無火藥使用。”

  這又是一個致命傷。

  如今林茜剛剛乘船離開沒幾天,連最近下水的船,也都尾隨其后,根本沒有船可以到日本走私硫磺。

  不過,奕景也沒有灰心,“我們每天的硫磺產量多少?”

  “一天不到三斤。”嚴老隨口說道。

  奕景可是使用《天工開物》里面所提及的礬石提取硫磺技術,或是使用含硫磺礦石進行提煉。

  但產量依舊少得可憐。

  不過聚沙成塔,他也不著急。

  按照黑火藥的配比,硫磺的最佳成分只占到12,木炭占22,其余的七成全是硝石。

  只要硝石不短缺,每天都能生產十幾斤左右的黑火藥。

  “我會想想辦法。”奕景隨口說道。

  無非就是在焦煤的身上下功夫,將排出去的廢氣體收集起來,里面可是含有大量的硫元素。

  接下來便嘗試弗朗機炮。

  眾人也將距離推短至兩百米左右。

  對準一塊巨石,開始連發試射。

  如此短的距離,威力也展現在眾人眼前。

  即便在護衛們不熟悉的情況下,輪換一個子炮,只需要十秒時間。

  一聲炮響之后,護衛們快速地將弗朗機炮尾部的子炮抽出,隨后又裝進了另一個子炮,繼續點火發射,一輪下來四門子炮都打完了。

  那巨石也被打得支離破碎。

  第一發就給石頭造成了不小的彈坑,第二發飛濺更多的石頭。

  四輪下來,眼前的巖石滿目瘡痍,直接露出石頭里面銀白色的部分。

  眾人也都是眼前一亮,雖然每一發消耗三四斤火藥,有效范圍不如之前的那門火炮,可勝在能夠連發。

  在近距離戰斗,敵人未靠近就已經被打成麻花,這是多么可怕的武器。

  奕景也是心滿意足,這弗朗機炮,用于守城處處有余,若是制造中型,用于海船對轟,絕對是一個利器。

  雖然這種火炮在17世紀,基本處于被射程距離遠的加農炮淘汰,可在當今的朝代,沒有人擁有如此武器,無需擔心別人用火炮對轟。

  此時一群遠處觀看的農夫。

  也不免暗暗咋舌。

  如此可怕的武器,眼前的府主怕是已經擁有毀天滅地之能。

  “難道府主已經由仙成魔?”

  “此等可怕武器,若是乾朝軍隊,也是無能為力……”

  “怕什么呢,不是對準咱們就行了……”

  人群中議論紛紛。

  這里可不缺嗑瓜子的群眾。

  接下來的幾天,這驚天動地的消息也逐漸傳到了整個城內。

  之前的滿城白布,已經多少恢復了往日的色彩,依舊彌漫著些許硝煙,不過人們早已習慣。

  龍溪縣城中,街尾小巷都有人高談闊論,雖然戰爭的傷疤并未愈合,但許多人依舊樂觀地生活著。

  鬼府那里的談資,也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你聽說了嗎,鬼府擁有毀天滅地的武器……”

  “我也從隔壁家老王那聽說了……”

  乾朝也擁有火器,可這類武器只在軍營里才能見到。而且是像禁衛軍這般高規格的軍隊才能見到,普通的守軍,幾乎就瞧不見。

  更別說普通的平民百姓,根本不知道軍隊火器發展如何。

  或許只有京城的百姓,才有些消息,這山高皇帝遠的漳州城,百姓的知識面可停留在上一個世紀,畢竟窮鄉僻壤。

  “那又如何?他們可比乾朝軍卒靠譜,又不打家劫舍,燒殺擄掠,我巴不得他們武器強大,如此這般,我們的小日子才有好過……”

  眾人聞言,也是點點頭,這位老人說得有理。

  “對呀,對呀……指望那些守軍能守住城墻,還不如靠鬼府呢,我孫女,就是被他們救活的,如果擱在從前,找郎中救治,沒有個幾百文銅錢,根本別想……”

  “鬼府府主,還是大善人呀……”

  “就是,他們可給每戶人家分發雞苗鴨苗,雖然養大不屬于農戶,但生出來的雞蛋鴨蛋,可都屬于自己,如今我和老伴商量著要不要投靠……”

  “這可算得了什么?俺的家被毀,那……額……糧行借錢給俺建房,這來年的利息,只需要三分,可比地主老爺便宜多了。若是來年還完,似乎再借錢,只要二分五厘利息。”

  眾人聞言也都點頭,沒少人在那借過錢。

  要是在地主老爺那,一般都是兩倍利息,就連官府也都要五分利息。

  議論聲此起彼伏。

  或許因為有大善人的存在,平民百姓也多了一絲希望。

  許多人都想著,如果今年秋收完之后,便去鬼府打工。

  如今的情況可真是蕭條,城中少了大量的平民,往日的熱鬧不復存在,為此謀生的人也都失業。

  城外雖然荒田多,可城內的人更多,很快就把土地占滿。

  早已經有人尋思是否到鬼府成為佃農,不過更多的人,想趁著冬天休田之時,打打零工之類的,賺點錢補貼家用。

  這戰爭荒年的,日子過得不易,若是家中死了人,勞動力減少,忍窮挨餓也不在少數。

  奕景也是不輕松。

  這可是秋收,可不同于夏賦。

  以前只有300戶農家豐收,現在可是2300戶農家,這壓力對于府上來說可不小。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