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45章 殖民計劃

  “可府主,哪來的人口經營琉球?”李衛疑惑的說道。

  他確實聽說過琉球,似乎是一座巨大的島嶼,不過那也是許多年前之事,而且烏煙瘴氣之地,除了野人還是野人,根本沒有多少人口。

  如果想要經營好那片地方,那也需要好幾萬人口,才能滿足,要不然只會浪費時間,得不償失。

  “整個漳州人口有許多,龍溪城以北,還有一個長泰,那里也有多少人口,我們把招募士兵的條件放寬一些,這些地方的都可以招一招,”

  “有了兵以后,就到賊軍統治的地方收留流民,反正如今不缺錢,也不缺糧,正是移民臺灣的好時候,對我們有很大的裨益。”奕景長長的說道。

  他想要穩扎穩打。

  逐漸將漳州平原所有東西都囊括自己的統治之下,不斷編織龐大的網絡。

  這地方終究要發展,也要得到開發,以后將成為后方糧倉,以及工業地,如今的局勢不明朗,朝中也是相當糜爛,保不準有人拿自己開刀。

  但能夠確信的一點是,萬虞一定會與自己不死不休,畢竟可是抓了人家的義子。

  而且,整個漳州內并非由自己完成控制。

  保不準有人上書要賣自己,總之很有大的幾率,會被朝廷針對,到時候,哭都來不及,所以把臺灣經營好,能夠成為第二個基地,以后逃跑也有地方。

  “如今漳州境內的流民,基本都在我這里,人數加起來不到一萬,不過,能夠肯定的是,賊軍們統轄的地方,流民更加多,畢竟他們可沒有治理地方的經驗,這會給我們很好的助力。”奕景淡淡的說道。

  李衛也是額首。

  要是以后為了爭大業,如此做肯定是最好的辦法。

  不過,也有一個大的問題,就是,泉州已經被賊兵堵上了,流民根本不可能從泉州涌下。

  所以想弄到更多的流民,這必須費一番功夫,特別是在他們的境內搶流民,無異于打他們的臉,說不定會引來瘋狂反撲。

  “又想要獲得更多的流民,必須將泉州府打通,不然流民無法下來,費如此多的心機,不切實際。”李衛實話直說。

  “這一點我想過了,所以說一定要攻打泉州才能才能收留流民,我們的優勢在于有戰船,且速度快,直撲福州,打他們個措手不及,然后快速收留流民,將他們轉移到澎湖以及臺北等地,只要我們出糧食工具就行了。”奕景淡淡道。

  不過他現在最為頭疼的還是沒有足夠的士兵,已經沒有足夠的彈藥。

  只能在冬天結束前完成準備,然后投入戰斗,最好能夠在兩個月內完成,花半個月的時間殖民臺灣,之后再與方白干上一架,時間應該來得及。

  “火藥足夠嗎?不然,戰難打。”李衛開口說道。

  他理解奕景意思,這可謂最精明的手段,趁別人最為薄弱的地方進攻,往往最有效果。

  不過現在打的是火藥,若是不足,只能用士兵填命。

  “這我已經想好了法子,之前林茜見到孝義便要求他轉移的交換地點,在海州交易,那里停留著大量番船,采購大量的硫磺,這問題很好解決。”

  此時奕景,已經為這些事情布好了局。

  他要加緊讓王凡建造十艘“夏普號”,等到冬天一過,就開始進行作戰,以及承擔大量的運輸任務。

  這一艘船載重二十噸,可是最適于短途運輸的船舶,且體型小,狹長,航速極快,用于整個地區的沿海運輸,再合適不過。

  只要兵力與火器跟得上,這一切也不成為問題。

  特別是現在的府邸,擁有大型的糧倉,十六萬擔,足以養活四五十萬人口,且未來,隨著土豆以及紅薯的推廣,糧食產量更加豐盛,能夠極大的滿足整個漳州地區的需求。

  加之三萬畝地已經開發了一半,產出的糧食何等的驚人,至少在供應整個泉州也不成問題。

  糧食有了,便是真正的人口擴張。

  十二月中。

  北方大冷,小雪已經降臨在江南地區,再過幾天便是大雪。

  可再怎么降,也與江南無關,最多再加幾層薄雪,但北方卻不一樣,大雪封山,山上全都是光禿禿的木干,大多數被白雪壓住了,看不到蹤影。

  遠遠瞧去,一片銀裝素裹,但這扯遠了。

  如今乾朝最令人關注的是,江南地區的起義,北方的防守軍已經蘇州等地,與方安南的賊軍對峙著。

  雙方的實力可不相上下,打的有來有回,卻吃不下對方,這可讓朝中上下頗為頭疼,畢竟北方守軍可是乾朝最為精銳的軍隊。

  特別是大雪天氣,調來的火器營,也未能發出他的實力,只能在營地里待著,吃著空糧。

  等到來年春天,天氣晴朗之后,便在做打算。

  雙方就這樣,很有默契的保持著對峙狀態。

  畢竟大雪天氣不適宜戰斗,且士兵們個個都凍得跟冰棍似的,想讓他們發揮真正的實力非常困難,所以只能干耗著。

  而鬼府卻是一片熱熱鬧鬧。

  閩南地區到了冬季,也未必下得了一場雪,即便最為寒冷的一天,也不會低于零度以下。

  畢竟這可是亞熱帶氣候,若是下雪,這世界都亂套了。

  不過寒冷還是少不了,此時應當是待在家最好的時候,可今年災難多,錢缺的厲害。

  家家也都是貧困潦倒,所以大部分都來到鬼府謀求一份差事,打打散工賺賺零錢。

  奕景也不會吝嗇,然后來工作的人全都招,畢竟想要在三個月內有大發展,勞動力必不可缺,如今的規模已經發展成型,根本不需要擔心人多管理不過來的事情。

  只需要提拔一些有能耐的人,制定好框架,即可辦的妥妥帖帖。

  船塢加緊開工,招募了大量的工人,并培養著各類木匠。

  因為要建設的船只數量多,且大量的工人都是新手,犯的錯誤高,王凡很意外的使用流水線的方式建造船只,特別是小型船只“夏普號”。

  這玩意對于他來說完全沒有什么技術含量,里面的技術基本吃透了。

  雖然他們都是熟練的老木匠,可學徒們卻不一樣,他們依舊有許多地方也搞不明白,所以王凡讓他們分工建造不同的模塊,完成之后再拼裝到一起,這樣的效率卻高了許多。

  且生產出來的配件,質量好,組合起來的船也符合要求。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