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36章 別管我,我是來相親的

  一住供精彩。

  “哦。”蔡瑁悶悶地答應一聲,這次與往常一樣,蔡瑁覺得自己這個姐姐真是高深莫測,一會甘愿,一會強迫,運籌得得心應手,將所有人都算計在內。

  可是說一千道一萬,最終是蔡家讓出土地了,這讓蔡瑁非常不高興。

  蔡氏輕皺眉頭想了一會,沉吟道:“那些世族都是貪生怕死的騎墻派,除了向他們闡述劉璋的可惡,引起他們憎恨和疑慮外,最重要是讓他們知道我們手中的實力。

  陳生的部隊,張允的水軍,黃祖的江夏軍,還有繼續西進的江東軍,都是我們的依憑,你大可以向他們夸大,讓他們覺得,我們對劉璋,至少有九成勝算。”

  “那實際有幾成?”蔡瑁問道。

  “人為三分,天命七分。”

  蔡瑁愣愣地看著蔡氏,蔡氏揮揮手,蔡瑁一頭霧水地轉身離開,蔡氏又叫住道:“還有你,以后不要隨便往我這里跑,說話不要那么大聲,益州屠夫可不是床上那個病秧子能比的,記住一點,無論什么事情,我們蔡家不能出頭。”

  “是。”蔡瑁拜了一禮,轉身離去。

  “唉。”蔡氏對著銅鏡幽幽嘆了一口氣,這么多年,自己一直待在這個閣樓中,很少出去走動,除了吃飯睡覺,幾乎就是對鏡梳妝,可是容顏漸漸老去,只有銅鏡還是當初的模樣。

  蔡氏將銅鏡從木架上取下來,以前打扮,至少還能博劉表一笑,能讓自己在他耳邊說話更中用,而現在,劉表都要死了,又打扮給誰看?

  蔡氏舉起銅鏡,對著窗外,猶豫良久,又縮了回來。打開黒木柜子,將銅鏡丟了進去,剩下空蕩蕩的梳妝架。

  張任來報,川軍經過一番周折,請出蔡氏當場對質。蔡家終于同意讓地。

  劉璋皺眉。如蔡氏所想,此舉沒有引起劉璋懷疑,沒有從這件事上看出蔡氏圖謀,但是劉璋卻更加確信一點。蔡氏在蔡家的威望極高。

  而只要知道這一點,也知道如蔡氏這般人,必然不可能輕易讓自己占了便宜。

  “加強軍隊控制,按部就班地實施政令。”劉璋向張任和李嚴下令,他倒要看看。這些襄陽世族要怎么鬧,最好不要把自己惹火了。

  陽光明媚,清水河畔,一處河谷之中。

  河谷三面環崖,一面臨水,而谷中一艘船停在暗河中央,數十個人聚在一起,一個個神情凝重,只有一個四十余歲的中年人在船頭烹茶。一名丑女子懶散地坐在攔木上看著河谷景色。

  船艙之中,一名年輕男子義憤填膺地說著:“你們看看,劉璋來到荊州都干了些什么?荊南,江陵,襄江。你們沒看到難民有多少,簡直倒行逆施,如此暴主,豈可入主荊州。”

  眾人靜靜聽著。眉頭緊皺,年輕男子名叫蔡盺。乃是蔡家一門俊杰,奉蔡瑁之命,來召集其他族的代表,在這種敏感時刻,族長自然不能輕動,來的都是一些年輕輩的人才。

  蔡盺看出自己的話并沒打動這些世族,江州漢中的血就飄蕩在眼前,現在劉璋入主襄陽已成定局,這些人哪敢輕易與劉璋作對,弄不好就是抄家滅族的下場。

  “我們蔡家倒霉,成了益州屠夫的第一個下手對象,劉璋狗賊竟然逼迫我們蔡家讓出一半的地,否則就要殺掉景升公,強占蔡夫人,如此卑劣,怎配為我荊州之主。

  而今天是我蔡家,明天就可能是你們其中的一位,到時候劉璋拿住你們的妻兒老小,問你們要挾土地,你們又能怎么辦?告訴你們,你們誰也不能獨善其身。

  觀劉璋所做所行,那全部是動真格的,剛愎自用,按照他自己一廂情愿,用屠刀達成他的目的,我們這些人在劉璋屠夫心中,不過是案板上的魚肉而已。

  四科舉仕,樊梨香這種婦人,竟然能為長沙太守,還兼轄桂陽零陵,權勢滔天,這簡直滑天下之大稽,‘婦人者,伏于人也,’從古至今,我就沒聽說過女人能夠為官的。

  楊子商一個木匠,三十多年,就是襄江邊一老叟,可是你們看看現在楊子商看我們那表情,鼻子都要翹到眼睛上去了,長此以往,我們豈不是要對那些賤民點頭哈腰了嗎?就算你們忍受得了,你們族中那些賢能忍受得了嗎?你們子孫后代忍受得了嗎?

  土地令更是笑話,土地是我的,我要怎么賣,關他劉璋什么事?橫加干預,天怒人怨,你們祖祖輩輩都在擴大祖產,難道到了你們這一輩就只能守成?甚至倒退了嗎?何以光大門楣?怎么對得起列祖列宗?”

  蔡盺憤恨地說著,其他世族子弟臉上也露出不滿之色,交頭接耳,一個年輕人對蔡盺氣道:“這有什么辦法?如今的局面是誰造成的?你們蔡家掌握著襄陽軍權,卻坐視徐庶覆滅,又開城投敵,如果不是你們蔡家,我們哪會落到今天這步田地。

  你們蔡家被逼著讓出土地,是咎由自取,現在又想拖我們下水,誰都知道劉璋殺人不眨眼,我們寧可就這樣將就著過了。”

  年輕人氣鼓鼓地剛說完,一個中年人立刻吼道:“馬家常兒,你胡說八道什么?平日口無遮攔,這時候也信口開河,劉璋麾下川軍英勇善戰,我荊州軍在徐庶那廝指揮下接連敗北,精銳喪盡,叫蔡瑁將軍怎么抵擋?現在說這些風涼話,你能帶兵抵抗川軍嗎?那當初蔡家征求大家意見時,你當時怎么不站出來?”

  年輕人扭了扭脖子不說話了,蔡盺向那中年人拜了一禮,“多謝蒯伯伯理解,襄陽之失,雖然我們向劉璋屠夫投誠前,征求過大家的意見,但是我們蔡家是一定有責任的。

  蔡盺在這里,不懇求大家原諒,只希望大家助一臂之力,我們投降劉璋,并非是效忠劉璋。反而是為了重奪襄陽做準備,正如蒯伯伯所說,我們當時如果硬拼,最多落得個古襄陽的下場,只有等川軍進了城。劉璋放松警惕。我們才有機會。

  至于具體計劃,為了慎重,我們需要大家真心決定反劉,我們才敢透露。但是我蔡盺可以拍著胸脯向大家保證,這個計劃至少九成把握成功,剩下一成,那是天要亡我襄陽。”

  眾世家子弟議論紛紛。

  蔡盺看向眾人,從船艙一角取出絹帛筆硯。朗聲道:“那現在大家就表個態吧。愿意加入的就在上面簽個名字。”

  蔡盺將絹帛遞到眾人面前,一個個看著那絹帛,都不敢接筆,反劉璋,江州的人試過了,漢中的人試過了,而劉璋現在還活得好好的,曾經反他的人又去了何方?

  蔡盺遞了一圈,竟沒有一個人敢簽字。絹帛轉到那丑姑娘面前,蔡盺笑道:“月英小姐,十里八鄉莫不聞姑娘才名,你的意思呢?”

  黃月英一身輕衫,身材惟妙惟肖。就那一頭黃發和樹皮一般的臉,讓人退避三舍,蔡盺臉上帶著親善的笑容,也忍不住隔著黃月英老遠。雙臂伸到最長的長度。

  輕衫隨風飄飛,黃月英的視線從船外的風景移到蔡盺身上:“別管我。我是來相親的,其他事與我無關……咦。”

  黃月英看著蔡盺突然驚訝地喊了一聲:“蔡公子可真是俊俏,不知可曾婚配,如果肯隨我一起見見父親,我就在這絹上簽名如何?簽多少個都沒問題,嘻嘻。”

  黃月英臉上滿是笑容,如果是一般姑娘,那就是笑開了花,對于黃月英來說,就是笑開了一窩豬籠草。

  蔡盺全身打了個寒顫,趕忙把絹帛轉到其他世族子弟面前去了。

  黃月英笑了一下,跳下攔木,走到船頭那個烹茶的人旁邊,“崔大哥,好興致啊。”

  烹茶的人名叫崔鈞,字州平,博陵人,乃大漢太尉崔烈次子。歷任虎賁中郎將、西河太守,還參加了董卓討伐戰。

  父親崔烈被董卓收押害死后,崔州平游歷于荊襄之地,與諸葛亮、徐庶等交好,可以說是荊襄年輕名士中,資格最老的一個。

  而崔州平行事,向來不拘常理,準確說是不拘世俗。

  在大漢朝,德行之首,首推孝道,而崔州平就是一個大不孝之人,父親崔烈買官,崔州平就罵父親身有銅臭,崔烈氣不過要打崔州平,崔州平抽身而逃,后來不顧父親在朝為官,帶兵反董,直接導致父親崔烈被殺。

  因為這一層關系,雖然崔州平乃是根正苗紅的世家貴族,但頗不受世族子弟待見,游歷襄陽,也僅僅只有諸葛亮、徐庶等看出他的才華,與之親善,寥寥幾個朋友。

  可是崔州平對這些不在意,依然我行我素,現在一個人在船頭烹茶,也沒人搭理,崔州平樂得清靜。

  “姑娘興致也不錯嘛,肯出來與崔鈞相陪。”崔州平揭開茶壺蓋子,熱氣騰騰冒出來,崔州平看了一眼,茶葉還沒完全煮開,又蓋了上去。

  “崔大哥是當世豪杰,月英生得一副怪模樣,能跟崔大哥說說話,心中已經激動不已了。”

  “當世豪杰?”崔州平落寞笑笑:“什么豪杰,心早死了。”當初反董失敗,崔州平就已經心灰意冷,十八路諸侯,反董之時一片散沙,反董之后,互相攻殺,全天下,都不過是諸侯爭霸。

  春秋無義戰,崔州平已經不想卷入世事,只想這樣對著江浪,烹茶一生。

  茶終于煮好了,崔州平盛了兩杯,一杯端給黃月英,黃月英接過來抿了一口,對崔州平道:“崔大哥,本來當初你是孔明的喜郎,有些話不便說的,但是父親之命,月英不敢違背,還是得說。”

  “姑娘直言。”崔州平喝著茶道。

  “崔大哥愿不愿意做月英的夫君?”黃月英盯著崔州平鄭重地問道。

  崔州平面色如常,靜靜地問道:“姑娘愿意嗎?”

  “我生得這幅怪模樣,崔大哥又是人中豪杰,就算今后逍遙世外,那也是高人隱士,月英能嫁給崔大哥,那是八輩子修來的福氣呢。”

  “哈哈哈哈。”崔州平忽然朗聲大笑起來,笑聲回蕩山谷,引起船艙內的世族子弟注意,一個個不屑地看著兩人,一個不孝子,一個丑八怪,倒聊的開心。

  崔州平笑完,看著谷口翻騰的江水道:“姑娘,你就別拿崔鈞開玩笑了,我上看下看,左看右看,姑娘的眼睛中表達的意思,也從來沒把我這個年過四十的半老頭子放在眼里,姑娘蘭心蕙質,這世上恐怕沒幾個人配得上,就算是孔明,姑娘似乎也只是勉強屈就吧。

  崔鈞雖然不是什么觀人大能,但是也經歷過些風雨,姑娘就算刻意掩飾,骨子里那般傲氣也是掩藏不住的。崔鈞若是娶了姑娘,那才是八輩子修來的福氣,姑娘就不必拿崔鈞戲耍了。”

  “可是娶女不是娶貌嗎?蘭心蕙質有什么用?”

  崔州平喝著茶,臉上帶著淡淡的笑容,過了一會,沉聲問道:“姑娘,崔鈞一直想問你一句話,孔明離開了隆中,你對他還有牽掛嗎?”

  黃月英沉默了一會,一口喝下杯中的茶,喉嚨中熱熱的,把杯子舉到崔州平面前,崔州平看著那空茶杯良久,笑了一下,嘆口氣,一邊給黃月英倒茶,一邊道,:“姑娘的答案崔鈞知道了,只是可惜啊,孔明對姑娘真的是一往情深,這一點,我是肯定的。”

  “不過也沒什么,世人都沉醉于女人的皮囊,知道姑娘好的人,恐怕也只有孔明一人,而且也只有孔明這般男子才勉強能配上姑娘,崔鈞覺得,你們遲早還會走在一起。”

  “是嗎?”黃月英心里問了一句,看向遠方,也不知道諸葛亮到何方去了,果然的,自從十歲那年越長越丑開始,除了諸葛亮,沒人待見過自己,活生生將黃承彥老兩口愁得蒼老了十歲。

  就是那屠夫劉璋,也嫌棄自己,看來自己這輩子真的只能嫁給諸葛亮了。

ps:今天一萬二千字呢,呵呵呵呵呵呵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