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十三章 少林之晤

  那僧人有些茫然地合十答道:“小僧正是虛竹。()”

  孟尋真再仔細打量這僧人,見他二十四五歲年紀,濃眉大眼,雙耳招風,鼻子下塌,容貌頗為丑陋,果然與原著描寫的無異。想到他生母葉二娘在一年多前死在自己的“六道迷神引”之下,有朝一日這虛竹身世大白,卻不知會如何看待自己這個殺母仇人。不過對此他從未有過猶豫或后悔。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那葉二娘身世固然凄慘,但她因此而遷恨與天下幼兒,這些年來,不知有多少無辜的孩子遭其毒手。孟尋真雖然從不曾以什么“除魔衛道”的俠士之流自命,卻也難以容忍做出如此滅絕人性之事的人存于天地之間。

  略略走了下神,孟尋真與虛竹閑談幾句,發現此人果然生性淳樸,一心向佛。為了完成任務,他心中已有了通盤的計劃,而這計劃執行起來,勢必會令虛竹失去那些令人羨慕的機緣遇合。而此刻看來,讓他一直做簡簡單單地自己,做一個武功低微卻在佛法修行中自得其樂的少林低輩弟子,或許不是一件壞事。

  兩人正有一搭沒一塔地說著話,剛剛進寺通報的僧人與一個中年僧人一同走出。那中年僧人上前合十道:“貧僧少林知客僧慧敏,奉方丈之命,迎孟施主入寺相見。”

  孟尋真知道自己近來雖聲名鵲起,終究只是后起之秀,少林寺能派出一個慧字輩的僧人前來迎接是恰如其分。當即含笑和慧敏見禮,由他引著往寺內走去。

  到了少林大雄寶殿,孟尋真見四位須眉皆白的老僧盤膝坐在蒲團之上,其中的兩個是曾在聚賢莊交過手的玄難和玄寂。<”孟尋真遙遙拱手道。

  “姓孟的,你居然敢來少林?”四僧中的玄寂瞋目喝道,他在聚賢莊上敗于孟尋真之手。大大地失了顏面,今日一見孟尋真,不由勾起心頭就恨,大動無明。

  孟尋真聳肩笑道:“玄寂大師何出此言?在下為何不敢來少林?”

  玄寂怒喝道:“當日在聚賢莊上,你公然幫助喬峰那賊子與天下英雄為難。今日只身前來,莫非以為我少林不敢留你么?”

  孟尋真神色也冷了下來:“在聚賢莊時,在下與大哥已將誤會與諸位解釋清楚,是你們這些所謂的英雄好漢揪著大哥契丹人的身世不放,并對他痛下殺手。在下與大哥不過是被迫出手自衛而已。饒是如此,我們兩個也手下留情。未傷一人性命。后來雖又傳出大哥為報仇而殺害單正、徐長老、趙錢孫等人的消息,但隨后有大理鎮南王段正淳傳書中原武林,解釋其中情由并證明兇手另有其人。如今我大哥已遠走塞外,大師還拿著此事來說是什么意思?”

  玄寂怒喝道:“不管喬峰是否是殺人兇手,但他契丹胡虜的身份總是事實,咱們大宋的好漢人人得而誅之!你幫助他,便是通敵賣國!”

  孟尋真怒極而笑:“好一個有道高僧。佛家倡導眾生平等,大師則只因大哥契丹人的身世便要誅之而后快,卻不知你參的哪門禪。修的什么佛!”

  “小子利口!”玄寂被駁得面紅耳赤,霍地從蒲團上站起。

  “玄寂師弟,孟施主說的有理。”另一個面容慈祥的老僧開口制止住眼看便要動手的玄寂,長嘆一聲道。“不管是當年雁門關外那一場慘案還是后來因喬峰而引發的一系列事件,歸根結底,都是過于執著胡漢之別。但若存有幾分理智,拋開胡漢偏見。或許我們早發現其中的重重疑,也就不至有后來的一幕幕慘劇發生……”

  “方丈師兄!”玄寂還有些氣憤難平,但被老僧柔和清澈的目光一看。怏怏地坐回蒲團。

  孟尋真向那老僧笑道:“這位便是玄慈方丈了罷?晚輩一時激動,言語若有冒犯之處,尚請見諒。”

  “好說,好說。”玄慈合十笑道,隨即面上現出凝重之像,“敢問孟施主可知喬峰近況?”

  孟尋真搖頭道:“在下只知大哥攜了新婚的妻子出了雁門關,近況如何,卻是無從知曉。”

  玄慈道:“日前丐幫著人傳信,說他們在遼國的探子發回消息,不久前遼國皇太叔耶律重元與其子南院大王耶律涅魯古起兵作亂,一度將遼帝耶律洪基迫入絕境。危急關頭,有一位契丹好漢力挽狂瀾,與萬馬軍中生擒敵酋,一舉平息叛亂。遼帝感念這位好漢大功,與其義結金蘭并封為南院大王。孟施主,你可是這位好漢是誰?”

  “怎么此事還是發生了?”孟尋真有些頭痛和無奈,嘆息道:“該不會是我大哥罷?”

  玄慈道:“那人正是令義兄喬峰,如今已改回本姓,喚作蕭峰!據老衲所知,那遼帝耶律洪基為雄才大略,久有侵宋之意,翌日若興兵南下,只恐那深悉中原虛實蕭峰便是先鋒大將。若果真如此,不知孟施主何以自處?”

  孟尋真慨然道:“我大哥仁心俠骨,斷然不會如此。若他當真如方丈所說,在下誓當親手取其首級,并自戕以謝天下!”

  “但愿施主眼力無差。”玄慈一頭,不再談論這一話題,問道,“不知施主此來少林,有何貴干?”

  孟尋真道:“不知貴寺可有一位法號慧凈的大師?”

  四老僧都是一愣,玄慈有些尷尬地道:“確有此人。說來慚愧,只因敝寺失于教誨,致使慧凈多犯清規戒律,去年被罰面壁思過時,更打傷了看守的僧眾逃出寺去。敝寺派人四處尋找,只聽說他在江湖上又做了不少惡事,卻一直未將他找到追回寺中。孟施主,你可是曾見過他嗎?”此刻他想的卻是慧凈是否是惹到了孟尋真的頭上,才招得人家來登門問罪。

  孟尋真輕嘆道:“在下剛剛與慧凈大師有過一晤。”隨即便將事情的經過詳述一邊,連慧凈將冰蠶贈送給自己一事也坦然說出。最后,他解開身邊的包袱,取出裝著慧凈骨灰的瓦罐道:“慧凈大師臨終遺愿便是回歸少林,未知方丈大師是否準許?”

  四老僧聞言,一起起身,雙掌合十,高宣佛號。玄慈道:“慧凈迷途知返,臨終更悟得妙諦。善哉,善哉!”隨后又向孟尋真施禮拜謝道:“施主急公好義,老衲佩服。”

  孟尋真謙遜幾句,將慧凈的骨灰雙手呈上。

  玄慈接過來,喚過殿外的職事僧,命他小心收好,待做完法事后擇地安葬。

  等玄慈安排完此事,孟尋真拱手道:“方丈大師,在下有一件事,欲與大師單獨詳談,不知是否方便?”(。。)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