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清之正在與同僚熱烈的談論經義,沒有關注到另一個角落里的事情。[本來自]正說到處,忽然感到有人捅了捅他的后背,方清之皺眉轉過頭去,卻發現是自家兒搗鬼。
方應物低聲請示道:“是不是該走了?”方清之很詫異:“走?這有點早罷?”
隨即方清之有所感觸,此地滿堂高士鴻儒,一群群的宰相和未來宰相,自家兒饒是膽大之人,作為外來者猛然間面對如此多大人物,只怕也會很不自在。這種情況下,他難免要產生坐立不安的感覺。
自己這當父親的該多多體諒他的自卑感才是啊......上一科二甲第七、如今身為翰林院一份的方清之挺了挺胸膛,很是善解人意的對兒說:“也好,為父很理解你的心情,就如了你的意。先與我一同向掌院學士告辭,不然就要失禮了。”
掌院學士,就是那位與劉健、謝遷組成了第二個圈核心的“謙齋公”,看外貌也是翰林院里年紀最老的之一。那邊沒有李東陽,沒有劉棉花,方應物比較放心,便跟隨著父親一同前去告辭。
方應物可以斷定,此人定然也是大人物,能當翰林院掌院學士的豈能是普通人?豈會是史書上默默無聞的人?
但方應物就是弄不清此人到底是上輩史書上的哪一位,方應物一邊走一邊忍不住好奇問道:“這位謙齋公姓甚名誰?”方清之簡單答道:“姓徐單諱一個溥。”
原來就是徐溥啊,方應物恍然大悟。徐溥這個人在歷史上名氣不大,甚至算得上低調,不是特別關注明史的甚至不知道此人。但他日后也將是首輔,接的恰好正是劉棉花的班,他后面才是劉健。
現今徐溥位居禮部左侍郎兼掌院學士。從官場規矩上來說,這樣的職位已經是詞臣的頂端了,差一步就能進內閣,只需要等待時機即可。
在第二個圈這里,徐溥位居當,少詹事東宮講官劉健、左庶東宮講官謝遷、左諭德東宮講官程敏政等人分列左右,再外圍都是一群記不清名字的蝦兵蟹將。
或許這些外圍人士將來能位列公卿,但和動輒宰輔的人們比起來,只能算蝦兵蟹將了。方應物一時半載也記不住那么多人名。其實在眼下的翰林院里,看一個人是熱門翰林還是冷板凳翰林,只消看差遣就看得出來。
比如劉健、謝遷、程敏政三人,官職是什么毫不重要,品級也可以無視。重要的是都當著東宮講官,這是為太講課的差遣,將來就是帝師身份。
掛上東宮講官四個字、年紀又不是很老的,那就是炙手可熱的未來巨星、從龍之臣。當然,程敏政在歷史上因為唐伯虎而撲街,一輩“只”混了個尚書,這純屬天災。比較特例。
閑話不提,卻說徐溥徐掌院見“年輕俊彥”方清之要告辭,便問道:“天色還早,何以來去匆匆也?”
方清之很得體的答道:“今夜前來。特為小兒仰慕廟堂諸君之風,故而破例引他登堂入室,一睹我朝眾君。眼下小兒夙愿已了,豈敢逡巡不去。在此壞了諸公興致?”
徐溥目光順勢朝方應物看了幾眼,點點頭道:“余有所耳聞。此誠佳兒也。”
方應物站在父親身后,忽然感到小小的感動,父親大人雖然不善于表達什么感情,不善于處理復雜的人際關系,在自己眼里也是缺點多多、水平不夠,弄不好還要幫倒忙。但是,他提挈推舉自己的心情,真是實實在在的。
這種告辭時候,還要點出自己的存在,所圖何來?就是為了在別人心留個痕跡,天下幾十萬讀書人,誰不想在這兒留痕跡?
唉,方應物心里默默地嘆口氣,他已經很努力了,不能總是抱怨他水平不夠拖后腿了,就像不能指望每個人都是自己這樣先知先覺的穿越者。
與這些人物,方應物暫時沒有共同語言,也不去刻意表現什么,只隨同父親抱拳行禮,然后就要走人。
但此時冷不丁聽見旁邊有人笑道:“此不厚道,真不厚道啊,輕輕只言片語,便將王守溪氣走了,與乃父之風大有不同。”所謂王守溪,就是被方應物氣走的王鏊。
方應物抬眼瞅去,卻見開口的人是謝遷——也是方才楊廷和指點過的。此名人與父親歲數差不多,顴骨微高,額頭寬廣,眼睛小而有神,望之甚是精明。
對于謝遷這個本省同鄉,方應物不會有什么好感,還是起源于成化十四年。這年父親下了天牢,他在京師奔走呼號,那段時間是這輩最郁悶壓抑無助的時候。
期間他也曾找過兩個同省高官求助,一個是禮部尚書鄒干,另一個就是詞臣炙手可熱的謝遷。可這兩人都沒有任何回應,方應物的帖仿佛泥牛入海,即使打著商相公的名義也不行。
此二人出于種種原因不幫忙可以理解,政治上的事情誰都說不好,方應物也不是認定了他們。但此二人連接見都不肯接見,甚至連個回話都不曾有,這種沒有半點同鄉之義的冷漠叫方應物心里很不是滋味。
對這兩人,方應物沒有能力報復,再見到也只能當做沒看見。但是沒想到,謝遷居然主動說話,語氣還多有輕佻挑釁之意,這就讓方應物有點火大。
他忍不住反駁道:“小我如何不厚道了?王前輩要我的詩詞,我便好心拿出一首唱和他的作品,這是向他示好和致敬。他若不是存了私心,一心要我出丑,會自取其辱么?”
被方應物反駁了一句,謝遷不假思索立刻又回應道:“你要是真厚道,應該一開始就點明這是借鑒唱和之作,而不是故意不提,眼睜睜看著王守溪往坑里跳。”
歷史上有句順口溜是“李公謀,劉公斷。謝公尤侃侃”,這里面的謝公就指的是謝遷,由此可見謝遷之能言善辯口齒伶俐。那還是五十多歲時的謝遷,何況眼下正當三十多歲盛年的謝遷?
剛才這一句話,便十分誅心了,就差說方應物故意居心不良、挖坑害人,登時令眾人側目。
方應物簡直怒極,當初是謝遷見死不救,除此之外自己并沒有與他有過什么糾葛罷?更談不上得罪他。那他今日這般不給情面的貶低自己人品。到底所為何來?
方應物沒時間多想,隨即再次駁斥道:“不好意思,在下年紀小,思慮多有不周,人情世故也都不懂。不像同鄉謝前輩這般世事洞明、人情練達,當時哪能想得到許多?
在下本意就是為了示好和致敬,最后成了那般狀況也是始料未及,不想見到的。而謝前輩此言,頗有幾分以君之心,度小人之腹的風范。”
方應物這種反諷的強辯風格,是從上輩網上學來的,拿出來還是挺好用。周圍人便想道。方應物年紀小,就算行有偏差也可以理解,謝遷今天就有些過頭。無緣無故出言刺人,特別還是同鄉后進。未免不合君之道,太難看了。
這謝遷論年紀不過三十出頭,論資歷不到年,但如今已經是正五品左庶東宮講官。用二十一世紀的話說,就是傳說的火箭干部。羨慕他的人有很多。當然愿意看他熱鬧的人也有很多......
被方應物反諷幾句,謝遷羞怒之下有些卡了殼,暗暗后悔。他沒有想到方清之的兒居然與方清之完全不一樣,這倆人哪點像是父了?
方應物心里也疑惑不已,始終沒有搞明白。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謝遷到底有什么目的?
趁著對方卡殼的功夫,方應物繼續追問道:“小我與謝前輩今日乃是首次相見罷?成化十四年時候,我曾經投書于貴府......”
之前方應物和謝遷唯一打交道的機會,就是這次,所以想從這里當突破口說起。不過周圍人聽到這里,臉上頓時露出古怪的神色,但方應物只注意謝遷,沒有看周圍人神態。
“住口!諸公在此,焉有你說話的地方?”有人呵斥道。
方應物被打斷了,轉頭看去,原來是父親大人。他心里閃過一絲明悟,這其因果,父親大人大概是知道的,那就沒必要在這里羅嗦了,回家問父親便是。
難道是當年自己搞道德綁架,在翰林院寫詩諷刺別人是縮頭烏龜,力捧父親當翰林五壯士之一,讓同為浙江人的謝遷坐蠟了?
謝遷臉色也很難看,以至于直接開口趕人道:“方清之,你不是要告辭么?”方清之扯著方應物,對徐溥點點頭示意后,便就要走。
“新年嘉會,共聚一堂,意興未盡,談何離別?”忽然又有人笑道。
眾人看去,說話之人竟然是淵閣大學士劉吉,他不知道什么時候,降尊紆貴的從第一個圈那里走了過來,而且劉閣老竟然主動開口留人。
眾人面面相覷,皆不知劉棉花打的什么主意。但方應物頭皮麻得不能再麻了,以劉棉花的精明,絕對不是無的放矢。
又聽劉棉花笑呵呵對謝遷道:“老夫想留方家后輩說幾句話!想來謝于喬不會計較罷?”謝遷面容陰沉如水,舉手對周圍人道:“此不走我走,告辭!”
知情人一陣無語,這方家小真是不同尋常,轉眼間又氣跑了一個名人,但好像也不能完全怪他啊。
方應物無辜的看著眾人,內心近乎絕望了,今天狀況徹底超出了掌控。
ps:不是我偷懶,這章實在是難寫,牽涉到無數伏線和名人。從昨晚到今早反復修改仍不滿意,按說應該花個一兩天功夫慢慢雕琢,可惜網節奏不給我這個時間,只好現在先發出來吧,算是補昨天的。另外穩定兩更難做到,但還可以不穩定多更啊,今天好像不會太忙,看我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