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一章 遼東改制

  三月的遼東依舊是一片蕭條,大地被皚皚的白雪覆蓋著,一點也沒有融化的意思。街邊的樹木也是光禿禿的,隨著寒風不斷的搖擺,偶爾會掛掉一段枯死的樹枝。

  作為遼東的政治文化中心,遼陽城顯得很繁華,城門剛剛打開,便有不少人進進出出的。獵戶們帶著自己的獵物,希望能賣個好價錢,回去的時候買點糧食。如果手頭還寬裕,為自己的婆娘和孩子扯一塊布,這是他們心底里最大的愿望了。

  遼陽城里住戶不少,街上最常見的也不是進城的百姓,而是大明朝的士卒。最為遼東最重要的城鎮,遼陽城駐扎著七萬明軍。遼東巡撫衙門就坐落在遼陽城,是在城東的一個衙門。

  巡撫衙門的二堂,遼東巡撫楊漣正坐在椅子上喝茶。來到遼東任職半年多了,雖然時間不短了,可是對于遼東的氣候,楊漣依舊不怎么喜歡。在這樣寒冷的冬天,楊漣一直都是茶杯不離手的,一來可以暖和一些,二來楊漣并不喝酒。

  “你們大人好大的架子,想讓本官等到什么時候?如此藏頭露尾也不是什么好的行徑!”將手里的茶杯放在桌子上,看了一眼坐在下首的人,楊漣皺著眉頭,語氣頗為不滿的說道。

  那人也不在意,也沒看楊漣,短期桌子上的茶碗喝了一口,笑著說道:“楊大人,你的茶葉可是不怎么好,遼東這里沒有上好的龍井,也不知道大人能不能喝的慣!”

  微微皺了皺眉,自己喜歡和龍井的事情知道的人并不多,這個人似乎知道的很清楚。在腦海中回憶著這個人的樣貌,雖然覺得有些眼熟,可是卻怎么也想不起來。

  “大人不用想了,卑職乃是小人物,大人不認得也沒什么奇怪。如果是卑職來找大人,不要說讓大人你等了,卑職等著才是應該的。可是我家大人不同,還是值得楊大人等待的!”那人說去話來不溫不火,臉上總是帶著淡然的笑容,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楊大人的性子很好,你這樣和楊大人說話實在是很沒禮貌!”忽然外面響起了一個男人的聲音,爽朗的笑了笑,推門便走了進來。

  似乎早就知道會有人進來,楊漣也沒抬頭,笑著說道:“恭候多時了,駱大人的架子夠大的。雖然都是天子親軍,可是你派來的這個人并不足以應付本官!”

  進來的人微微一愣,大聲的笑了笑,將身上的大衣拿到,道:“楊大人不愧是楊大人,你們都出去吧!”說著對著屋子里的人揮了揮手,語氣隨意的吩咐道。

  “來人,上茶!”沒有接那人的話,楊漣對著身邊的仆人吩咐道。

  等到茶水端上來了,楊漣一揮手,面容嚴肅的道:“你們都下去吧!吩咐下去,沒什么事情不要來打擾我!”

  “是,老爺!”仆人恭敬的答了一聲,躬著身子退了出去。

  屋子里只剩下了兩個人卻誰也沒有說話,那人已經坐到了楊漣的對面,笑瞇瞇的看著楊漣。

  “本官一直在想,遼東改制這么大的事情,皇上一定會派人來協助孫大人。本官想了很久,把京城里的人全都想了一邊,可是怎么也沒發現合適的。不過剛剛見到大人的人,本官終于恍然大悟,皇上智計百出,實非我等臣子能及啊!”楊漣苦笑搖了搖頭,語氣中帶著無奈道。

  那人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然后面色變得一些古怪,笑著道:“以前聽說楊大人喜歡喝龍井,今日一看傳言有誤啊!”

  “楊某雖然喜歡和龍井,可是沒有也可以,畢竟國事為重。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皇上要以此為戒,我等臣子自然更要以此為戒。”面色認真的看著那人,楊漣面容嚴肅的道。

  “大人果然高義,不愧為皇上信重之臣!果然是名不虛傳!”那人對著楊漣拱了拱手,一臉笑意的說道。

  不知可否的點了點頭,楊漣正了正自己的神色,語氣頗為認真的說道:“駱大人,你身為堂堂的錦衣衛指揮使,不會是來這里配楊某說這些的吧?皇上不是讓你到遼東來玩的吧?”

  頗為嚴肅的點了點頭,駱思恭的神色也認真了起來,語氣低沉的說道:“楊大人,和楊大人駱某也就不隱瞞什么了,皇上確實對遼東的事情比較擔心。雖然孫大人能力出眾,并且在遼東軍中威望很高,可是有些事情誰也說不準。對于遼東改制的事情,皇上已經下了嚴旨,駱某是一點都不會干涉,全都有孫大人部署。駱某來到遼東,是為了以往萬一,如果有什么情況也可以及時解決。”

  緩緩的點了點頭,楊漣的神色也很是深重,對一邊的駱思恭道:“沈陽城的改制不會有什么問題,畢竟那里有遼東督師熊廷弼,沈陽總兵賀世賢。有著兩個人在嗎,沒有誰敢做什么,也沒有人能作什么。大家都清楚,如果真的改制,對于衛所最下層的士卒一定是一個好消息。上面有人鉗制,下面士卒也不跟著鬧事,事情自然就好辦的多。”說道這里楊漣便嘆了口氣,臉上閃過一絲無奈。

  看了一眼楊漣,駱思恭笑著點了點頭,沉聲說道:“楊大人,有麻煩是肯定的,不然皇上為什么把孫大人、楊大人全都派到遼東來?為什么把駱某也派到遼東來?有我們在,再大的麻煩也不是麻煩!”

  “駱大人果真是豪氣干云!”大聲的笑了笑,楊漣接著道:“遼東的改制,說到底就是兩個地方,一個是沈陽城,一個是遼陽城。至于其他的地方都是墻頭草,事情真的做完拿了,他們也只能認命。現在沈陽城的問題不大,可是遼陽城卻有些麻煩啊!”

  “楊大人請講,駱某洗耳恭聽!”駱思恭慎重的點了點頭,語氣低沉的道。

  用力的點了點頭,楊漣沉聲說道:“自從沈陽城之戰后,遼東的情勢一直不錯,孫大帥整頓遼東軍事,已經是頗有起色。現在遼陽城有七位總兵,沒人統領士卒一萬,這七個人就是這次改制的重點。只要他們不反對,不鬧什么幺蛾子,改制的事情就是十拿九穩的。”

  贊同的點了點頭,駱思恭目光炯炯的看著楊漣,臉上沒有絲毫的表情。這些事情他也是知道的,畢竟錦衣衛在這里也不是吃素的。

  “在這七個總兵里面,五個是本官上任前就在這里的,其余的兩個是那次沈陽之戰提拔起來的。雖然是戰后提拔起立,原來也都是參將,想要用他們做什么其實并不容易。不過這七個總兵里面,有三個是世襲的軍官,其余的四個并不是。不過這些人貪污軍餉的事情或許并不那么嚴重,可是壓榨衛所士卒的事情還是挺多的。”楊漣將自己了解到的消息全都說了出來,臉上帶著淡淡的憂愁,自從他得到改制得事情就一直在想這個問題。

  聽了楊漣的話,一邊的駱思恭卻笑了起來,道:“楊大人,您可這是聰明一世糊涂一時啊!遼東面對著建奴,乃是大明朝北疆的門戶。軍隊改制又是重中之重,皇上為什么要在遼東試行?放到其他的沒有危險的地方豈不更好?楊大人總想著麻煩的一面,難道就沒想到有利的一面?”

  楊漣頓時就愣住了,頭腦不住的轉動,輕輕的怕了拍額頭道:“自從薩爾滸之后,遼東的衛所制幾乎名存實亡,現在遼陽和沈陽的士卒基本都是吃軍餉的。雖然田地給他們分下去了,制度和原來差不多,可是這些士卒并沒有軍籍!”

  笑瞇瞇的看著楊漣,駱思恭一臉的得意,顯然能夠提醒楊漣,讓他覺得非常的得意。

  “只要控制好那些將領,他們不鬧事,改制的事情就沒有事。只要士卒們都知道朝廷要所什么,不要讓他們煽動軍心,那就大事能成了!”駱思恭笑過之后又嚴肅了起來,臉上帶著幾分謹慎,壓低了聲音道。

  “沈陽那邊要有動作了嗎?”見駱思恭如此說,楊漣頓時就明白了,有些詫異的說道。

  遼東改制的事情并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可能京師那邊已經傳過來消息,可是知道的人也不會很多。這層窗戶紙一直沒有捅破,大家全都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

  如果沈陽那邊有了動作,那就等于到了最后關頭了,成敗在此一舉了!

  “嗯,孫大人已經決定了,明天開始在沈陽放出消息,進行改制。遼陽倒是不用動,不過要穩住遼陽,不能出差錯。這件事情就是楊大人和駱某的了,我們要好好的研究一下!”駱思恭臉上閃過一絲興奮了,神態認真的說道。

  皺著眉頭想了想,楊漣不禁在心里慨嘆,要來的終極是要來的。這次改制對遼東意味著什么?對大明朝意味著什么?楊漣覺得自己隱隱已經看到了,可是卻又不是很清楚!如果真的像自己心里所想,那該多好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