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86章 洛神(三)

看更新的同時不要忘記點擊一下右上角簽到  庚新貼吧書友群:34071284

近期鏈接經常被抽,請各位書友至精品區連載中找貼,嚴禁挖墳更新正文沒發完之前,請勿插樓  盧毓而今,居于昌平。

  沒錯,就是后世帝都治下的昌平。

  不過此時的昌平,尚歸屬于廣陽郡治下……

  鮮于輔離開后,劉闖便陷入沉思。按照諸葛亮此前的策略,是要穩扎穩打,一步步吃掉幽州。

  按照他的想法,命太史慈占領俿奚,以防范烏丸鮮卑等異族偷襲。

  命趙云田豫駐守雍奴,抵御張郃所部攻擊。

  而后在十月末吞下漁陽、上谷、廣陽、代郡等四郡之地,同時聯絡荀諶自五原出兵,奪取云中。

  如此一來,,幽州十郡一屬國,共七十八縣,便只剩下涿郡一地。

  到那個時候,劉闖便可以以摧枯拉朽之勢一舉攻克涿郡,不但可以占領幽州,還能夠和并州荀諶連為一體,相互呼應。從整體上來說,諸葛亮的方針沒有錯誤。只是在劉闖看來,卻好像過于謹慎。也難怪,諸葛一生唯謹慎!此時的諸葛亮雖然還沒有到后來那樣的謹慎,可是從他的用兵情況來看,其謹慎的性情,已初現端倪……對此,劉闖倒也沒什么意見。

  “元直,我欲兵行險招!”

  “嗯?”

  劉闖鋪開地圖,與徐庶道:“幽州十郡一屬國,如今已有五郡盡落我手中,而漁陽郡,早晚也會被我攻克。孔明的安排,倒是非常周密。可是以我看來,卻未免太過謹慎,我擔心夜長夢多。”

  “哦?”

  “曹操和袁紹在官渡,目前成焦灼之勢。

  但以我觀之,恐怕決勝負也就在這一兩月間……曹操勢弱,若與袁紹繼續焦灼下去,與他并無益處。所以我猜測,曹操用不得多久必然會出奇兵,一舉大敗袁紹。而袁紹此戰失利,雖有可能損失慘重,但其元氣猶在。若讓他回兵冀州,必然會出兵征討,于我等不利。

  所以,幽州之戰需速戰速決,務必要在官渡之戰結束前,奪取整個幽州。

  我欲率輕騎出擊直取昌平。

  若能奪取昌平,則袁熙整個部署就會被徹底打亂,我等方有可能,趕在官渡之戰結束前,占領幽州。”

  徐庶聽完劉闖的話,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這是什么狀況?

  對于袁曹之間的這場戰事,其實徐庶的觀點與大多數人并不一樣。外界盛傳袁紹一定能獲得勝利,可是在徐庶看來,袁紹雖占據優勢,卻未必是曹操對手。就如同柳城之戰,鮮卑人同樣占據了絕對的優勢。可結果呢?劉闖心血來潮的一場大火,便扭轉占據大獲全勝。

  他認為,曹操可能會獲勝!

  但是如劉闖這樣,極為精確,甚至說出官渡之戰結束的時間,徐庶也不禁感到震驚。

  他實在不明白,劉闖何以如此篤定曹操會取勝?別說那十勝十敗論!雖然,十勝十敗論固然有道理但荀彧也好郭嘉也罷,更多是出于堅定曹操信心說出來的言語。事實上,袁曹之戰究竟會是怎樣一個結果?袁紹曹操究竟誰能獲得最終勝利,徐庶也認為是五五之分而已。

  “莫非主公有未卜先知之能?”

  徐庶雖然不太相信劉闖的話,但也承認,劉闖并非無的放矢。

  如果,如果真的如劉闖所言那樣一旦官渡之戰結束時,劉闖仍未能奪取幽州勢必會遭遇袁紹猛烈反撲。到時候戰火在幽州燃起,誰又能保證,幽州那些豪強縉紳,不會出現反復?

  只有在官渡之戰結束之前完全占領幽州,劉闖才能在接下來的戰事中,得到緩沖余地……

  想到這里,徐庶沉吟片刻后道:“主公所言也有道理,只是……如此一來,還需盡快通知孔明。主公欲行險招,則孔明那邊的計劃勢必也要有所更改,否則彼此間恐怕會出現麻煩。”

  劉闖點頭道:“既然如此,便請元直辛苦一遭,將我之心意告訴孔明。”

  “喏!”

  徐庶領命而去,劉闖便開始著手準備。

  只是,尚未等到諸葛亮回信時,劉闖卻受到了一件極為特殊的禮物。

  這一日,他正在土垠府衙中與張遼和許褚商議事情,李逸風忽然快步走進來,在劉闖耳邊低語了兩句。

  “主公,出什么事了?”

  見劉闖臉色有些古怪,張遼忍不住有些好奇。

  劉闖苦笑一聲,“公臺這回,卻給我惹來了一場麻煩。”

  他沒有說明白是什么事情,張遼和許褚自然也不好多問。

  三人便匆匆散會,劉闖出府衙上馬,直奔城外兵營而去。鮮于輔已經離開右北平,前往昌黎郡就任。而陳矯尚未到達,按道理說劉闖住在府衙,似乎也沒什么大問題。

  不過出于對陳矯的尊重,劉闖還是決定住在軍營里。

  平日他也就是在府衙處理些公務,有時候甚至會把公務放在軍營中解決。

  別小看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對于陳矯而言,這充分表明了劉闖對他的一種尊重。事實上,劉闖一直如此。一旦把任命安排下去,他就不會再插手其中,而是充分的去信任和尊重。

  這也是陳群步騭,愿意為他效力的原因。

  因為劉闖會在最大程度上,讓他們來施展才華……

㞧耀  “公臺,你這是作甚?”

  在中軍大帳里,劉闖見到了陳宮。

  一晃月余不見,陳宮看上去清瘦許多。

  見到劉闖之后,陳宮笑呵呵上前見禮,卻惹來劉闖一頓抱怨。

  “主公,若不如此,焉得使甄家就范?”

  “哦?”

  陳宮道:“宮此前只想教訓一下甄家,不過在仔細調查之后,卻發現拉攏甄氏,遠勝對他打壓。”

  劉闖聞聽,眉頭一蹙。

  他對甄氏并無深仇大恨,此前之所以讓陳宮對付甄氏,更多是出于削弱袁熙力量的因素。薛州之死,是袁熙一手策劃,甄氏更多是處于協助的位置。而且當初殺死薛州的兇手管承,已經被斬了頭顱。所以劉闖和甄氏之間,并沒有解不開的深仇大恨。另一方面,劉闖對付甄氏,也是應中山國蘇氏所請。蘇氏和甄氏,同樣是中山大豪,雙方在商業上的競爭非常激烈。

  蘇氏而今倒向了劉闖,那么作為盟友,劉闖收拾甄氏,更在情理之中。

  劉闖一直讓陳宮負責此事,哪知道陳宮卻臨時改變了主意。

  “公臺,此話怎講?”

  陳宮見劉闖并未生氣,心里總算是安穩了一些。

  他微微一笑,輕聲道:“今蘇氏一門為主公臂助,的確可以給予主公很大幫助。

  可是主公便不覺得,只依靠蘇氏,是否太過單薄?主公只看入春以來,蘇氏所做的幾件事情,便能看出端倪。主公要蘇氏招攏流民,從北疆收攏漢奴,可是蘇氏卻不斷推辭,并不盡力。

  入春至今,蘇氏送往遼東的流民人口,甚至不足兩萬,但主公卻付出了巨大代價……”

  劉闖眉頭緊蹙,一言不發。

  正如陳宮所言,蘇氏雖然與劉闖結盟,但卻不太盡心。

  特別是在劉闖開設了廣鹿島鹽場后,伴隨著食鹽開始大量產出,蘇氏獲得了巨大利益。可即便如此,每逢劉闖安排任務,蘇氏一門總是推三阻四,尋找各種理由,讓劉闖頗有些不快。

  這其中,最讓劉闖不高興的便是流民問題。

  依照最初的協議,蘇氏要在今年為遼西增添十萬流民。

  可是到現在,蘇氏陸陸續續送來的流民,不過兩萬出頭……

  馬上就要入冬了,天氣一旦轉寒,若再增加流民,勢必會給劉闖增加許多麻煩。

  事實上,如果劉闖手中能有十萬流民的話,他在遼西的壓力就會減輕許多,不似現在這樣麻煩。

  陳宮的話語,使得劉闖頗以為然。

  “但這與甄氏,有何干系?”

  陳宮道:“主公難道不以為,正因為沒有人牽制蘇氏,才使得蘇氏如此坐大嗎?”

  “你的意思是……”

  “主公當盡快扶起一支可以對抗蘇氏的力量,才能保證主公利益不受侵犯。若不然,蘇氏自以為主公只能靠他成事,自然會越發驕橫,甚至有可能會對主公的利益,造成巨大威脅。

  主公常說,要兩條腿走路。

  蘇氏只是其中的一條腿,如今主公還需要另一條腿,才可以走的更加平穩。”

  “那甄氏便是另一條腿嗎?”

  “正是!”

  陳宮深吸一口氣,輕聲道:“常人看來,甄氏只是因為依附了袁氏,才有如今的風光。可事實上,甄氏立于中山已有百年,此前也多有族人入朝為官,雖算不得風光,也是官宦之家。

  蘇氏,靠販馬、倒賣鹽鐵而發家。

  甄氏則憑借絲綢等物品,在北疆謀取暴利……

  宮仔細打聽過,蘇氏與鮮卑人的關系最為密切,而甄氏則與匈奴頗有交情。故而,宮以為,對甄氏不能一味打壓,而要進行籠絡才是。只是甄氏如今背依袁氏,頗為堅定。宮派人數次與之聯絡,但甄氏都不肯低頭。思來想去,唯有釜底抽薪……他甄氏不是靠著女兒得了如今的風光?那我就把那女兒擄走,看那甄氏還能依靠何人?到那時候,不愁甄氏不低頭。”

  劉闖瞪大了眼睛,看著陳宮半晌說不出話來。

  良久,他苦笑一聲道:“所以,你便把那甄宓,送來這邊?”

  陳宮嘿嘿一笑,輕輕點頭。

  可劉闖卻是一腦門子的官司,指著陳宮氣急敗壞道:“可你把那甄宓送來,我又該如何安置?”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