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駭然。
她遞了個眼色給成姑姑,讓她把滿殿服侍的宮人都帶下去。
內殿里只剩下皇帝和太后母子,太后握住了兒子的手。
皇帝掌心冰涼,讓太后驚惶。
她心里擔憂,語氣仍是溫婉:“……皇上六歲封太子,跟著你父皇習理朝政;二十歲登基,收服老臣,提拔新才。符瑞并臻,天下大治,上古明君也不過如此,怎么自言‘昏’字?”
皇帝輕輕嘆了口氣。
太后的話,讓他七零八落的心漸漸歸位。
他眼角有水光。
他微微偏頭,不經意將眼角的水光拂去。
“朕氣糊涂了。”皇帝道,“讓母后受驚。”
太后也在心里舒了口氣。
“朝中誰給皇帝氣受了?”太后笑著問,“那些老臣,迂腐但忠誠,皇帝心里是知道的。主明臣直,若不是皇帝英明,他們也不敢和皇帝爭執……”
皇帝笑了笑。
朝中的確有些不拉幫結派的老臣。
可……
他心里又是一緊,揪得他透不過氣來。
“不是和誰爭執。”皇帝臉色微斂,道,“是譚家。他們就在朕的眼皮底下,殺了御史王獻。”
“王獻?”太后反問。
皇帝點點頭:“就是彈劾仲鈞的那個王獻。”
朝堂上具體發生了何事,皇帝沒有解釋。
他想,太后是很清楚的。沒必要贅述。
但王獻死了是方才的事,太后未必知道。
他重點說了說王獻的死因。
“……王獻有錯,到底罪不至死。若殺了他,青史豈不是將朕同紂、桀混為一類?朕便說,讓三司再審,判個流放也好。”皇帝越說越氣,“朕才說完,沒過半個時辰,王獻就‘畏罪自盡’了。母后,將來朕不封譚氏為后。是不是立馬這宮里也容不得朕了?”
他想起譚家的行為。
在封太子之前。譚家還不敢如此囂張。
那時候,他們擔心皇帝魚死網破,不肯封大皇子。
譚家就算想謀反,也要有個光明正大的理由。否則就是亂臣賊子。
太子無疑是他們最大的希望。
不謀反。做個權臣。掌控皇帝,更是逍遙。
現在,大皇子封了太子。能不能廢立,從今天這件事上,皇帝是做不了主的。
帝王者,天下至尊之稱,以號令臣下也。
皇帝如今還能號令臣下嗎?
臣下都騎到天子頭上了。
如何不驚心?
“皇上是否多心了?”太后笑著道,“也許王獻真的是畏罪自盡呢?”
皇帝搖頭:“母后,您太善良了。”
太后笑了笑。
她很清楚自己的兒子。皇帝已經是個成熟的帝王,他有他的計謀和心思。他跟太后說這些,僅僅是發泄胸口的悶氣,而不是尋求太后的意見。
太后要做的,不是像個嚴師諄諄教誨,而是做個慈母,讓皇帝傾訴得暢所欲言。
她沒有說任何多余的話,順著皇帝的意思道:“譚家行事,素來不留任何把柄……”
“是啊。”皇帝道,“父皇最后那些日子,整日和朕說譚家。父皇說,譚家行事,謹小慎微。要耐著性子,和他們慢工細活,切不可魯莽,否則就落了下乘。父皇句句錙銖。”
太后接話,道:“皇上都記得你父皇的苦心,你父皇泉下有知,也足欣慰。”
皇帝又是嘆了口氣。
他問太后:“母后,您覺得朕太年輕了嗎?”
“皇上萬歲,如今才二十六,自然年輕啊。”太后笑道。
皇帝也笑了笑。
他還年輕,譚家老侯爺卻老了。
除了老侯爺之外,譚家其他人都沒有涉足高位,對朝廷爭斗沒什么經驗。
慢慢熬著。
皇帝總能耗過他們。
等他們走了下坡路,再將他們一網打盡。
現在,皇帝不魯莽,譚家就不敢輕舉妄動。
彼此相安無事。
皇帝希望如此,譚家更希望如此。
想通了這點,皇帝開懷了不少。
太后就趁機道:“皇上慈悲,譚家的走狗被譚家自己打殺了,也惹得皇上難過一回。”
皇帝不過是對譚家有點心驚。
這股子心驚穩定之后,想了想,御史王獻欺瞞君主,背地里勾結譚家,夠可恨的。
如果沒有和譚家的恩怨,皇帝也覺得,王獻死不足惜。
“朕到底年輕了。”皇帝自嘲。
太后徹底松了口氣。
皇帝的情緒過去了。
御史王獻不過是彈劾廬陽王,結果未定罪就“畏罪自盡”在獄中。
到底是誰下手的,外人不知道。
可沒人想赴王獻的后塵,無人有膽再提廬陽王之事。
既然廬陽王淫居之事暫緩,他大婚也該議一議了。
第二日早朝,皇帝面對文武百官,說了自己對王獻很失望等語,只說讓王獻的尸身家里人領回去,沒有別的話,連是不是真的“畏罪自盡”都不追究了。
譚家幫派的眾大臣,心里得意起來:皇帝也示弱了,投靠譚家果然是有前途的。
其他大臣,多少有點心寒。
而后,皇帝便將話題轉移,說起廬陽王大婚,問禮部尚書準備得如何了。
禮部尚書鄒時行忙上前回話:“微臣任副使,戶部尚書王履祥為正使,刑部尚書胡澤瀚為主婚。王妃冠服已準備妥當,女官成宛引禮,內官常順催妝送妝。一品誥命元平侯夫人張氏鋪床。京中一品及其以下外命婦,朝賀四拜;王妃轎入午門下。右順門入……”
眾朝臣聽了,無不咋舌。
廬陽王的大婚,光禮者的分量,就是史無前例。
禮部尚書自認副使;大長公主的兒媳婦元平侯夫人鋪床;女官是坤寧宮的成姑姑成宛……
只怕到時候的聘禮和儀仗,更加奢華。
皇帝聽了,贊許點點頭,對禮部尚書鄒時行道:“辦得很好。還有不到一月便是吉時,且要萬事俱備。”
鄒時行忙道是。
皇帝讓他退下。
而后,其他官員又上奏了其他政事。
忙到了巳正三刻,眼瞧著該到了下早朝的時辰。皇帝見眾人都有些乏。無什么要事啟奏,便有下朝。
有侍衛突然上殿稟道,道:“陛下,福建布政使大人千里迢迢趕來。說有要事啟奏。刻不容緩。”
眾人頓時交頭接耳。
福建偏遠。常年鬧水匪,又出事了嗎?
“請上來。”皇帝聲音也有點緊。
侍衛領命。
很快,穿了官服的福建布政使——名叫應邴的大人。趕到了太和殿。
他跪下行禮,口呼萬歲。
“……六月初一,早起半邊天就染得通紅,滿天的紅霞,一直到了下午不歇。百姓個個頂禮膜拜,都說這是天下大興之兆,只怕往后的幾百年都要風調雨順。”應邴說了來意。
福建天現異象,有怪異的云彩。
文武百官和皇帝都愣住了。
“你仔細說說。”皇帝道。
應邴道是:“原是早起的時候,天霞寺頂有紅霞籠蓋,半個時辰未散。百姓瞧見了,只當是菩薩顯靈了,個個涌上去拜。路遠的,就地伏拜。不成想,紅霞未褪,越擴越多,慢慢就布滿了半邊天。
百姓都嚇住,全都跪在地上。到了中午,天就布滿了,到處紅光。正午時,電閃雷鳴,有金光閃耀,像龍的形……”
有朝臣吸氣。
從古至今,天有異象,都是傳遞旨意。
天子者,明以爵事天也。
所以,包括皇帝在內的眾人都聽得怔住了。
“……金龍倒臥,頗有幾分無力。百姓從未見過此狀,個個跪在院子里,不敢抬頭。電閃雷鳴,臥金龍,真是恒古未見。金龍倒臥,被紅霞團住,卻想掙扎。怎奈漫天的紅霞,掙脫不開。而后,便有魚身龍頭,通體漆黑的云,跪在臥龍之下,將臥龍用身軀托起。而后,越飛越高,金龍漸漸起身,遍體金燦遨游。那些紅霞,才隨著那團漆黑的云,緩緩散去。”應邴道。
他說完,大殿里連吸氣的聲音也沒有。
落針可聞的大殿里,皇帝癡癡坐著,久久未語。
“助金龍脫困的,是魚身龍頭,就是鰲啊。”禮部尚書鄒時行在眾人沉默時,先站出一步,開口道,“五月二十九,居庸關地鰲翻身,動靜那么大,諸公都言是上蒼不滿陛下。如今看來,是福將出世,護主衛主,并非陛下德行有虧啊……”
“正是!”刑部尚書胡澤瀚接口道,“陛下,這才是上蒼真正的旨意啊。”
胡澤瀚不是譚家的人。
上次眾臣紛紛指責皇帝,說他未立太子,才惹得老天大怒,胡澤瀚心里知道是譚家的陰謀,早有不滿。
如今,他就是借此還擊譚氏勢力了。
“陛下,老臣以為,胡尚書所言正是。”又有大臣站出來,聲援胡澤瀚,討伐譚氏。
大殿里的其他人也回味過來,吵成了一團。
上次譚家派那么義正言辭指責皇帝。現在,那些非譚氏派的就要還擊回去。
皇帝沉默。
他在出神,根本沒聽到眾人再吵什么。
直到宣布下朝,皇帝仍是出神。
他快步趕到了坤寧宮。
他把今日福建布政使的話,告訴了太后:“……母后,鰲魚也是龍,只因臥在地下,才魚身龍頭。也是龍之子。福建天現異象,有人助朕脫困,那個人,應該是個龍子。仲鈞不就是那時候好的?仲鈞是父皇的嫡子,他稱鰲,再錯不了的。”
第一更,求粉紅票。今天的chayexs..chayexs.更新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