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五十一章 大將軍章邯

  沉悶的馬蹄聲響,驚動了巡哨的劉軍斥候,憋了一肚子怒氣的灌嬰氣勢洶洶的逼迫了過來。

  “秦狗,授死吧!”灌嬰冷笑一聲,當先迎著聲響之處追了過去。

  白廣季緊緊的伏在馬背上,努力的在高速行進中保持身體的平衡,不遠處,隱隱的火光已經在昭示,他們這一次遁出已被發現,而接下來,就是比拼速度和耐力的長途追逐賽了。

  “卟!”

  銅簇破空刺入柔軟的身體,激起一陣血霧。

  又一名劉軍追卒被白廣季的勁弩擊中,墜落馬下,相比掌握著制式遠程攻擊利器的秦軍士兵,一年前還是農民的劉邦軍兵將顯然對機弩的使用還不過關,他們更傾心的是以力量制勝的長鈹和利劍。

  灌嬰面沉似水,眼里的怒火在熊熊燃燒,這一種追殺下來,秦軍信使不斷的分散,不斷的逃竄,讓他空有一身本領,卻找不到可以一戰的對手。

  “都是些懦夫,跳蚤,待你灌爺爺追上,我扒了你的皮,抽了你的筋——!”灌嬰恨的咬牙切齒。

  ——。

  巨鹿,棘原。

  秦軍大營。

  秦國大將軍,少府令章邯頂盔貫甲,玄甲繡袍,頭束高冠,頜下有些花白的胡須微微有些發卷,讓章邯更添了幾分威武雄壯的氣概。

  在章邯中軍大帳內,司馬欣、董翳、章平、李良等一眾趙系將領聚集一處,正在商量如何進討趙地反叛勢力的方略。

  三個月前,章邯在定陶擊殺了武信君項梁之后,秦軍聲勢復振,章邯隨即挾得勝之勢渡河至魏地,并在臨濟擊破了陳勝部將周市、周市所立的魏王咎開城投降之后,即**而死。

  魏地平定,章邯又馬不停蹄的轉戰趙地。與其它地方相比,秦末的趙國屬地,各路諸侯爭奪的更加厲害。

  戰國七雄,秦與趙是多年的老對手,趙地的反叛勢力中,陳勝原來的部將武臣曾自立為趙王,但隨即被部將李良殺死,武臣的手下大將張耳、陳余糾集力量與李良復戰,又將李良擊潰。

  得知章邯即將進逼趙地,矢志要一雪前恥的李良立即趕來投靠,現在,章邯大軍已將趙王歇、張耳圍于巨鹿一個多月,城內糧秣雖然積存不少,但面對黑壓壓不計其數的秦國軍隊,城內趙軍的士氣已經膽喪。

  “稟大將軍,昨日,邯鄲傳來消息,王離將軍率邊軍攻破邯鄲,趙軍陳余部眾潰散,這王將軍不愧為將門虎子,端是厲害得緊。”說話的是剛歸附的秦將李良,與章平、董翳等人不同,李良說話陪著一萬分的小心。

  “邊軍精銳,將士驍勇,邯鄲孤城一座,無險可守,拿下不足為怪。”章平啁笑一聲,帶著幾分不服氣說道。

  章平是章邯的堂弟,出身少府的章氏子弟與世襲邊軍分屬于兩個不同的系統,對于王離的所謂戰績,章平一直瞧不上。說來也是,在陳勝大軍兵進咸陽的關健時候,是章邯帶著一群囚徒打敗了周文,隨后又擊破吳廣、陳勝,項梁等諸多的關東豪強,而那個時候,王離軍團又在哪里?

  現在,眼見著平叛在即,王離卻帶著十萬邊軍從九原南下,這是要干什么?很明顯就是來爭功來的。

  從章平的話語中,可以想見,秦軍系列之中,新崛起的章邯系與王離為首的世襲系的矛盾隨著戰事的推進而越發的尖銳起來。

  好在,章邯對此早有準備。

  殺項梁、焚魏咎。這一連串的功勞再加上趙高的提攜,讓章邯這個大將軍位置坐得很是穩當。王離再不甘心,再想表現,也無法違抗來自朝廷的命令。

  十五日前,章邯已經從丞相趙高處取得了節制關東諸路秦軍的命令,換句話說,王離再不服氣,也不得不聽從章邯的指揮。當然,從這個命令本身來說,不止是王離邊軍,就是象李原這樣的小股秦軍地方郡兵也要受章邯的節制。

  “傳我將令,命王離軍急速從邯鄲前來巨鹿,參與圍城之役,其余諸將,與我兵圍城池,掃蕩叛亂,這次,我要將那些反叛的勢力一網打盡。”章邯掃視帳下諸將,聲音里略有些疲憊,不過,他的神情依舊自信滿滿。

  “諾!”董翳等將領拱手領令。

  一個接一個的掃蕩叛軍,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卻還是不能夠撲滅關東大地的反叛烽火,這讓章邯有些疲乏又有些無奈。在思謀再三之后,章邯決定在巨鹿布下一個大的口袋,以趙王歇、張耳為誘餌,誘使關東的各路叛軍來救援,如此則一戰得勝,徹底平定各地的叛亂。

  “報,滎陽有信使求見!”就在章邯下達作戰計劃的當口,一名斥候軍屯將跌跌撞撞闖入。

  白廣季是被扶著進的章邯軍帳,死追不舍的灌嬰一直將白廣季追得棘原邊上的大河邊,在遠遠的見到秦軍游騎之后,才始不甘心的撤退。而此時,白廣季不僅箭壺中的弩簇已經全部用完,就連身上也插了二枝劉軍的箭矢。

  “滎陽有何急報?”章邯未待白廣季稟報,即開始詢問道。與那些不了解滎陽重要性的夸夸其談將領不同,章邯對滎陽的重要一清二楚。要想取得趙地圍點打援戰役的勝利,糧倉要道的滎陽是關健的一環。

  “稟大將軍,偽楚大將劉邦于數日前率軍十余萬進攻三川郡,楊郡守于曲遇、白馬與敵接戰,皆不得勝,現劉賊兵困滎陽已有十余日,趙郡尉率全城將卒奮起抗擊,方始保得城池安全,趙郡尉特修書一封,細詳戰事,還請大將軍過目。”白廣季說罷,從懷中取得皂書呈上。

  “楊熊這廝,有堅城卻不堅守,出戰作甚,真是不知所謂。”

  “劉邦不過一亭長成事,手底下也皆是雞鳴狗盜之輩,三川郡兵也算得上是一支精銳,就算不能抵敵,自保總沒問題,怎么到了求援的地步。”

  “前些日,只聽得滎陽附近有些小的戰事,怎么過了這么些天,還沒有平定,郡兵不堪,將領也是無能。”

  帳中諸將,聽得滎陽危急的消息,個個私語起來,章邯的這些大將與劉邦都不止一次的交過手,在泗水、杠里,東郡,劉邦見到章邯的軍隊,都是能避則避,不戰即逃,這讓董翳等人對劉邦很是瞧不起。

  “啪,楊熊愚蠢之極,險誤我軍國大事,章平,你速調五千精兵,往滎陽救援。見到趙郡尉,就說我的命令:三川郡軍事大計,由他來決斷。”在議論紛紛之中,章邯已經看罷書信,立時臉色倏變。

  陳平字里行間的春秋筆法,描述得可謂老到之極,讓不及細察的章邯不知不覺之下,也誤以為滎陽真的是靠著趙賁在苦苦支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