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七十五章 公主與騎士

  民心向背,決定了戰役的勝負。

  復興大秦。

  再建一支橫掃六合、勢如破竹的秦國大軍,這是每一個從秦國軍中退役下來的老將的宿望,關中一帶的父老,象辛勝一樣經歷的不在少數,在咸陽的那個所謂的朝廷一次又一次讓他們失望后,李原如一顆倏然閃亮的流星瞬時出現。

  對于秦國的衰落,秦二世胡亥的責任遠遠要超過丞相趙高許多,正所謂在其位謀其政,你在位置上卻不干事,這就是最大的失職,而胡亥更加不堪的還在于,你不做事,挑選出來代替你做事的人還是一個極度自私自利、又野心勃勃的小人。

  辛勝等父老的到來,讓李原一直以來忐忑的心境平靜下來,關中,對于李原來說,是一處陌生的地方,同樣的,老秦人,對李原來說,也是一群無法感知的陌生人。現在,他終于開始觸摸到了關中秦人的血脈。

  秦國覆亡,血性秦人的銳氣也消磨得快差不多了,老秦人絕望了,他們的要求,不過是一個安安穩穩的生存環境。

  殺人者死,傷人者刑,及盜抵罪。這曾是高祖劉邦與關中父老約定的三章條款,很簡單,但卻一下子收服了關中秦人為秦國即將滅亡而擔憂的不安心情,由此,也為劉邦在后來的楚漢爭霸戰中贏得秦人的支持打牢了基礎。

  相比殘暴的趙高和殘殺的項羽,劉邦雖然把關中當作了漢軍的糧倉,但總算還給了秦人一個活下去的機會。

  歷史不復重演,卻因為李原的出現而不同。

  在秦人最需要英雄的時候,李原站出來了,即便他的祖籍不是秦國,即便他的身份卑微不顯,即便他的資歷沒有顯赫的功績。

  這一切都不重要。

  對于秦人來說,最重要的只有一樣,那便是:希望。

  當李原以孤軍之姿試圖挽狂瀾于既倒,當李原軍破竹般席卷關中各縣時,辛勝那一顆已經垂死放棄的心動了。

  他要會一會李原,看看這個年輕人身上,有著怎樣的一種魔力,竟然膽大包天到敢于帶著區區幾千人來攻打國都咸陽的地步。

  辛勝如此,其他的父老也是一樣想法。

  ——。

  二月十九日。

  一個春暖乍寒的日子,關中一帶的天氣還有些冷,來自大草原上的強勁西北風時不時的突破黃土高坡的層層溝壑,向著渭水、涇水一帶的平原襲來。

  麗邑。

  渭水渡口,辛勝等人的船只滿載著犒勞的牡畜牛羊慢慢靠岸,在岸邊的渡口,大秦長公主贏玉漱、西征軍首領李原、長史陳平、司馬侯喜等人已等候多時。

  “辛公,多年不見,身體可好?”

  一身盛裝的贏玉漱被一眾玄甲將士促擁著,臉上笑容燦爛,一改以往柔柔弱弱的模樣,人的境遇有時真的很奇怪,當你陷入到一個怪圈里時,會發現身陷絕境,四下里無路;而當你跳出那個圈子,回頭再看時,卻忽然發現,自己原來是作繭自縛。

  不再去擔憂李斯的生與死,不再去思量李氏的興與衰,贏玉漱現在要做的,就是做回她自己,做一個真真正正的大秦國長公主。

  “老臣參見長公主殿下!”辛勝已是須發俱白,蒼老的臉頰上泛起一陣紅暈,對于贏玉漱還記得他這個老朽,辛勝很是激動。

  那一次,是始皇帝大宴群臣諸將之時,大殿之上,人才濟濟,尉僚、蒙毅、蒙恬、王翦、王賁、李斯、李信、馮去疾、馮劫、任囂等一干英豪俱在,辛勝在其中,只是不起眼的一粒小石子罷了。

  贏玉漱在那時,只是一個年方十五的小娘,還是血氣方剛壯年的始皇帝在興奮之余,召集了扶蘇、高、胡亥、玉漱等一眾皇子公主與群臣相見。

  如今,僅僅過去了七年時間,秦國已是桑田蒼海,從強盛走向沒落,一眾顯赫名人俱去,諸皇子也是命歸黃泉,辛勝心酸之余,也只能徒乎奈何。

  “辛公是長者,請移步營中,賜上座!”贏玉漱點了點頭,說道。

  “公主請!”

  “諸位長者、父老,請移步!”

  “李將軍請——!”

  一番寒喧之后,軍中壯漢即將父老帶來的犒勞之物斬殺、煮熟,再送上數壇美酒,一場軍中獨有的豪爽宴請開始。

  贏玉漱在開頭舉盞相迎之后,即與女婢回了后營,下面的酒宴接待,就交給了李原軍中將校以及陳平等人負責。對于曾是軍中將士的辛勝等父老來說,這樣的軍中豪宴已不知多少年沒有參與了,這讓老兵們有一種回到年輕時的感覺。

  “嘿,我大秦的氣運,都是被趙高這宦賊給折騰沒的,在朝堂上指鹿為馬,說真話的大臣紛紛被下獄,剩下的都是些溜須拍馬之輩,大秦安有寧日。”辛勝酒到酣處,擊節忿然大呼。

  “辛公所言甚是,我等雖老朽,然壯志還在,今日,我等同飲,他日,等李將軍踏馬灞橋上,取了趙高首級,我等再痛飲之。”一眾父老皆醉,或悲呼,或怒斥,一時間,豪宴之上,皆是關中男兒叫喝之聲。

  “諸公,我李原今日在此,立下重誓,不誅趙高,誓不收兵!”激奮之下,李原擲杯于地,大聲道。

  這是一次李原軍與關中父老融合的宴會,在辛勝等一眾父老回鄉之后,贏玉漱和李原的名字也在為越來越多的秦人所傳揚。

  胡亥,聲名已臭。

  這個頑劣少年根本沒有繼承下哪怕一絲始皇帝的能耐,他所擁有的,只有殘殺兄弟姐妹時的那份冷漠與殘忍。

  一個對親人都能舉起屠刀的人,怎么可能指望他會關愛百姓,曾經對這位少年皇帝抱有幻想的秦人僅過了一年多時間,就對二世皇帝陛下完全失望了。

  與之相反,作為始皇唯一幸存下來的血脈,贏玉漱一直以來都很低調,幾乎沒有什么張揚舉動的她不管是嫁入李家前,還是出嫁后都沒有什么負面的傳言,這讓她的形象很能讓秦人接受,尤其這一次,她以始皇長女、李由遺孀的身份率軍討伐奸相趙高,讓一眾好奇心重的秦國百姓更加的興奮。

  至于統兵的西征軍將領李原,護衛長公主的年輕將軍,英武驍勇的秦國校尉,輔佐復興的功臣,這也不正是諸多秦國少年夢想的榜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