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七章 英雄所見

  漢軍左中右三線均陷入苦戰之中。

  令坐鎮于后方的劉邦如坐針氈,心情極度惡劣,就連一向得到他贊許的相國蕭何也不敢擅自多言。

  前方,殺聲震天。

  好的消息、壞的消息,就象雪片一樣飛到劉邦的跟前,從開始時的山越軍攻入秦軍腹地,到夏侯將軍突破秦軍五道防線,到后來的梅牛犢被圍、秦軍邊騎出現,當壞的消息越來越多時,劉邦只覺得胸口一陣發悶。

  “大王,左翼靳將軍來報,秦人慌報大王被殺,令我大軍軍心動蕩,靳將軍請大王速速升起大纛,指揮全軍作戰。”蕭何看了一眼劉邦蒼白的臉色,無奈的鼓起勇氣道。

  “我什么時候被殺了,這一派胡言。”劉邦怒喝一聲,狠狠的拍打車轅道。這一時,盛怒之下的劉邦已經忘記了,他安排了一個傀儡漢王跟在夏侯嬰的沖殺陣中。

  “大王,這假的說多了,就成真的了,全軍將士崩潰在即,請大王速速升旗。”蕭何一邊急聲力諫,一邊用眼色睨看劉邦跟前的另一個老臣盧綰。

  盧綰與劉邦的關系,實際上比蕭何還要更親密一些,這位劉邦曾經的同學嘴皮子拍馬屁的功夫比蕭何要強了許多。

  “大王,蕭相國所言不免有夸大之處,依綰所見,升旗之處還是緩上一緩,等夏侯將軍有確切消息再說。大王的所在是頭等機密,萬一讓秦人發現,到時遣了一支奇兵突襲,你我這里何人能夠抵擋。”盧綰整了整衣冠,站起說道。

  他的這一番話出來,立時讓蕭何臉漲得通紅,蕭何沒有想到,盧綰不僅不幫忙,還要起倒忙,在這個戰事危殆的緊要關頭,早一時就能扭轉被動局面,晚一刻就是全軍崩潰,要是全軍覆亡了,還奢談什么漢王的安危。

  “盧綰,汝一派胡言,是漢王的安危重要,還是全軍將士的生死重要?”蕭何氣急攻心,急得口不擇言。

  這一句話一說出來,劉邦的臉色倏的一白,他冷冷的掃了蕭何一眼,道:“當然是全軍將士的生死重要,蕭相國多慮了,本王這一點還是分得清的。來人,與我升漢王大纛,本王要親自擂鼓助戰。”

  劉邦一邊命令,一邊取過戰車上的鼓槌,“咚,咚,咚――!”三聲急促的鼓點立時響起,隨即在劉邦身后的百人鼓樂隊跟著大力敲打起來。

  “大風起兮,云飛揚――!”

  “大風!”

  由劉邦精心挑選出來的二百嗓門粗大的軍樂手和著鼓聲,大聲的唱和起來,這一通響動加上升起在漢軍隊伍上頭的大纛,立時吸引了奔逃中的漢軍將士的注意力。

  “漢王,漢王還在,你們看!”

  “真的是漢王嗎?嘿,方才誤中了秦狗的離間計了,真是不應該。”

  不得不說,劉邦的及時升旗和一通戰鼓,效果很是不錯,漢軍在剛剛的戰斗中,雖然遭受到了重大的損失,但還有一戰之力,而更重要的是,三線的漢軍主將都還活著,不管是梅涓、夏侯嬰、還是靳歙,都很清楚,一旦隊伍崩潰,他們就只能將后背暴露給秦軍,要想逃生就只能憑幸運了。

  劉邦挺身而出。

  極大的鼓舞了漢軍將士的士氣,左翼的漢軍將領靳歙在發現夏侯嬰的中軍承受巨大壓力后,也立即向中路靠近,這使得漢軍的陣形更加的密集,秦軍的騎軍優勢在這種只依靠人的數量來堆積的人海戰術里,沒有用武之地。

  曹信的月氏兵在發現劉邦不過是個西貝貨后,高漲的士氣反而為之一挫,同時在用完了五枝短矛之后,月氏兵取回漢軍尸體上的短矛已是不能,只好加入到章平的隊伍里面并肩作戰,在失去突然姓和遠程打擊能力的情況下,月氏人給予漢軍士兵的震憾效果也在減弱。

  奇兵。

  與正兵相比,奇雖然效果不錯,但卻只能一次。

  剛剛傾斜的戰局再一次回復到了僵持狀態中,在李原的一次出招之后,劉邦在猶豫之下,還是做出了正確的應對策略。

  秦軍中軍。

  李原與韓信分別駐馬停足,立于高處打量戰局的變化,這種大會戰對于任何一個統帥和主將來說,都是極為難得的經驗積累。

  “武侯,曹信這小子上當了,劉邦這老家伙真是狡猾之極,我軍士氣如今正在下落,戰況不妙呀。”韓信惋惜的嘆了口氣,道。

  “劉邦要是好對付,也就不是劉邦了,這一仗接下來,依韓將軍之見,我軍當如何?”李原點了點頭,問道。

  韓信神色一凜,想了又想道:“武侯,漢軍的前軍三部已經聚在一處,要想砸開這個硬核桃,我軍只能用人命去填,這不合算,與前軍相反,漢軍的后路現在露出了空隙,我們不如遣一支輕兵,徑取劉邦大纛所在,這回就算殺不了劉賊,也要斬斷大纛,出方才受騙上當的一口惡氣。”

  李原聽韓信這么一說,手指向漢軍的左翼,道:“英雄所見略同,韓將軍,你看,那邊是什么?”

  “是巴人。馮宣這小子,又要立功了。”韓信順著手指方向瞧去,卻見一支秦軍正在飛速的沿著被靳歙讓開的道路前進,漢軍左翼向中央靠攏之后,這里的空隙一下子拉大,這給了埋伏以久的秦軍馮宣部以可乘之機。

  馮宣的敬業。

  讓李原感到了他身上留存的寶貴品質。

  馮劫、馮去疾的那種剛直、堅韌還有不撞南墻不回頭的倔勁在馮宣那里得到繼承,這樣的一個年輕將領,值得李原花大力氣去栽培。

  因為,馮宣和白廣季、李仲翔一樣,將會是秦國復興的支柱與未來。

  打仗。

  對于一軍的統帥來說,就是在合適的時候打出最合適的底牌。

  馮宣這張牌,李原一直留著,等的就是劉邦露出形跡的這一刻,狡猾的狐貍需要一個好獵手來跟蹤應付,輕生死的巴人血姓剛烈,這一把銳利的鋼刀現在出鞘了。

  “武侯,你是怎么想到劉邦的心思的,這份未卜先知的能力實在太驚人了。”韓信帶著幾分崇拜的目光看著比自己還要年輕一些的李原,雖然投奔秦國已經有一年余了,但韓信還是覺得自己就象是做夢一樣。

  當初,反秦的諸侯勢力是何等的強悍,秦軍的殘余勢力已經被驅逐到了雍歧的邊陲地帶,不僅人口稀少,而且還遭受到諸侯聯軍和匈奴人的兩面夾擊,這樣的不利處境下,不論怎么看,秦軍都不可能有復起的機會。

  但事實上,在李原的指揮和統領下,秦軍只用了二年不到的時間,不僅反攻復占了咸陽,光復了關中,而且還先后的擊敗了匈奴人、劉邦、項羽等諸侯軍隊,秦軍現在的聲望比起當時的那一支橫掃[]的軍隊也不遑讓。

  作為其中的參與者,韓信既感到自豪,又感到幸運。當年,離開龍且的楚軍時,他還想著去投奔漢王劉邦,要真是那樣的話,他豈不要走上與李原作戰的境地,結果會如何,韓信不敢去推想。

  李原被韓信這么一捧,老臉不禁一紅,支吾道:“劉邦此人,本侯多次與之交手,若還不知其心思,那也太無用些了。”

  其實,劉邦的為人姓情,李原更多的還是來自于穿越者的一點先知,這種建立在金手指大廈上的本領,是絕不可能告知韓信的。

  沒有機槍大炮,沒有隨身空間,沒有機器人老爺爺幫忙,李原更多的是在憑腦子里的一點知識與這個時代的牛人們對峙著,在每一次決斷的時候,李原都會在心里打鼓,究竟猜測的對還是不對,萬一要是司馬遷、司馬光兩個老人家寫錯了,那他李原就算投河也找不到地方哭去。

  幸好,到目前為止,劉邦這里,基本上沒有出現大的偏差。大漢高祖皇帝的光榮事跡被他的臣子事無俱細的記錄了下來,最后成為他屢戰屢敗的反面幫手。

  升起大纛之后,劉邦壓抑的心情并沒有得到釋放,接手指揮權就意味著諸路漢軍的消息都會在第一時間送到劉邦這里。

  對于一直以來,都只是作為象征人物存在于戰場的劉邦來說,具體指揮一場戰斗那已經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

  在成為楚軍西征軍的統帥之后,劉邦真正的戰事只指揮過一次,那便是與李原秦軍交鋒的白馬――滎陽大戰。

  那一戰,讓劉邦永生不忘,也因為那一戰的刺激,劉邦在隨后就將指揮作戰的權力交給了曹參等人。

  前方,不利的消息一個接著一個,讓坐鎮后方的劉邦心情越發的惡劣,雖然漢軍止住了潰敗的步伐,但只依靠重賞支撐起士氣的漢軍在久戰不力的情況下,最后的崩潰似乎已經無法避免。

  “漢王,大事不好。秦人從左翼殺過來了!”就在劉邦忙碌疲憊之際,盧綰叫喊著撲到劉邦跟前,他的臉上滿是血污。

  劉邦被盧綰一嚇,忙不迭的站起,然后瞇著有些昏花的眼睛朝左邊觀瞧,只見黑壓壓的一團烏云如奔騰咆哮般的席卷而來,所經過之處,漢軍零散的紅點一個接一個的被吞噬的干干凈凈。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