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百一十三章 南征在即

  項莊左等右等。

  直到五天之后,梅涓才始姍姍來遲。

  這一次三方會盟,五嶺的強豪梅涓其實心中患得患失,與野心勃勃的無諸、志在復國的項莊不一樣,他對于再一次打敗秦國信心并不足。

  在荊南被李原的秦軍痛毆一頓之后,梅涓實力大損,不得不縮在老巢五嶺養精蓄銳,好在百越各部這幾年并沒有什么英雄人物出現,這才使得梅涓獲得了喘息的寶貴機會。但也正是這一耽誤,使得梅部看起來很安穩,但實際上面臨的形勢卻并不樂觀。

  五嶺之南。

  南越王趙佗與北方強秦的聯系越來越緊密,這讓梅涓感到了強烈的不安,夾雜在南越、北秦兩個大勢力中間,又分別與其敵對,這樣的情況下,一旦兩強真正聯合起來,梅涓幾乎沒有什么反抗的能力。

  出路在哪里?

  是干脆和趙佗一樣,向秦國示好?還是奮起一搏,聯合無諸、項莊等反秦力量,嘗試先擊敗南越王趙佗,而后再將南下的秦軍阻擋在大江以北,這個想法所冒的風險實在太大,但帶來的誘惑也是分外的誘人。

  割據江南。

  可比在五嶺打轉轉要強的多。

  梅涓思來想去,終于還是被誘惑動了心。除了獨立為王的夢想外,還因為他與秦軍已經打過一場惡仗,雙方死傷慘重,有這一層恩怨在,梅涓不敢去想象,秦軍諸將會在占領江南之后放過自己。

  越王城中,無諸、項莊、梅涓三方合謀,在聯合對付南下秦軍和南越國方面。達成了一致意見,而為了增強己方的實力,項莊還同意將己部將士分散到各個越族部落之中,幫助他們學習到中原的先進戰術,同時,也讓這些江東子弟好好的向百越族人學習,如何在叢林中神不知鬼不覺的干掉對手。

  叢林之戰。

  項莊搶在秦軍之前,提早開始適應南方潮濕悶熱的氣候。對于項莊、梅涓等人來說,叢林是他們天然的庇護所,而對于志在統一全國的李原來說,征服草原之后,他需要面對的就是征服叢林。

  三月中旬。

  秦軍偏將丁公率領一支三千余人的秦軍部隊從越國故地會稽郡南下,試圖奪取越地與閩地之間重要的交通隘口仙霞嶺。結果被無諸、項莊誘入嶺道,丁公幾番突圍不成,最后全軍覆沒于四明山中。

  丁公一去不返。

  坐鎮于吳郡的蔣渝急令會稽駐扎的秦軍周殷部、桓楚部尋找。卻只打探到丁公率軍進入仙霞嶺腹地,然后就不知去向,就連用于報訊的信鴿也不見蹤影。

  蔣渝心知不妙,正等急書長安,將南方的軍情告知,忽接到軍士來報,有來自閩地的使者到達會稽郡,將丁公及為首秦軍將校的首級送回,并附上無諸的信件一封。

  在這一封書信中,無諸首先炫耀了一番擊敗丁公秦軍的功績。同時以越王自居,將梅涓、吳芮、項莊、趙佗等南方各股勢力都納入到他的名下。號稱擁有將兵十萬,并擺出一副與李原平起平坐的架式,無諸信中狂妄的說:“武王居大江之北,諸占大江之南,彼此隔江而望,則天下太平矣。”

  蔣渝看罷書信。大怒。

  無諸僅僅得了一小勝,卻如此猖狂,憑他那點實力,還想著隔江而割據,真是不怕風大吹折了舌頭。

  莫說李原不答應,象趙佗、吳芮這些一早就獨立的諸侯王,又有哪一個不比他無諸來得更有資歷。

  在氣怒交加一陣之后,蔣渝心緒稍平,再一次拿起這封用不知什么野獸皮為原料、以鮮紅人血為筆墨的書信,仔仔細細的從頭到尾又看了一遍,然后,他很鎮靜的坐下來,工工整整的開始在絹書上親筆書寫起來。

  蔣渝要向李原呈報江東發生的這些軍情,要是換了其他的將領坐鎮江東,看了無諸的那封挑戰意味十足的信之后,只怕立即調兵遣將,率軍進攻閩地去了,而蔣渝卻不然,個性持重的他從無諸的字里行間,發現了不異常的情況。

  以無諸的實力,要殲滅丁公的三千人不難,要是獨立面對秦軍可能而來的大軍報復,以他閩越一地的力量,是絕對無法抵抗多久的。所以,無諸在信中,畫虎皮拉大旗,將長沙王吳芮、南越王趙佗等南方諸侯一一拉攏到了這一場大賭局中。

  要是秦軍將領不分三七二十一,徑直發動渡江戰役的話,首當其沖的,不是他無諸,而是長沙王吳芮、然后是五嶺侯梅涓,這兩股力量要是先和秦軍打起來,那南方的形勢就會形成各方地方實力派共同對抗秦人入侵的局面。

  如此一來,無諸隱于其后,憑籍著閩地封閉有利的地勢,他可以坐收漁翁之利,而等到雙方打得筋疲力盡時,再出來收拾舊山河,那時候,南方各派都已被打殘,而只有他無諸的實力最大。

  南方反秦力量加速整合。

  這讓接到蔣渝書信的李原從安撫朝廷派系爭斗中回過神來,內政是穩定的根本,而軍事上掃平反叛力量則是秦國立國的前提。

  相比重兵云集的北方邊境,秦國目前在南方的力量偏弱,除了江東的蔣渝一部約有二萬余人外,其余就只剩下了荊南的馮宣一部約六千余人,這點力量并不足以讓百越人俯首稱臣,也無法讓在獨立與歸附中動搖的南越王趙佗作出決斷。

  大秦的軍事重心。

  到了必須南移的時候了。

  而要想不重覆當年數十萬秦軍被百越人拖死在叢林深山中的情況,秦軍除了軍事上的強勢壓迫下,還必須對南方的各股勢力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誰是必須打擊的對手?

  誰又是可以拉攏的對象?又是誰可以讓其暫時保持中立,從而讓南征秦軍避免遭遇過多對手的窘境?同時,誰可擔起南征軍的主將,又有哪些將領能夠在征南戰事中發揮作用,這些急迫需要知曉的軍情,需要從各個方向匯總上來。

  神武王府中。

  一道道命令正在發出,圍繞爭奪大江以南廣大地域的戰事即將打響。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