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百一十六章 渡江戰役

  秦軍兵分三路,號稱五十萬,實際連同輜重輔兵在內,近七萬大軍浩浩蕩蕩,向著大江以南殺去。

  嗚咽的號角猙獰吹響。

  大秦的旌旗在東南的逆風中高高飄揚。

  彭澤周圍,生活的山越部族主要分為二類,第一種是被稱為熟番的宗族武裝,這些宗族實際從祖先溯源來說,也是從北方中原遷涉過去的,他們以一地或幾地為勢力范圍,利用南方多山多澤相對封閉的自然環境,在本宗族定居的范圍內實施宗族自治。

  第二種則是原原本本的原始部落,他們也被稱之為生番,生的意思也就是完全未開化的化外之民。這些生番飲毛茹血、甚至食人充饑,一旦秦軍深入南方腹地,勢必會遭到生番的抵抗和反擊。

  分而治之。

  這是李原在臨別之際,對彭越、馮宣、蔣渝叮囑的最多的一句話,秦國幅圓遼闊,需要他這個君王操心的事情也越來越多,在往后的日子里,李原要想自由的沖殺在戰場的第一線,就需要秦國內部有更加團結協作的一個運轉體系,而現在,剛剛經歷了陳平、李政內訌的新秦官員之間,顯然還無法達成默契。

  新生的秦國。

  需要一個掌舵的人,而這個人,唯李原一人合適。

  如此一來,李原必須在近期坐鎮長安,將征南之事交付給麾下的將領,這是當然之舉。同時,這樣的一個舉動,也預示著李原的心態逐漸開始從王侯轉為君王。

  一國之君。

  萬民之主宰。

  這個時代,是需要英雄的時代,也是呼喚英雄的時代。

  李原的名字,如今已在大秦二十七州千千萬萬百姓中傳唱,眾望所歸之下。他就是名副其實的大秦之皇帝。

  四月初。

  彭越軍過彭澤,在短短的半個月內。順利的收復豫章一帶,面對秦軍鋪天蓋地而來的滔天氣勢,熟番各部僅僅象征性的抵抗了一下,就紛紛放下了武器,對于他們來說。合作顯然比對抗更能讓宗族存活下去。

  數日之內,鄱陽、馀汗、柴桑、贛、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歷陵、建成等縣盡被秦軍占領,秦軍水師沿著贛水、盱水、信水、修水和袁水不斷向南方的縱深挺進,其前鋒斥候部隊更是迅速的深入到了贛水的發源地五嶺一帶。

  反秦三部在秦軍的強力打擊下,有些喘不過氣來。長沙國的吳芮病重,國事盡交付兩個兒子處置,國內兩派勢力內斗頻頻。根本無力應對秦軍的進攻,莫說對付彭越軍主力,就是馮宣的偏師一部,長沙軍也一樣節節敗退。

  至于無諸的閩越國力量。在結盟之后,倒是有心想要向西擴張自己的地盤,但很快來自南越國的一條緊急軍情。讓無諸亂了手腳。

  一向抱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中立態度的南越王趙佗,突然間陳兵龍川,兵鋒距離閩越邊境只有十六、七里,這使得無諸一下子緊張起來。

  趙佗與無諸。

  就如中原爭霸的項羽與劉邦,雙方積怨深遠,彼此之間發生過數十次的大小規模不等的戰事,而結果則是趙佗勝多負少。無諸的閩越軍無論從裝備還是兵力來對比,都和由前秦軍將卒為底子的南越軍有不小的差距。

  在南越軍的威脅下,無諸無力西顧,只得收縮兵力,將自己的老巢閩地一帶保護好,至于借居于閩越的項莊,無諸倒也沒有為難,直接將項莊的余部放出了仙霞關。

  項莊的那些江東子弟,在這段日子里,與閩越的熱情女子們相處如水交融,一顆顆孕育后代的希望種子已經播下,只等來年的春天生根發芽,當然,前提是他們都能夠在平和安寧的環境下生存。

  梅涓、項莊并肩作戰。

  這兩個原本要殺得你死我活的楚、漢將領,在這個異樣的時空,出人意料的走到了一起,他們現在就如一對難兄難弟一樣,無望的承受來自秦軍的兇狠打擊。

  彭越軍實力強悍,項莊、梅涓不敢正面對抗,只得采取拖延襲擾戰術,隱藏在密林中的越族士兵用粹毒的竹箭射殺著一個又一個冒進的秦軍士兵,可惜的是,這一回他們碰到了彭越的部下們,同樣是熟諳南方水澤戰法的前盜寇們。

  一場追逐與被追逐的死亡游戲在大江以南的崇山峻嶺中展開。

  長沙國。

  隨著秦軍的迫近,國內的形勢也越發的復雜多變起來。

  長沙王吳芮將近一年,幾乎沒有公開在民眾面前露過面,自從愛女吳姬身死之后,他似乎也失去了當初振臂一呼、反抗秦國的銳氣,其眼界也從參與中原的爭霸戰,到現在只滿足以長沙這一郡的小地盤。

  劉邦、項羽相繼覆滅之后,吳芮感受到了危機臨近,也加快了暴兵的步伐,長沙郡的總人口不過十萬人,其中適合入軍的男丁約在三萬人左右,而長沙軍如今的兵員數量已經從二年前的不過七、八千人,增長到現在的二萬五千眾。

  換句話說,只有區區五千名幸運兒逃過了強募,而其中還包括了不少官員、將領的家屬,吳芮、吳封的這一做法,也讓長沙郡的經濟發展完全的陷入到停滯狀態,如果不是其地理位置優越,又有湘水與南越一帶的桂水靈渠道開通,長沙國只怕不用秦軍攻打,就已經因為沉重的負擔也倒下了。

  四月二十一日。

  馮宣率荊南水軍渡過數百里的云夢澤、到達洞庭大澤的南境,船上搭載了有曼丘臣一部的步卒約三千人先頭部隊。

  秦軍水陸部隊,加起來約有五千人,他們剛剛抵近岸邊,即遭到長沙軍的圍堵,立志要在戰場上打出一番威風的吳封親自統帥了兵士近萬人前來,雙方一場激戰由此開始。

  秦軍的斥候在遠遠的發現了有敵船靠近后,立馬飛快的向主艦上的馮宣回報,聽得吳封大軍來戰,跟在馮宣身邊的吳臣立時臉色剎白,手腳也跟著冰涼起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