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百七十二章 進攻埃及

  羅馬人輸了。

  在克拉爾島上的五名羅馬士兵,四人被殺死在了海灘之上,一人驚惶失措,試圖泅渡大海逃生,結果因為體力不支,溺死于海中。

  彼得烏斯臉色僵硬。

  他萬萬想不到,強壯的高盧勇士,會在這一場小隊比試中敗下陣來,而秦人的狡猾和無恥,更讓他無語。五大三粗一臉厚道的曹信,就是一個幌子,彼得烏斯從一開始,就被他這張臉給騙了。

  無奈之下,彼得烏斯只得下令麾下四百九十余名士兵丟下武器,脫下鎧甲,然后灰溜溜的狼狽而去。

  曹信比拼大勝,心中甚是歡喜,而立下大功的郅都更是被重重的恩賞,按照軍爵制的立功條件,曹信下令拔郅都為軍中校尉,獨領一隊由三千精兵組成的特種部隊,這支軍隊的主要任務,就是在惡劣環境下鍛煉生存能力。

  羅馬人退卻。

  這對于博斯布魯斯海峽兩岸的秦軍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特洛伊。

  位于海峽最東端的一座廢棄的港口城市,曾經的英雄之城,北臨達達尼爾海峽,西抵小亞細亞半島,坐落在平緩的城堡山腳下。此地扼要地控制著達達尼爾海峽,幾乎所有往來愛琴海與黑海之間的商船都必須通過此處。

  如此重要的一處地方,在希波戰爭之后的漫長歲月里,卻漸漸的沒落下來。

  特洛伊的英雄們。

  赫克托爾、帕里斯、涅斯托耳,都已化作塵土,就連曾經讓希臘人望而生畏的堅固城墻,也只剩下了一片廢墟。至于引發特洛伊戰場的美女海倫,由早已化為一堆白骨骷髏,不知埋在希臘的那一片地下了。

  大秦歷十六年,三月。

  這一片被人遺忘的地方,隨著秦軍的到來,開始不一樣。

一隊隊秦軍將士在這里的廢墟里建起房屋,搭起帳篷。他們風餐露宿,他們默默付出,在  為的就是打造一支屬于秦國的地中海艦隊。

  要想在地中海立足。

  不會舟楫是行不通的,在歷史上,不管是波斯人,還是馬其頓人,突厥人,他們在陸上爭雄無敵,但卻始終沒有能夠真正將地中海納入到國土之內,而真正做到這一點的。只有羅馬帝國。

  羅馬人的艦隊。可以橫跨整個地中海。進攻南岸的迦太基,進攻東南一隅的埃及人,甚至于他們的船隊出了直布羅陀海峽,開始向北方的英吉利群島。

  對于海戰。

秦人一向不太擅長。從關中內陸起家的老秦人,對于舟楫的熟悉程度遠遠不如騎馬,而  這并不在于國人對海有恐懼感,而洽洽是中國的王朝,多是以北方發起,極少有南方建國的。

  大丈夫馬上建國。

  學習海戰和造船技術,這是秦人必須要做的,如今,秦國在海法灣一帶與猶太人一同建造的是商業港口。而為了爭奪地中海的霸權,秦軍需要有一處軍港來作為母港。在經過一番察堪和考察之后,擔任特洛伊城的秦軍將領,是李原最為信任的甘勇,而他的副將。則是昔日縱橫巨野澤的兩名大盜將領:扈輒和欒布。

  扈輒與欒布在平定南方戰事中有過出色的表現,但隨即隨著南越的覆滅,他們也就失去了用武之地,西征之初,面對茫茫大漠,這兩位習慣了舟楫作戰的盜寇選擇跟隨著老主人彭越在江南安享清福。

  不過,與年近六旬的彭越不同。

  欒布與扈輒年紀正當盛年,要他們整天混吃等死,這實在委屈了點,這一次,秦軍第二次征兵,兩位不甘寂寞的關東悍將決定再一次挺身而出。

  大海與湖澤。

  同是屬于水域,但也有許多的不同,比如風浪,比如溺水后的反應,又比如船只的操縱,這些問題擺在三位秦軍將領面前,讓他們一個個皺緊了眉頭。這一次,雖然曹信讓羅馬人識趣而退,但保不證下一次,大秦與羅馬的決戰就將到來。

  與此同時,除了來自中原和關東的大秦將領外,在特洛伊還有一個熟悉的令人驚訝的身影出現。

  希臘學者格米修斯帶著他的弟子們也來到了特洛伊,按照他的說法,他是來挖掘和考察這座古城遺跡的,不過,隨著格米修斯更多的在新建碼頭出沒,這些來自古希臘的科技精英們也開始加入到建設新船隊的計劃中。

  另外一個方向。

  在兩河流域至紅海之間的荒漠里,一隊隊秦國騎兵正在快速的向西南方向進軍,他們的目標,是位于紅海畔的西奈爾半島一帶。

  新安城作為秦國西部的中心城市,地位不可動搖,而要讓這座城市擁有象長安一帶的安全感,李原決定在南方一帶開拓一條新的走廊地帶。這條走廊,沿著波斯灣一直延伸的也門海、紅海,秦軍的兵鋒由此也開始向非洲的北海岸一帶觸及。

  搶在羅馬人之前,將非洲的地中海沿岸富庶地帶搶在手里,這是李原在獲知君士坦丁堡危機之后作出的一個重要決策。

  既然早晚要和羅馬人拼一個死活,那就要先作好準備,埃及的尼羅河一帶自古就是文明誕生之地,擁有讓人羨慕的財富,這里一直是羅馬人朝思暮想得到的地方,而對于當前的秦國來說,占領埃及就等于是守住了新安城的門戶,而要是失去了這個要點,那么羅馬軍隊可以隨時從尼羅河出發,沿著西奈半島進軍海法灣和幼發拉底河一帶。

  當然,李原決定多線作戰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如今正是最為衰弱的時期。

  趁你病,要你命。

  李原可不會犯宋襄公那種大公無私,坐等敵軍渡河的愚蠢毛病,這次征討埃及,他決定親率軍隊出征。數日的安逸,早讓這位馬上帝王厭倦了,雖然有小美女閻鳳解悶著,但每天荒廢日子可不是李原的作風。

  這次征討埃及,秦軍一共兵分二路,一路李原率領,由新安城出發,直線越過沙特半島,向西奈半島一帶進軍;另一路偏師由李仲翔指揮,率領以猶太人為主、秦人為輔的混編部隊沿著死海地中海走廊,向埃及進軍。

  二路秦軍聲勢浩大,對外聲稱兵力二十萬,消息傳到托勒密王朝首都亞歷山大港,立時讓掌權不久的托勒密五世嚇出了一身的冷汗。

  這位年輕的埃及國王,現年只有十八歲,他五歲登基,不過實權卻被朝中的大臣掌握,一直到去年他與王后克利帕奧特拉一世成婚之后,他才借助王后一系的力量,將那些異己份子給一一清除。

  埃及內亂十余年。

  國內的情況也是每況愈下,不僅農業生產停滯,而且一向引以為豪的文明科技也漸漸的衰落下來。

  秦國已經步入鐵器時代,羅馬人也在青銅時代的最高峰上行走,而埃及人則還停留在原始的陶器與青銅器交替的時間段內,托勒密王朝的軍隊中的許多士兵,到現在甚至還在使用木棒和骨矛,青銅武器雖然也有,但只有那些軍官們才能享受到這一特殊的待遇。

  如此懸殊的力量差距下。

  秦軍與托勒密軍隊的遭遇戰打得毫無敘述的價值,在西奈半島的東部,李原的三萬騎兵僅僅用了一個沖鋒,就將托勒密近五萬軍隊殺得大敗,然后,秦軍一路從西奈追殺敗兵過尼羅河直至占領開羅城。

  這個時代的開羅。

  還不是埃及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它只是埋葬了歷代法老的一處集中墓葬區,另外,由于地理位置就處在尼羅河下游平原上,這讓它漸漸的成為了一處居民交易商品貨物的聚散地,這樣的小城,在尼羅河沿岸星羅棋布,不足為奇。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