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474章 天朝

給自己打  在打發走魁剛.金和歐比旺.肯諾比之后,眼瞅著幾件事情眼下都暫時告一段落,也就沒再折騰什么事情。

  不是待在納布皇宮這邊,教導阿米達拉女王和皇宮護衛劍術,就是跟對方在田園風景的納布星上四處游玩。

  要不就是跑到丹圖因星球那邊,看看訓練中心的改造和人員安排的情況,順便從主位面調集各種需要的資源。

  考慮到這是自己降臨在《星球大戰》前傳世界里的第一處根據地,自己之前又借了天帝座下紫霄宮的名義。

  寧致遠干脆就讓下面的人把原本絕地訓練中心全部推翻,然后在原址上修建了一座規模恢弘的圣殿,紫霄宮。

  隨著時間的推移,丹圖因星球上僅剩下的那幾座與世隔絕的農場也發現了這邊的動靜,紛紛派人過來探查情況。

  對于這些土族,寧致遠的意思是能招納就招納,不能招納的就任其繼續自己的生活,當然,前提是不會找麻煩。

  真要是有那種心不不軌的家伙,正好可以交給手下的那些原力“保安”和原力“民兵”們,做為訓練項目。

  只可惜,不管是丹圖因的本土土族還是之前移民過來后,幸存下來的人類。都沒有半點想要找麻煩的意思。

  想想也不奇怪,能在這個星球上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如果不是秘密在什么,就是真得心性淡泊與世無爭。

  在經過混血版“炮灰級”星艦仔細搜索,并且派人竊取了關鍵人物的記憶后,也已經確定丹圖因上的情況明顯不是前者。

  于是,在紫霄宮這邊派出相應的大使去與這顆星球上人類和土族進行接觸之后,得到的結果也還算不錯。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歷史上的西斯大戰給這兩方人馬留下了很“深刻”的記憶,不管是殖民到這里的人類還是當地的土族,都沒有主動表現出投靠的意思。

  但在初步地了解了圣殿這邊的實力之后。這兩個勢力卻不約而同地表示愿意圣殿這邊的建設,說白了就是要人給人、要錢給錢,但就是不愿意投靠。

  對于這種情況,寧致遠根本就沒放在心上,以丹圖因星球的這兩支殘存下來的種族實在是很難產生什么威脅。

  別得不說,光是后來布置在星球軌道上的那些衛星武器。只需要一次齊射,就可以將這兩股勢力給徹底摧毀。

  而且,有關圣殿的所有事情,寧致遠壓根也沒想過讓別人的插手。所以,關于的事情直接就被當場謝絕。

  甚至于,連圣殿人員的生活物資。也都是由寧致遠定期從主位面送過來,完全不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

  反過來。到是生活在丹圖音的人類和當地土族得了一些好處。比如,新建的一座專門用來出售物資的小型市場。

  剛開始,寧致遠也只是出于“種田”的需要才搞了這么一個地方,畢竟,人口的日益增加也需要更大的地方。

  做為培育原力武士基地的極光號星艦,幾處每隔一段并不會太長的時間,就會“淘汰”一批數量不少的人口下來。

  其中的那些當原力“保安”和原力“民兵”都沒資格的非原力敏感者。自然不可能一直都養在極光號和圣殿之中。

  甚至于都不可能安排在距離圣殿很近的地方,時間一長。到是在一處位置很不錯的區域里形成了人口密集區。

  眼瞅著極光號淘汰下來的人口越來越多,寧致遠干脆就在這處人口密集區的旁邊,依舊著地勢修建了一座城市。

  為了能讓中國文化也能在這個世界里發揚光大,一時興起的寧致遠直接就把丹圖因上的第一座城市命名為長安。

  當然,想發揚光大中國文化單靠一個名字自然不行。所以,在修建這座城市的時候,寧致遠干脆就把主位面歷史上的長安城給照搬了過來。

  確切地說也不算是完全照搬,只是風格和布局上類似,但細節方面卻要比原版可發達多了。光是城市下方錯綜復雜的排水系統就不是原版長安城能相提并論的。

  更別說,星球大戰可是一個高科技位面。寧致遠更不可能讓那些即將入住的長安市民,去體驗回到古代的生活。能源、通訊、交通等方面肯定要與時俱進。

  好在,這些細節上的問題自然會有專門的智腦和人員去負責搞定,寧致遠只需要把握大方向就行。再加上工程級納米機械人和充足物資的,長安城的建造速度相當快。

  考慮到丹圖因這邊的人口,會隨著原力武士的增加呈現出幾何倍數遞增的速度,寧致遠干脆又在長安城竣工的那一天,正式成立了自己的第三個帝國,天朝。

  至于第一和第二個帝國自然是指主位面星上的一東一西兩個國家,單就《星球大戰》這個世界說,這還是第一個帝國,某種程度上有點開“分店”的意思。

  唯一不同得,這處“分店”開業時不聲不響的一點動靜也沒有。不但沒能舉辦什么場面隆重而盛大的建國典禮,甚至連向共和國議會那里報備的意思也沒有。

  不過,在建國之后,寧致遠到是沒忘記從主位面又調集了一萬艘“炮灰級”混血星艦,以及數以百萬計的各種衛星武器,直接就將丹圖因所在的恒星系給守成了鐵桶。

  至于國家的管理方面,從來沒想過去過問這些瑣事的要致遠。直接就交給了極短時間內就組建出的內閣,和安放在長安城皇宮內的量子智腦配合著搞定。

  不管是天朝的法律法規還是戶籍上的管理,還是是一個文明生存的基礎農業,又或者是強大必備的工業和商業,都完全用不著寧致遠當皇帝的人去頭痛。

  隨著長安城內的東市和西市這兩個大型的商業區正式對外開放后,同樣居住在丹圖因星球上的人類和當地土族,很快就從中得到了不少的好處。

  別看星球大戰世界是一個高科技位面,但在基礎生活方面很多星球和文明,特別是丹圖因這種位置相當偏遠的存在。甚至還比不上主位面來得享受。

  飲食方面就不說了,由于習慣的不同,長安城中來自于主位面的各種食材并不見得能受到所有當地人的歡迎。但美輪美奐的瓷器、精美舒適的服裝等生活用品卻備受歡迎。

  甚至連一些利用恒星能,也就是主位面俗稱的太陽能為驅動能源的農業和工業用品也很受歡迎。也就是兩三個月的功夫,長安城就煥發出了蓬勃的生機與活力。

  而長安城的農業部,也在人口日益增加。食物上的需要也越來越多之后,根據丹圖因星球的地質和環境,向紫霄宮那里提出了培育合適農產品的申請。

  沒辦法,雖然丹圖因星球上依舊有著幾處農場,但受到規模上的限制,再加上飲食習慣上的問題。根本無法長安城的需要,哪怕現在可以。以后也不行。

  好在,這個問題并沒有花太久的時間,就被極光號星艦上的生物實驗室,利用主位面農業產品和丹圖因上的農業產品進行基因層面的“雜交”后給輕松解決了。

  雞鴨鵝、豬牛羊、魚蝦蟹、各種糧食等常見的農業產品很快就在長安城外規劃出來的農場里進行了大規模的種植與養殖,并借著時間膨脹裝置短時間內就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其實,以寧致遠目前掌握的那些殖民位面來說,就是不玩“種田”和經營。直接通過位面之間的商業往來與物資支援,也照樣能夠丹圖因星球上人口的需要。

  不過。考慮到丹圖因是自己在星球大戰世界里第一處根據地,寧致遠自然想著能長遠的下去。反正農業、工業方面的產品自己消耗不掉也可以通過商業途徑銷售出去。

  哪怕丹圖因星球自身消化不了,也可以賣到其它星球上去。而事實上,寧致遠也確實是這么做得。在天朝成立之后,首先就和納布星球建立的貿易往來。

  至于沒有加入共和國的天朝,具備不具備貿易往來的資格問題,不但寧致遠沒提、阿米達拉女王沒提,甚至連后來接到消息的帕爾帕丁議長和絕地圣殿都沒有什么反應。

  當然,寧致遠也知道,這兩方勢力默認了天朝的存在,可不是什么單純的好意。包括絕地圣殿那邊,估計都是想看看自己手下的紫龍衛和青鸞衛是怎么培養出來的。

  除此之外,那上萬艘仿佛從石頭里蹦出來的星艦,每次出動都仿佛蟲災般的太空戰斗機,以及天知道有多少數量的原力武士,也讓帕爾帕丁議長和絕地圣殿不得不慎重對待。

  特別是這兩方人馬在陸續來到丹圖因星球,與這里的天朝進行各方面的洽談時,發現那些身穿各式戰斗服并配備光劍的人,只不過是保安和民兵時,更是震驚莫名。

  開玩笑,別看絕地圣殿的絕地武士在被執行66號法令之前足有九千多的數量。可一旦在銀河系分散開來執行任務后,局部的數量實際上非常得少。

  否則,在《星球大戰3:西斯的復仇》中,也不至于被化身為帕爾帕丁議長的西斯尊主達斯.西迪厄斯,用一條很簡單不過的法令,就差點將絕地武士給滅了族。

  而且,整個絕地體系之中,真正能成為大師并且在長老會里有一席之地的人更是少得可憐。整體數量方面,紫霄宮這邊肯定是有所不如,但個體實力上卻要勝過不少。

  最讓帕爾帕丁議長和絕地圣殿驚訝得是,這些接受了系統訓練的原力敏感者中,即有傾向光明的也有傾向黑暗的。同時,還有一部分卻是即不傾向光明也不傾向黑暗。

  而剛剛建國很短時間的天朝,卻是將傾向光明的原力敏感者統稱為原力衛士,而傾向黑暗的那一部分則叫做原力戰士,至于即不傾向光明也不傾向黑暗的就是原力武士。

  每六名原力衛士組成一支小隊,帶領著機械戰士屬下承擔著守衛圣殿紫霄宮和長安城的工作。而原力戰士則是自成建制,按能力和長處的不同分為好幾種職業。

  有善于刺殺的刺客、有善于參透的間諜、有善于追殺的獵殺者,也有善于正面作戰的士兵。總之,不同陣營的原力敏感者都有著各自的職責,相處得很是融洽。

  至于那些即不傾向光明也不傾向黑暗的原力武士,則是精英中的精英,除了要承擔寧致遠的親衛,指揮作戰等工作外,還要輪流在丹圖因星球上的紫霄宮中授徒。()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