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六章 祭天大典

  長安城。

  祭天大典正在做最后的準備工作。

  這是最近長安城最隆重的儀式了,一般三五年才一次。

  而近些年,唐國內外禍亂不斷。

  唐國子民都知道,唐國邊疆出現了大大小小的數十次戰事,李建軍戰死在匈奴,這是不少唐國子民都津津樂道,也各自惋惜的事情。

  太子李建成,五公主,武軍集,等人逼宮謀反,最后兵敗,讓長安城這段時間以來,一直處于緊張狀態。

  唐王年邁,開始昏庸,甚至世人傳言貪戀美色……開始殘暴無道,將欽天監上下一干人等斬了八九成!

  可事實上,斬殺的人全部是其他人,真正欽天監的人已經被李建志給暗中替換成了其他死囚。

  總之而言,唐國最近很不太平。

  所以,禮部,儒家,還有各種大臣,三朝元老,都提議舉辦祭天大典,求得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祭天大典。

  祭祀天神,祭祀上天。

  祭天是古代的重大祭祀,不同民族的有各不相同的祭天儀式。

  大典起源于上古時期。是人與天的“交流”形式。祭天儀式通常由“天子”主持。

  通過祭天來表達人們對于天滋潤、哺育萬物的感恩之情,并祈求皇天上帝保佑。祭天禮復雜而完整,主要過程包括迎神、行禮、進俎、初獻、亞獻、終獻等。

  冬至祭天,盛于盛唐,最為隆重尊崇,并且逐漸流傳至民間,演變為冬至祭祖的傳統習俗,稱為“祭冬”或“拜冬”。無論是舉國祭天還是民間祭祖都表達了向上天祈求風調雨順、豐衣足食的樸素愿望。

  祈福。

  以祭天大典的儀式,聚集唐國上下所有子民的心中信仰,美好祈福,凝聚唐國之力。

  加持唐國氣運,這也是這一次祭天大典的意義。

  這一次祭天,可謂是籌辦了許久。

  得到了各方各派的支持,就連唐王李開明也很重視,長孫無忌也親自督促禮部,儒家也派出弟子相助。

  李建志,李建泰,李建功,三人都對這一祭天很關注。

  因為這次祭天,很有可能將士他們父皇最后一次主持儀式了,很有可能就地宣布儲君太子是誰!

  隨著時間的推移。

  祭天大典即將開始。

  不知為何,李劍白心中對這一次的祭天大典有些隱約不好的感覺。

  泰王府。

  李建泰看著長孫侯府的方向,心中已經暗暗下定決心了,自己只要動手了,要走上了兄長李建成的路。

  這一條路,沒有回頭路。

  這一條路,不成功便成仁!

  李建泰謀算了很久,論資質,論實力,論任何,自己都將是下一位唐王。

  只要自己父王死了,長孫無忌死了,基本上就沒有人可以壓自己一頭。

  所以。

  李建泰決定了,這次祭天大典,將是父皇和長孫無忌,最后的歸宿結局。

  皇城大內,李建功看著整個長安城。

  心中若有所思,自己還不能暴露,自己必須要成為唐國之主,自己必須要掌握長安之秘,必須要尋找到離開神州的方法,必須要借助唐國氣運恢復上古本源。

  李建功到底是誰?

  不死神教所信仰的那尊邪靈神明,擁有不死之身。

  禹王李建志,身為大唐皇子,可他自己愛上了不該愛的女人,他要和她在一起。

  兩人不可能!

  但是也不是毫無可能!

  要想有可能,必須成為唐國最有權力的人!

  “為了你,我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奪取江山!”李建志看著一幅畫像,而畫中之人,不是別人,就是武眉娘!

  禹王李建志不傻,他身為皇子,從小就小心翼翼,不爭不搶,爭取只做自己。

  但是自從遇上了她,李建志變了。

  他知道她。

  知道她的一切。

  包括她身為不死邪教圣女的身份。

  李建志毫無在意,她是自己父皇的女人,這一點李建志都沒有在意,至于其他,還重要嗎?

  李建志決定了,為了她,奪取江山!

  為了她,不惜一切。

  祭天大典開始。

  這是最講究的大典,而且由唐國天子,親自主持。

  年邁的李開明難得身穿龍袍,出現在文武百官面前,帶領著文武百官走向祭壇。

  圜丘壇專門用于祭天,臺上不建房屋,對空而祭,稱為“露祭“。

  祭天陳設講究,祭品豐富,規矩嚴明。

  在圜丘壇共設七組神位,每組神位都用天青緞子搭成臨時的神幄。上層圓心石北側正面設主位皇天上帝神牌位,其神幄呈多邊圓錐形。

  第二層壇面的東西兩側為從位日月星辰和云雨風雷牌位,神幄為長方形;神位前擺列著玉、帛以及整牛、整羊、整豕和酒、果、菜肴等大量供品。

  單是盛放祭品的器皿和所用的各種禮器,就多達七百余件。上層圓心石南側設祝案,皇帝的拜位設于上、中兩層平臺的正南方。圜丘壇正南臺階下東西兩側,陳設著編磬、編鐘、鎛鐘等十六種,六十多件樂器組成的中和韶樂,排列整齊,肅穆壯觀。

  李劍白也參加了,跟在了李建志的身后。

  但李建功卻對李劍白莫名的笑了笑,似乎即將有什么好事情將要發生一樣。

  祭天,規矩繁多,禮部尚書早就向每個人講解了許多。

  幸好李劍白跟在李建志身后,李建志做什么,李劍白不緩不慢的跟在后面重復了一遍。

  祭天時辰也十分嚴格。

  日出前七刻,時辰一到,齋宮鳴太和鐘,唐國天子起駕至圜丘壇(按記載從故宮到圜丘,只能步行,不能乘坐車駕)。

  鐘聲止,鼓樂聲起,大典正式開始。此時,圜丘壇東南燔牛犢,西南懸天燈,煙云縹緲,燭影劇院搖紅,給人以一種非常神秘的感覺。

  隨后。

  為迎帝神、奠玉帛、進俎、行初獻禮、行亞獻禮、行終獻禮、撤饌、送帝神、望燎。

  祭天大殿,從“擇吉日”、“題請”、“滌牲”、“省牲”、“演禮”、“齋戒”、“上香”、“視籩豆”、“視牲”、“行禮”、“慶成”等多項儀程。

  正式祭祀時,天子需完成迎帝神、奠玉帛、進俎、行初獻禮、行亞獻禮、行終獻禮、撤饌、送帝神、望燎等九個步驟,過程冗長,禮儀繁縟,耗費極大的人力物力。

  最后一步。

  傳國玉璽被請了出來。

  唐國氣運也頓時并發而出,天空出現祥瑞。

  受命于天,既壽永昌!

  祭天,更是為了凝聚唐國上下億萬百姓的念力和祈愿。

  唐王看著傳國玉璽,暗呼:六子,這是我唯一能為你做的最后一件事了,希望能幫到你,你也別讓我失望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