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四章 戰鼓再擂

  八月二十二,黃昏降臨之前,速迭率領的四百前鋒軍,被天樞城新軍連環阻擊,最終于井陘關前的峽谷山道前,被截斷退路,全軍盡覆()。

  此戰,天樞城新軍先是弩弓手發威,再到火槍兵震懾,最后重甲刀斧兵壓軸出擊,取得了新軍成立以來,首場野戰的大勝。

  這一場全殲敵軍的完勝,奠定了天樞城新軍的根基,極大地鼓舞了新軍斗志,提升自信。更打破了金軍南侵以來,野戰無敵的神話,創造了第一個成建制(一個謀克)全殲金軍的戰役范例。

  若干年后,受此戰中重甲刀斧兵的強大戰斗力影響,宋將韓世忠首創名噪一時的“背嵬軍”。史載:“背嵬者,人持一長柄巨斧堵而進。上砍其胸,下稍其馬足,百遇百克,人馬俱斃。”時人稱其威勢堪比唐時陌刀陣。而這一切的源起,就是當日井陘關外的這一場步騎遭遇戰!

  狄烈率大軍趕到時,激戰剛剛結束,步兵營的士兵們正在打掃戰場,收集戰利品。

  圍坐在山道邊一塊大石之上,狄烈皺眉聽完何元慶、張立與釋智和三位指揮官總結的戰役報告,最后目光從三名指揮使臉上一一掃過,道:“對于這一戰,你們有什么心得體會?”

  三人互相看了一眼,張立當先開口道:“弩兵隊的戰術銜接是個問題,末將主抓這方面的訓練,責無旁貸。此乃末將失職,請軍主責罰。”

  狄烈點點頭:“這的確是你的責任,好在敵人比你犯的錯誤更大……但下回未必還有這樣的好運。你的弓弩手還需要多加磨礪。這一次沒有造成損失,算功過相抵,你可心服?”

  張立叩胸為禮,肅容道:“末將心服口服。”

  釋智和道:“末將在前方指揮,未能及時調整部署。也當領罪。”

  狄烈手指向二人一劃:“你二人處罰都一樣,功過相抵。”

  最后是何無慶直撓頭皮,道:“如果說弓弩兵沒有損失是功過相抵()。那我指揮的重步兵可就……”

  狄烈擺手道:“這不一樣,兩軍肉搏,哪有光殺敵而自身不損的?只要你所采用的戰術沒問題。最終又獲得勝利,傷亡程度可以接受的話,你就無過有功……但是,你這一戰雖然打得不錯,硬骨頭幾乎都是重步兵啃下的,只是還有欠缺的地方——你們自持有大櫓,就沒有制造柜馬——或者說是來不及制造,以至在敵軍第一波沖擊中,造成了第一列重步兵損傷。此戰最大的傷亡率,就發生在這里……是了。我們損失情況如何?”

  張立答道:“三死九傷,其中六人重傷。好在我天樞城岐黃國手不少,藥材亦是甚多,相信應該可以救治過來。”

  何元慶面有慚色:“是我們欠考慮,沒想到敵軍真敢以輕騎沖撞重步……”

  狄烈打斷道:“一場戰斗。想得越多,越周密,勝算就越大。兵法上說的‘多算者多勝’,就是這個道理。此戰經過得失要匯編成冊,下發全軍作為教材。”

  狄烈身后幾個隨軍參謀心下暗暗咋舌:殺敵四百,其中有一半是實打實的金軍。更成建制全殲敵軍,自身損失不過十余人。這樣的戰績,若是在前朝(大宋),那真是難以想像的大捷了。只怕官家都要御旨召見,賞賜紫金魚袋(一種榮譽極高的賜,共分六極。其中第一級叫“劍履上殿”,曹操當魏王時,就拿過這個銜頭。“紫金魚袋”為第五級)了。只是看軍主的模樣,卻并不甚滿意,不管勝績,先論失誤。這樣的治軍態度,端是少有。不過,歷來名將,不就是如此嗎?

  如今的狄烈,與當日襲擊固新寨時,率領著一群殘兵及義勇,卻被固新四、五十騎壓著打的冷兵器作戰新手完全不同了。上太行數月以來,白天練兵,晚上研習、討論兵法,已經使他漸漸對這個時代的冷兵器戰法,由了解到熟悉并最終掌握。

  狄烈缺的,其實不是對兵法的研究。他好歹也是上過軍校的,古今中外的兵法及軍事著作,哪有沒看過的呢?他真正缺少的,是對古代的排兵布陣、攻防器具、行軍扎營、辯識旗號、步、騎、弩各種戰法的應用等等,這一類古代軍伍常識()。一旦把這些東西弄明白了,結合軍校中所學習到的軍事思想,再加上胸中藏有古今中外大量軍事戰例,迅速地成長為一名合格的軍事指揮員,假以時日,多經大戰磨礪,完全具有成為一名優秀將領的潛力。

  其實狄烈所具備的軍事知識與戰法戰例,已經遠遠超過同時代的各個所謂的名將。別的不說,就以這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南宋“中興四將”對比:四將中最耀眼的將星岳飛,這個時候不過是個二十多歲、勇猛多過智慧的青年,眼下正跟著宗澤學習兵法。而在此之前,這位說出“(兵法)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千古真諦的大能,壓根沒正經八百看過兵書,更別說了解什么戰例了。

  第二位名將韓世忠,混號“韓潑五”,從這綽號就可以看出此人年青時是什么角色,絕對是個玩肌肉的主。此人一生只有三次最拿得出手的戰例:一是生擒方臘,靠的是勇猛膽氣。二是黃天蕩之役,這個戰役是被評書拔高了的。實行上是一場先勝后敗的虎頭蛇尾之戰。此戰最大的意義是戰術上雖然失敗了,但戰略上卻贏了——金軍從此不敢輕易跑到江河地區跟南方人玩水了。三是紹興四年(一一三四年)的大儀鎮之戰,那一戰倒是宋軍少有的斬首“帶環首級”數百的一場大捷。不過,也是僅此而已。毫無疑問。韓世忠可以稱得上一員戰將,但絕不是什么名將。

  至于剩下的兩個濫竽充數的家伙:張俊與劉光世。一個是強盜出身,一個雖出身將門,卻大字不識;一個最終由勇將墮落成奸佞,世世代代跪在岳王廟前;一個忘卻父兄雙雙死于金兵之手的仇恨恥辱,成為出名的患“恐金癥”大將,哪里有金軍。哪里就可見其望風而遁的身影……這樣兩個人放到“中興四將”中,完全是給前兩位抹黑的。

  與上面四位比較起來,狄烈胸中壑壘。豈非更具有名將潛質?

  “報告軍主,這里還有一個活人!”幾名士兵押過一名滿身血污的新附軍士卒。從這人步行的姿勢上看,應該沒受什么傷。那一身血跡多半是馬血或者別人身上的……

  那俘虜垂頭喪氣走過來,還沒等押解的士兵喝斥,就噗通一下跪下來,連連叩頭:“大王饒命啊()!小人也是被那些金狗子逼迫的,不是存心要招惹大王的……大家都是漢人,一筆寫不出兩個漢字……小人上有八十老母……”

  “丟你老母!住口!”狄烈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在這個時代,這句“萬金油”臺詞或許新鮮,但來自后世的人,哪個耳朵不聽出繭子來了?

  那俘虜被這突出其來的一嗓子,嚇得差點尿失禁。只管一個勁地叩頭。那頭叩得叫結實,一下一個血印子……

  “好了,把你的姓名、軍中職位老實報上,再考慮對你的處理。”狄烈有些不耐煩了。這天都快黑了,還有大把事做。哪有功夫跟一個俘虜磨嘰。

  那俘虜抬起頭,臉上分不清是鼻涕還是眼淚,嗚咽道:“小人叫王舉,是……是這一支新附軍的謀克,呃,就是百戶……”

  “你是這支新附軍的主將?”狄烈及三位營指揮使、副使無不大出意料。

  “是、是……小人本是欒城縣衙的押司。這謀克之職,是金狗子硬壓著小人當的,小人是被逼的哇……”這個不知是倒霉還是幸運的家伙正是新附軍謀克王舉,他也是被逼著隨著一干手下沖陣。但是他有兩個有利條件,一是他是會一點騎術的,所以不需要被固定在馬背上;二是他是新附軍頭目,自然可以躲在最安全的沖騎內圈中。有這兩個有利條件,王舉自然可以挨到最后。到實在挨不過去時,借著胯下戰馬被槍聲驚嚇蹶蹄子的機會,從馬背上翻滾下來裝死。

  當然,這樣摔下來自然少不了皮破血流、手腳扭傷,但比起那些血肉模糊,形狀連自家老母都認不得的新附軍兄弟,王舉著實夠幸運的了。當然,如果天樞城新軍戰士來不及打掃戰場,王舉會更幸運。只可惜,人的好運氣總是會用光的。

  狄烈眼睛一亮,似乎想到了什么:“如此說來,你們這四百人馬都是從欒城拉出來的嘍?”

  王舉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誰說不是呢?可憐我這二百弟兄啊()!生生被迭速這個金狗子推下火坑啊!”

  狄烈緊接著再追問一句:“那么現在欒城里有多少人馬?”

  王舉老老實實道:“三百!只有三百新附軍弟兄……”

  何元慶突然跳起來,將拔出手刀一下擱在王舉脖子上,聲色俱厲:“說實話!信不信老子一刀砍了你!”

  王舉尿了,他真的尿了,渾身哆嗦,面青唇白,就差指天賭咒了:“英雄、好漢、大王……小人說的句句屬實哇,但有半句虛言,各位大王可以剁碎小的喂狗!”

  “很好,傳令直屬騎兵營的楊指揮使過來。”

  直屬騎兵營本就在附近警戒,營指揮使楊折沖自然很快就應命而至。狄烈剛把情況一說,楊折沖腦子也是活泛,脫口叫道:“欒城鐵料!”

  狄烈點頭微笑:“如今欒城兵力空虛,又有這么一位‘識途老馬’帶路。如果操作得好的話,很有可能詐開城門……后面你知道該怎么做了。”

  楊折沖放聲大笑:“哪有不知之理!軍主真是照顧俺們直屬騎兵營。別的兄弟營去啃硬骨頭,卻讓俺們輕輕松松發財去!哈哈哈!王舉,俺丑話可說在前頭,如果欒城兵力與你所說不附,或是你詐不開城門,俺也懶得再將你帶回來。直接就在欒城城下將你這狗日的剁碎……這年月外頭野狗那么多,相信會如你所愿……”

  王舉抹了一頭冷汗,連聲道不敢。

  何元慶、張立、釋智和等人相視而笑。均知楊折沖嘴里說起來輕松,但這種火中取栗的活風險卻絕對不小。一個弄不好,驚動了附近的真定城金軍()。到時別說撈一把了,搞不好將自己也栽進去。

  但是,這個險卻絕對值得一冒,那可是上百萬斤的上好精鐵啊!

  半個時辰之后,戰場打掃完畢,收獲最多的是兵器鎧甲,還有十余匹尚算完好的戰馬。當然,死馬也不能浪費了,至少,今夜全軍的晚餐有著落了……按照軍律規定,戰利品中三成上繳,七成歸第三、四步兵營士兵。這是狄烈新制訂軍規以來,士兵們收獲的第一批戰利品,兩營士兵們無不喜笑顏開。

  沒費什么勁,就有那么大的收獲!看來,這打仗,還真是能發財啊……不知不覺中,天樞城的新軍士兵,已經隱隱被巨大的利益激起了心底固有的,而這又點燃了斗志,斗志又鼓舞了士氣,士氣又激發了血性……一支無懼于戰斗,甚至渴望戰斗的強軍,已悄然成形……

  士兵們渴望戰斗,而將領們則渴勝利。

  當最后一抹夕陽的余暉隱沒之前,狄烈集中了各營頭頭宣布下一步作戰計劃:“真正的大戰,沒有太多的花巧,唯有實力而已。所以,我們明天要來一場堂堂正正的決戰。第一、二、三、四步兵營直接擺開陣形,與敵正面對戰。第二騎兵營與直屬騎兵營三個都(楊折沖只帶兩個都偷襲欒城,因為只有不到兩百套金兵甲裝),連夜出發,繞過北面的綿延群峰,實行戰役大迂回,徹底截斷敵軍退路。你們這八百騎兵的迂回是本次戰役的關鍵,只有看到你們發出的包圍成功的信號,我們四個步兵營才會發起真正的進攻……還有什么問題嗎?有就提出討論,沒有就不折不扣執行。”

  “末將明白!謹遵均令!”眾將齊聲應諾。

  狄烈長長吐出一口帶著血腥味的濁氣,溢滿煞氣的目光投向重重群峰那頭的抱犢寨的方向,連說話的口氣都帶著一絲腥味:“完顏阿古是嗎?很好,我會有一份你意想不到的大禮來歡迎你,既然千里迢迢從易水河畔趕過來了,那么,就別想走了……”(。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